邴國輝
摘 要: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設計風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當前室內的功能變得更加完善,同時人們對于室內細節設計的相關要求也十分的嚴謹。尤其是在門窗等一些構件的設計時,要想滿足上述的要求,這就需要對建筑設計風格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使其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求。建筑是一個綜合性的構成,其中涵蓋了經濟、地域等不同的方面,透過建筑設計,體現出來的其實是一種建筑文化,從建筑文化中,人們可以領會到建筑整體風格的變遷,因此可以說建筑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之間是具有一定聯系的,因此本文重點對二者之間的關系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建筑裝飾;設計風格;建筑文化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的各個方面都在不斷的發展,從而使物質和精神生活也邁入了新的臺階,同時人們對自身居住的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等多種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此,就設計創造而言,不僅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而且還有藝術性,可以符合功能標準需要,又可以做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合情合理的室內環境,在未來的發展中是設計人員的主要任務。
1、建筑文化的內涵
在建筑文化中蘊含著深刻的內涵,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歷史,以及地域方面的特征。這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蘊涵著最本質的東西。與其相對應的是外緣文化,外緣文化屬于新型文化中的一種,并不是通過長期的積累所獲得的文化,因此外緣文化還處于比較年輕的階段。在對建筑文化進行研究時,我們可以發現,內核文化是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一種文化,自身具備了一脈相承的特征。以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為例,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一種建筑材料,它所體現出來的建筑文化特征是凝重,因為這種材料是以石材為主的,通過混凝土所體現出來的造型就具備了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在建筑工程中,不單單是應用混凝土這一種材料,在應用其他材料的過程中,將其有機的組合在一起,采用現代化的表現手段,可以實現文化以及技術之間的關系,從而展現出文化的特征。
2、對建筑外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的探討
2.1現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多層次性
在現代建筑中具有多元性以及多層次性的特點。從建筑文化中,人們可以看到建筑所體現出來的物質財富以及精神財富,這是人類建筑活動過程中,活動方式與建筑產品的結合。在建筑文化中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內涵。在建筑文化的本質中可以發現,建筑文化主要可以分為四個主要的層面,分別是環境文化、社會文化、歷史文化以及生存文化。按照由內到外的方式進行劃分,也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在第一個層次中,主要以物化的形態為主,所展現出來是一種表面化的現象,比如建筑材料的合理應用以及地理環境等,都可以反映出這種表層文化。在第二個層次中,主要是將形態以及物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是屬于精神層面上的內容,在第三個層次中,主要是挖掘更深層的形態表現,也就是建筑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是經過思考以及探索之后才能了解到的。在建筑文化中,外層的文化是比較容易發生改變的,而內層的文化不會輕易的就發生改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多元性是當前的一個主要特征,在建筑設計中,需要滿足人們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具有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單一的建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了,所以應該讓建筑類型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及功能,因此現代建筑中的文化也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以居住建筑以及工業建筑為主,主要是以經濟適用為主的,精神層面上表現更多的則是公共性建筑。在工業革命之后,現代建筑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但是東西方在社會形態方面是不一樣的,在生活習慣以及習俗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體現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這也是多元化發展特點的一個主要表現形式。
在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在建立公共建筑物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社會文化,這樣才能在人們的心中獲得肯定,并且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愈發密切,在文明方面也獲得了極大的沖擊,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師協會的建筑師年會,各種各樣的建筑展覽、講座、討論會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頻頻,增強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優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發展。現代建筑在二戰后出現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對“理性主義”的充實和提高,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粗野主義”、“典雅主義”,注重高度工業技術、講究“人情化”與地方主義傾向、講究“個性”與“象征”等等,充分體現了現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這些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體現,相關人員設計的建筑體現該國家的地方性與民族性。現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響達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雖然沖突不少,但它基本適應了各種社會形態和社會風俗習慣。
2.2現代建筑文化的發展趨勢
現代建筑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并且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它是符合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茖W技術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將人們的文化水平以及思維模式得以提升,從而促進現代化的發展模式,相關領域的文化功能是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建筑文化的不斷發展,這同時也是存在革命性的力量。它可以將人們的思維模式改變,促進人們價值觀、審美觀等方面的改變,這是深層次的發展力量。新型的思維模式逐漸的形成了新的建筑理論和其他有關的哲學,繼而致使建筑文化發生的變化。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逐漸的出現了很多的建筑材料,不同種類的建筑設備也在應運而生,采取科學的結構形式、相應的輔助設備。再加之建筑設計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統化,幾乎會使相關人員可以進行隨意的創作。
人們在進行現代建筑的實踐中,必然也將把科學技術向建筑的規劃、管理、法規、創作理論等方面滲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必然會希望建筑的物質屬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氣息。于是有了行為學、心理學、人體工程學、格式塔理論等的發展。使建筑師們研究探索了這些新的需求,從而出現了建筑環境學,建筑心理學等新的學科理論和更科學更合理的建筑設計規范,設計出更具有時代精神,更為人們欣賞和接納的現代化建筑。
3、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看出:建筑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之間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有著密切聯系。當前,愈來愈多的建筑設計中都引入了多種類型的藝術文化,從而逐漸的形成了不同種類的建筑風格,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加的充分時尚的氣息,對我國建筑事業以及藝術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相關人員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應當將建設設計和藝術文化之間有效的結合起來,最大程度挑選節能環保類型的材料,進而達到環境和諧的效果,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琮.城市建筑設計中體現生態理念的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6(22)
[2]劉茜,黃虹,王軍.幼兒園建筑消防設計思考[J].現代裝飾(理論).2016(08)
[3]廖劍鋒,曾曉茜.淺析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建筑知識.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