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旺
摘要:西藏是我國自治區之一,其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被譽為“世界屋脊”,在這高原上傳承著幾千年的文明,從正史中記載西藏在早期便已經有人類活動的跡象,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甚至早于舊石器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松贊干布統一了西藏,建立吐蕃王朝,并在后期創立了西藏文字,引入了印度佛教文化。在當代考古學家考察時,發現了近代西藏文明的發展遺跡,然而在考察中考古學家發現了更早的文明遺跡,這些文明遺跡時間早于“前佛教時期”,新的考古發現引發了更多學者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西藏;早期;文明;考古;探索
前言:在我國歷史上,西藏西部的阿里曾是象雄及古格兩個王國的主要活動區域,在該區域中很多的歷史文明遺跡被發現,我國在該區域整理的考古資料及文獻能夠從不同程度上展示區域的古代文化面貌,但從進一步考古中發現,古格王朝在進入“佛教時期”的資料較少,在“前佛教時期”的資料更為匱乏,匱乏的文明歷史資料和不斷新發現的古代文明遺跡成為了近代考古學者專心研究的方向,不斷探索西藏西部早期文明遺存的遺跡,不但對西藏的歷史有著重要意義,還具有更重要的學術研究意義。
一、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起源
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經歷了一段時期,后在松贊干布的吞并下形成了統一的奴隸制王朝,在現有藏文古籍中記載了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發展,在藏文史籍《五部遺教》一書中,記載了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具體地理位置,該史籍從地理位置上將象雄進行了區分,象雄劃分為上下兩部分,首先上象雄位于包括1、窩角,2、芒瑪,3、聶瑪,4、雜摩,在吐蕃與突厥邊界上;下象雄,包括:1、古格,2、角拉,3、吉藏,4、亞藏,在吐蕃與蘇毗邊界上,象雄東部以瑪旁雍措湖與藏地為界。上下兩部分記載的地理位置確定了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地理位置,從文明發展時間上看,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經歷了三個時期,第一時期是舊石器時期,該時期距今5萬至1萬年之間,在考古學者探索西藏西部文明遺跡時,就發現了在舊石器時期已經出現了早期人類活動的蹤跡,這時期的早期人類使用石器作為工具作為砍砸器、刮削器等,從考古學者采集到的文物看,很多刮削器和尖狀器多是使用石片打制而成的,可見在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已經學會了運用工具。第二個時期是新石器時代,該時期距今約1萬年前,這個時期西藏文明已經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象征性的部落開始逐步形成,農業及牧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目前考古學者發現的西藏新石器時代遺址多達50余處,其中存有細石器的遺址有28處,主要出土的石制生產工具種類有石鍬、石鏟、石斧、锨頭、犁、矛頭、箭、鐮刀、劈刀、打制工具等,這時期細石器及磨制石器在造型及做工精細度上有了極大的改善。第三個時期是公元前1000左右,這時期屬于早期金屬時期,在這個時期西藏文明在農業、牧業上有了較大的進步,社會分工開始出現,階級業開始出現了分化,在拉薩的曲貢遺址中出土的少量青銅器也印證了西藏早期文明的發展。
二、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調查與發掘
從上世紀開始,我國針對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調查與發掘工作已經開始了,在調查與發掘中,人們的視野不斷開闊。
1、1998年卡爾普墓葬的發掘
卡爾普墓葬位于古格王朝城札東1公里處,1998年根據藏族群眾提供的線索,考古人員在卡爾普墓葬中出土了部分陶器,但具體資料及信息并未對外公布,在拉薩舉行的“阿里地區出土文物展”上展示了部分資料,在照片資料中,墓葬內是以木棺作為葬具,無法推算墓葬的年代,從出土的陶器上看,陶質、陶色以及紋飾判斷,這個墓葬應在古格王朝時代前期。
2、1999年東嘎格林塘墓群及皮央遺址第V區墓群發掘
1999年發掘的嘎格林塘墓群及皮央遺址第V區墓群規模較大,很多墓群上地表明有明顯的封土標志,且分布較為規律,在墓葬內部有大量的隨葬動物,有的是單獨的動物隨葬,還有的是18個羊頭作為隨葬品,這些原始隨葬現象與巫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也恰恰能夠反應出西藏土著宗教的埋葬習俗。而從出土的器具看,有陶器、骨器、石器、青銅器、鐵器、木器以及竹器,反映了墓葬群應為前佛教時期的遺址。
3、2004年“瓊隆銀城”的發掘
2004年國家文物局邊疆考古開始,本次考古中針對阿里地區爾縣、札達縣境內開展,在前佛教時期考古遺存的調查與發掘方面獲得了一批重要的資料。在區域內調查發掘時,考古人員發現了石器地點、大石遺跡、古代墓地、巖畫等,這次考察中發現了最為重要的“卡爾東遺址群”,在調查走訪中,考古人員獲知該遺址在藏語中稱之為“瓊隆俄卡爾”,即“瓊隆銀城”,這次的考古研究的發掘給考古帶來了極大的研究價值。
4、當今西藏西部早期文化的發掘
近幾年,西藏文化的廣泛流傳吸引了更多考古團隊到西藏發掘早期文化,很多西藏文明之謎不斷被揭開,當然還有很多謎底沒有解開,例如古象雄文明流傳的四大謎團:象雄官方史料何以“寥若星辰”、古象雄王朝都城何處尋、是否古絲綢之路“十字驛站”、西藏文明中幾多“象雄烙印”,這些謎團仍需要更多的考古專家去考證研究。
結束語:綜上所述,西藏西部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我國科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更多的文明遺址都會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不斷解密西藏西部早期文化之謎,對我國考古工作有著極大促進意義,也對古代文明的傳承有著承載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逸之.西天梵相——西藏西部地區早期擦擦[J].榮寶齋. 2004(03)
[2] 呂紅亮.西藏西部阿里丁東遺址相關問題初探[J].西藏研究. 2008(04)
[3] 霍巍.康區石棺葬遺存考察記——橫斷山脈地帶文物考古調查記之一[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