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超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目前高中地理教學階段一種非常合適的教學手段,通過案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學的效率,當前許多地理教師對案例教學法還存在一些質疑。為此,本文主要闡述一些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方法,希望能夠為高中地理教學工作帶來幫助。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應用
在許多課程中,教師都會通過案例教學來提高教學效率,通過一些適當的案例,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充分理解,教學過程也會變得更加簡單和有趣。高中地理課程是一門非常適合使用案例教學法的學科,因為該學科中可以舉例的元素較多,便于教師“取材”,同時,案例教學對于學生的幫助也非常大,實際作用非常顯著,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完全可以大膽應用案例教學方法。
1高中地理學科案例教學法應當堅持的思路
1.1課前精心選編案例,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使用案例教學法,最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案例,這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心,地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對案例進行詳細的分析,選擇有針對性的案例,案例應當與課程知識存在緊密的聯系,有助于學生理解本節課的內容,同時,案例還應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聯系,這樣能夠便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地理教學過程可以將課堂搬到室外,將封閉式的教學模式轉變為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地理環境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
1.2實現由“教案例”向“用案例教”的轉變。許多地理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存在“教案例”的現象,這種行為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教師完全是為了教案例來教學,其實際作用并不明顯,為此,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思路,要通過案例來促進教學,將重心放在教學內容中,而不是放在教學形式上,通過抓住問題的核心來提高教學的效果[1]。
1.3教師有效組織案例教學。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要精心挑選案例,同時還要負責案例的導演工作,當學生不能理解其中的某個問題時,教師還應當進行解釋和分析,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應當認清自身的作用和地位,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案例教學的作用。
2高中地理應用和開展案例教學的方法
2.1呈現和展示內容要精彩。案例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選擇典型、直觀的案例,要盡量擴展案例的維度,只要是對教學工作有幫助的案例,就能引入到課堂中。例如在學習“澳大利亞混合農業”這一案例時,教師可以將墨累達令盆地的區位優勢進行文字描述,在學習“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圖”、“澳大利亞降水分布圖”、“澳大利亞氣溫分布圖”等圖形或地圖時,可以使用示意圖的方式,通過展示同一區域的氣候變化,來讓學生產生直觀的認識。除此之外,在學校的資料庫或網絡上,能夠挖掘器械關于混合農業的資料,教師對這些資料進行融合,也能有助于教學過程??傮w來說,不同的案例適用于不同的地理知識,教師應當結合教學任務進行合理選擇,在展示案例時,應當注意方式方法選擇,時間不宜過長,要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2]。
2.2分析和討論要深入。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案例的作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啟發、引導、組織、調控,讓每個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教師在拋出案例之后,主動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教材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識?有哪些問題值得探討?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尋結果,并同時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再次進行解決,不斷重復這個過程,通過這種啟發性質的教育,能夠讓學生將被動的學習過程變為主動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例如,對于“熱力環流”的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如下這種方法,先讓學生進行分組,每組的人數在6人左右,然后組織學習做一個小的實驗,觀察熱力環流的現象,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煙霧在玻璃缸內如何飄動?高空和低空的氣壓有什么不同?確定問題后,組織學生分別討論、分析海陸風、城市風、山谷風的形成。組織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5至6人分組討論效果最好。在討論過程中,每個小組可以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然后,讓小組中的成員闡述自己所在小組的探究成果,最后,對于每個問題都得出一個大多數學生認可的結論[3]。
2.3總結和歸納要完整。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通過合理的總結和歸納,對案例教學的結果進行分析,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取得的成績,以引導學生建立起知識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在熱力環流案例教學中,總體的教學思路是:故事導人、獲得感性認識、模擬熱力環流實驗、分析推理大氣運動過程、歸納概括大氣運動規律、給出實際生活案例、應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這條教學主線,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分析、推理、歸納等方法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案例教學的原理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其作用就是總結出某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的規律性原理,再實現應用方式上的遷移。
2.4考核和評價要公平。在案例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這種評價過程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知識理解效率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現行的學習評價把評價價值定位在甄別功能上,這對很多學生是不公平的(特別是對所謂的學差生),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是不利的。為此,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案例教學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教育要善于不斷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通過多種方式加以鼓勵。
結束語:在高中地理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加強研究,探究案例與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重點是提高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通過合理有效的案例教學,讓學生能夠喜歡地理學科,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將被動教學變為主動學習,實現教學理念和模式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劉懷宗.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是開啟高中地理教學的金鑰匙[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A,2014(5):323.
[2]王家祚.高中地理復習教學中案例分析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1):91.
[3]何煒.地圖在《中國地理》教學應用中的探討[J].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