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巖
摘要:本文介紹了三種土石方計算的方法,即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法土方計算,兩期間土方計算,3Dmine三角網建模計算。對同一數據模塊(見圖1)利用上述三種計算方法計算出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進而分析每種計算方法的適用性。
關鍵詞:DTM法土方計算 兩期間土方計算 3Dmine三角網建模
引言: 隨著采場境界的不斷外擴,采場作業面積大,標段多,臺階多,內業數據處理量大,這就需要對算量軟件進行合理選擇,一方面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過對同一作業區域分別采用三種計算方法,計算出各自計算結果,通過比較分析,針對不同作業性質,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
1、DTM法土方計算
由DTM模型來計算土方量是根據實地測定的地面點坐標(X,Y,Z)和高程,通過生成三角網來計算每一個三棱錐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計得到指定范圍內的挖方和填方的土方量。CASS7.1》工程應用》DTM法土方計算(新地形)》根據圖上高程點》平場標高設定為0,邊界采樣間距設定為5》得出該平場標高下的填方量,同理得出同一平場標高下老地形的填方量,兩表填方量之差即為該區域兩次驗收期間的挖方土方量。即V=359713.8-351577.0=8136.8立方米。見圖2。
2、兩期間土方計算
兩期間土方計算指的是對同一區域進行兩期測量,利用兩次觀測得到的高程數據建模后疊加,計算出兩期之中的區域內土方的變化情況。計算前,首先對該區域新老地形分別進行建模,即生成DTM模型,并將修繪好的模型保存起來然后點取CASS7.1》工程應用》DTM法土方計算》計算兩期間土方量》命令區提示:第一期三角網:(1)圖面選擇(2)三角網文件(2)
第二期三角網:(1)圖面選擇(2)三角網文件(2)
選定區域邊界后,系統會彈出計算結果V=挖方量-填方量=9004.6- 985.7=8018.9立方米
說明:第一期為老地形,第二期為新地形
3、3Dmine三角網建模
利用3Dmine礦業工程軟件進行露天礦采剝工程量的計算,經實踐證明已凸顯其優越性,尤其對于分臺階計算工程量,大大減少了內業數據處理量。首先修繪地形圖,利用新老地形分別進行建模,3Dmine礦業工程軟件》表面》體積計算》三角網法》點選作業區域邊界
生成的體積報告顯示V=凈挖方=挖方體積-填方體積=9150.53- 1107.3=8043.24立方米。見圖3
4、數據比較分析
以上為通過對同一作業區域運用以上三種方法得出的數據,若以3Dmine算法得出的數值為真值,用第一種算法得出的相對誤差為(8136.8- 8043.24)/8043.24*100%=1.16%,用第二種算法得出的相對誤差為│(8018.9- 8043.24)│/8043.24*100%=0.30%,綜上可知,對于采場面積大,作業位置多,臺階多的區域,宜優先選擇3Dmine三角網建模,DTM法土方計算和兩期間土方計算可作為對于3Dmine軟件算出的數據有異議的情況下的檢核,同時,對于小范圍和不分臺階區域可選擇DTM法土方計算和兩期間土方計算,操作相對簡便。
參考文獻
[1]劉建波.DTM法提高土方計算精度的應用技巧. 今日科苑. 2009年18期
[2]劉建英. 南方CASS軟件土方量計算方法的探討以及特殊地貌土方量的計算.城市勘測. 2008年第5期
[3]李殷、朱益虎. 2006 DTM在土方計算中的應用. 地礦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