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杰
摘要:本文基于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特點,構建了以小、中、大型任務為核心的實驗教學體系。該體系通過一個實驗教學目標與一條任務主線、教師與學生兩大主體、三個實驗教學層次和四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輕松掌握計量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模型構建的基本方法,進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型”;實驗;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0-0279-02
《計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管理人才必須掌握的方法論基礎,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其實驗教學在兩類專業的人才培養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基于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本科教學實踐,總結出一種基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實驗教學模式——“任務驅動型”實驗教學。這一模式主要是基于一些實際任務,在明確的學習目標下,啟發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從而使學生學習到隱含于任務背后的知識與理論,并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套實驗教學體系包括一個實驗教學目標與一條任務主線、教師與學生兩大主體、三個實驗教學層次和四種教學方法。
一、一個實驗教學目標與一條任務主線
計量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目標應該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因此,該套實驗教學體系的最終目標確定為使學生輕松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并能夠運用相關理論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鑒于計量經濟學理論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時有畏難情緒,筆者認為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因此,要讓學生一直帶著解決實際問題的任務去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教師與學生兩大主體的有效配合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的有效配合。教師要做好實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還要及時收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和信息反饋,將具有共性和特性的問題納入教學中。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充分利用課上和課下時間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1.教師的充分準備與精心指導。(1)三個實驗層次都需要教師布置合適的教學任務,真正激發學生討論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重視任務的可行性,提出包含具體問題的任務。(2)三個實驗層次都要編制實驗計劃、指南和軟件操作說明。實驗計劃的設計要符合計量經濟學課程性質和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進度;實驗案例的選取應緊密結合經濟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實驗指南的撰寫應與課程的實驗計劃保持一致,具有啟發性和可操作性,要考慮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3)指導學生選擇創新性實驗內容。每個小組要選擇一個研究課題,這些研究課題往往是現實的社會經濟問題。在選擇研究課題時,教師要提供各種選題,并讓學生參閱已有的建模和研究報告,引導其選擇切實可行的選題。(4)檢查、監督和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教師要定期檢查了解學生的理論學習、軟件操作和任務完成情況及其所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5)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以及評定實驗成績。教師要指導、督促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既定的格式撰寫實驗報告并及時上交。教師根據每個小組日常的實驗工作量、任務完成情況和實驗報告質量,評定實驗報告成績。
2.學生的積極配合與認真對待。在驗證性和綜合性實驗中,需要學生提前做好軟件學習的準備工作,包括安裝Eviews軟件、閱讀Eviews軟件操作說明,充分利用集中上機時間,結合具體任務認真練習軟件操作,有問題及時向教師求助。在創新性實驗中需要學生有較豐富的經濟學理論知識,而且要求在實驗前期有較全面的知識儲備,包括大量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及了解社會熱點問題等,在實驗初步完成后,還需要通過學生及師生間的多次討論,進一步修正和完善。因此,創新性實驗會利用大量的課余時間,且學生要具有較強的主動性。
三、三個實驗教學層次全面覆蓋實驗教學內容
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最終目標是應用,使學生掌握模型構建與應用的全過程,其最終實現方式是創新性實驗,但創新性實驗要求掌握系統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學生獨立操作實驗的難度較大,在進行創新性實驗教學前必須掌握建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這就需要以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為基礎,在完成這兩者以后再開始實施。所以,結合計量經濟學的知識體系和理論特點及建模要求,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必須分別采取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三種實驗方式,前兩者是后者的基礎。(1)采取驗證性實驗講解模型估計與檢驗的基本理論;(2)以經典案例引出綜合性實驗,重點突出對“數據診斷、模型設定與應用”等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和方法論的講解和實際操作;(3)以創新性實驗讓學生進行模型構建與應用的全過程操作,對經濟社會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進行分析。
1.通過驗證性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軟件基本操作。驗證性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和基本軟件。(1)由教師提出與要講授的基礎理論知識相關的“小型”任務;(2)由學生思考要完成該任務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便是要講授的理論知識;(3)教師講授基本理論知識和軟件操作方法;(4)由學生模擬教師練習軟件操作,并驗證基本理論知識。在本套實驗教學體系中,該模式采用教師操作、學生模仿的教學形式,重點突出對一元線性回歸、多元線性回歸、非線性回歸、異方差檢驗、自相關檢驗、多重共線性檢驗、時間變量與虛擬變量等重點、難點理論的驗證,并讓學生熟悉實驗軟件的基本操作。
2.通過綜合性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構建模型的方法論。綜合性實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拓展能力,重點在于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基礎上,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獻和經典案例,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基本分析范式,掌握構建與分析計量經濟模型的技能。(1)由教師提出一個能貫穿整個理論知識體系的“中型”任務;(2)由學生思考如何去完成該任務;接著,教師分步驟講授模型的構建與分析;(3)由學生模擬教師練習計量經濟學建模的全過程。在本套實驗教學體系中,該模式仍采用教師操作、學生模仿的教學形式,重點突出對“理論模型構建、模型應用”等計量經濟學建模全過程的講解和實際操作,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體系融會貫通,并掌握實驗軟件的系統操作。
3.通過創新性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模型構建與應用的全過程。創新性實驗教學模式采用教師引導、學生操作的教學形式。(1)由教師提出一個“大型”任務——用計量經濟模型分析經濟社會的熱點、焦點問題;(2)由學生結合專業背景,自行選擇要研究的問題,自行設計研究方案、收集數據、撰寫報告;(3)由教師組織答辯、反饋意見。創新性實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建模全過程與實驗軟件的操作。
四、四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本套實踐教學體系中,核心的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法,該方法貫穿于三大實驗教學層次,在驗證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中分別將學生放置到相應的“小任務”、“中型任務”、“大型任務”中,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就能明確培養目標。在整個授課過程中,教師圍繞提出的各種實際問題展開講解,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同樣,學生也帶著對經濟問題的疑惑與解決這些問題的沖動,主動參與到授課中來,積極討論各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享受解決問題之后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然而然地學到了新知識與新方法。除此之外,還需要配合使用互動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和經典案例教學法。在三個實驗層次中都需要教師通過互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教師單方面做出簡單的結論性評判;在創新性實驗中尤其要注意結合經典案例,讓學生在模仿中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的探究問題,提升其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廣析,孔蔭瑩.淺析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16,(15):72-73.
[2]郭亞軍.基于“學、拓、化”架構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探索[J].高教論壇,2013,(11):55-58.
[3]王欣.應用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探索——以三亞學院國貿專業為例[J].大學教育,2014,(3):146-148.
[4]孫文杰.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能力培養[J].科教文匯,2015,(2)(上):36-37,73.
[5]張勇,陳國平.本科計量經濟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方法與探討[J].學周刊,2014,(12):9-10.
The Design of "Task Driv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Econometrics
TIAN Cui-ji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econometrics,to build a small,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