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要】 目的 探討針灸聯合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執行能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96例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8例, 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阿立哌唑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針灸聯合阿立哌唑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執行能力與生活質量。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及總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100)評分與成人版執行功能行為評定量表(BRIEF-A)評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上述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灸聯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具有顯著臨床效果, 適宜推廣應用。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后抑郁;阿立哌唑;針灸;執行能力;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3.071
近年來, 臨床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感癥狀越發關注, 抑郁癥狀是精神分裂癥的常見并發癥, 不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也極易造成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殺等情況[1, 2]。目前, 相關研究認為抑郁癥狀可作為精神分裂癥的部分病程, 受到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與嚴重心理負擔等影響, 促使抑郁癥狀的發生率較高[3-5]。本院針對此類患者采用針灸聯合阿立哌唑治療方式, 良好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程度、執行能力及生活質量,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遼陽市第四人民醫院2013年10月~
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8例。對照組中男21例, 女27例, 年齡27~64歲, 平均年齡(39.7±8.1)歲, 病程1~9年, 平均病程(4.5±1.5)年, 平均HAMD評分(24.2±1.9)分。觀察組中男20例, 女28例, 年齡24~61歲, 平均年齡(38.2±7.6)歲,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4±1.9)年, 平均HAMD評分(23.8±2.1)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HAMD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中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②持續抑郁癥狀≥2周;③HAMD評分≥18分;④研究前4周內未接受其他方式的抗抑郁治療;⑤簽署《臨床治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分離情感性抑郁;②服用酒精或藥物所引發抑郁;③合并其他器質性疾病;④合并驚厥與癲癇;⑤具有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史;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⑦對研究用藥有過敏反應。
1. 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阿立哌唑片(商品名:奧派, 上海中西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1506), 口服初始劑量為20 mg/次, 1次/d, 每周階梯遞增劑量10 mg/d, 用藥2周后維持劑量為40 mg/次, 1次/d, 連續用藥治療8周, 治療過程中未聯合應用其他抗抑郁藥物與抗精神病藥物。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聯合給予針灸治療, 采用轉樞陰陽針法, 主要選擇內關透外關、百會透后頂、太沖、合谷、印堂及通里等穴位, 局部常規消毒處理, 應用30號毫針行快針手法, 得氣后補泄出針, 印堂、通里與百會燈穴位為平補平瀉, 其他穴均為捻轉瀉法, 1次/d, 連續治療8周。
1. 4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①PANSS:包括陽性癥狀、陰性癥狀與一般精神病理3方面, 分值為1~7分, 分數越高精神分裂癥病情越嚴重;②HAMD量表:共17項題目, 分值<7分為正常, 7~17分為可能抑郁, 17~24分為抑郁, >24分為嚴重抑郁;③QOL-100:覆蓋心理、生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與精神等領域, 分數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④BRIEF-A:包含計劃、抑制、轉換、組織、啟動、感情控制、工作記憶、任務監控、自我監控、認知指數及行為管理指數等項目, 分數越低表示執行功能越好。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PANS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一般精神病理評分及總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PAN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QOL-100評分與BRIEF-A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HAMD評分、QOL-100評分與BRIEF-A評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患者在治療4周與8周的上述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本次研究在口服阿立哌唑的基礎上聯合采用中醫針灸治療方式, 旨在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創造適合的治療方案。針灸治療選用轉樞陰陽針法, 以內關透外關、百會透后頂、太沖、合谷、印堂及通里等穴位為主, 其中, 針刺百會可開竅健腦, 內關與外關可轉樞陰陽, 太沖與合谷散邪理氣、疏肝解郁, 印堂醒腦益髓, 通里安神調氣, 共同作用下發揮調氣降逆、轉樞陰陽、開竅醒腦等功效[6-11]。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治療4周與8周的PANSS評分均顯著低于單純西藥治療患者, 其治療4周與8周的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并且治療4周與8周的QOL-100評分、BRIEF-A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 表明該種治療方案在控制患者精神分裂癥病情、抑制抑郁癥狀以及改善執行能力與生活質量等方面均具有顯著作用, 能夠全面抑制病情發展, 迅速促進疾病康復[12-15]。
綜上所述, 針灸聯合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不僅可促進臨床治療效果, 也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執行能力與生活質量, 具有良好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峰, 王江. 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臨床療效及患者生活質量分析.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3, 12(5):521-524.
[2] 左燦, 李海英, 卿之駒, 等. 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與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關系. 廣東醫學, 2013, 34(21):3300-3302.
[3] 郭影, 邵曉林.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民康醫學, 2014, 26(19):18-19.
[4] 艾春啟, 陳生梅. 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民康醫學, 2007, 19(23):1025.
[5] 何孔亮, 劉曉林, 韋邦貴, 等.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療效與執行功能的影響. 安徽醫藥, 2015(4):772-774.
[6] 孫全新, 段武鋼, 曾德志. 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對照研究. 實用醫學雜志, 2007, 23(15):2416-2418.
[7] 王剛平, 頡瑞, 張學軍. 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對照分析. 四川精神衛生, 2007, 20(1):31-33.
[8] 陽中明, 張軍, 蔡昌群. 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研究的Meta分析. 四川精神衛生, 2008, 21(4):208-210.
[9] 陳正平, 楊永秀. 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癥后抑郁中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現代醫生, 2015(15):60-63.
[10] 龔士虎, 瞿永華, 艾春啟. 針灸聯合阿立哌唑治療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患者生活能力的影響. 中國民康醫學, 2013, 25(12): 65-66.
[11] 楊衛華. 阿立哌唑聯合音樂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華全科醫學, 2016, 14(2):261-263.
[12] 楊淑珍.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患者的療效和生活質量比較. 醫學臨床研究, 2014, 31(8):1475-1477.
[13] 黃萍. 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24):5593-5594.
[14] 盛承東, 謝梁燕, 李軍, 等. 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四川精神衛生, 2009, 22(1):48-50.
[15] 宋紅, 胡春平. 阿立哌唑、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 19(23):14.
[收稿日期: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