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梅

【摘要】 目的 研究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并探討臨床應用前景。方法 8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大劑量尿激酶溶栓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凝血與纖溶相關指標變化情況, 以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3.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h后, 觀察組凝血與纖溶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好, 且對神經功能的缺損較小,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尿激酶溶栓;大劑量;臨床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3.018
Clinical study of large dose urokinase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U Yu-me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ndong Province Dongying City Hekou District Liuhe Street Health
臨床研究發現, 腦梗死由于患者的腦部血液供應系統發生了障礙、缺血或者缺氧等情況, 進而導致患者大腦的局限性腦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或者發生腦軟化的情況而誘發的[1]。臨床調查發現, 腦卒中在臨床上常見類型有:腦血栓、腔隙性梗死以及腦栓塞等情況[2]。臨床調查發現, 在腦卒中患者之中腦梗死的比例達到80%左右。研究發現, 腦梗死在發病的前期會出現一系列的癥狀, 如神志模糊、反應遲鈍、食后困頓、虛煩不得眠等許多種情況[3]。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患者的顱內血流量發生減少或者是由于一些形成的微小的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而引起的[4]。由于眼動脈是頸動脈的最主要的也是第一條分支, 所以眼動脈對頸動脈硬化、狹窄以及發生缺血的情況是最敏感的, 所以當發生以上各種癥狀之時一定要警惕腦梗死的發生[5]。臨床上該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 多半以手術治療為主。而本次主要是研究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并探討臨床應用前景。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從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8例, 隨機的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中男25例, 年齡40~88歲, 平均年齡(66.5±8.9)歲;女19例, 年齡46~89歲, 平均年齡(66.6±8.2)歲。
觀察組中男24例, 年齡42~88歲, 平均年齡(65.5±7.9)歲。女20例, 年齡43~88歲, 平均年齡(65.6±8.7)歲。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大劑量尿激酶溶栓進行相應的治療, 靜脈推注或靜脈滴注, 4~6萬U/d, 溶于20~40 ml生理鹽水, 1次或2~3次推注;或溶于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中滴注。一般7~10 d為1個療程, 或酌情增減。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凝血與纖溶相關指標變化情況以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效果參考文獻[5]分為顯效、有效、無效、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24 h后凝血與纖溶相關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24 h后, 觀察組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溶酶原(PG)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的缺損程度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根據研究發現, 腦梗死患者主要的表現癥狀為面癱、上肢單癱、偏癱、失語、抽搐, 而且發生偏癱的部位多以面部和上肢較為常見, 下肢發生的幾率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在患者發病的時候往往會在感覺和視覺方面發生一定的影響, 但是這些影響往往比較輕, 而且很不明顯, 不易被患者察覺[6]。當患者發生抽搐的時候往往是發生全身性大發作的情況, 這種情況往往是病情較為嚴重的情況。該疾病在發病的時候約有20%的患者出現眩暈、復視、共濟失調、交叉性癱瘓等一系列癥狀。
研究發現, 腦梗死可以發生于人生中的任何一個年齡段, 尤其是青壯年時期最為多見。且該疾病發病比較迅速, 往往在患者正在活動中便發生急性癥狀, 在發病前并無相應的癥狀表現, 發病的癥狀最多在幾分鐘之內就會達到高峰。該疾病發病時患者的意識往往是比較清楚的, 或者患者出現輕度意識模糊的癥狀。頸內動脈或大腦中動脈主干栓塞導致大面積腦梗死, 可發生嚴重腦水腫、顱內壓增高, 甚至腦疝和昏迷、腦梗死的表現, 常見癇性發作[7]。
在臨床上腦梗死的治療方案有很多種, 其中主要為以下幾種:① 溶栓治療:該方法即在患者發病后的3~6 h內進行。該方法可以進行靜脈給藥溶栓, 也可以動脈給藥溶栓進行相關的及時治療。但是目前臨床上, 動脈溶栓并未廣泛的應用[8], 該方法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尿激酶、纖溶酶原激活劑等。該種方法治療的主要危險性和不良反應是顱內出血, 而且使用該方法進行治療的時候患者發生腦出血的機會會相應的提高。②抗凝治療:該方法常用的治療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治療時必須對患者進行凝血檢測[9]。該方法治療腦梗死的主要不良反應是出血。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是低分子肝素, 因為該藥物相較于普通肝素來說安全性更高。③中成藥活血化瘀治療:治療藥物主要是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圣喜血栓心脈寧膠囊、銀杏葉片等, 該方法主要的缺點是見效較慢, 但不良反應少, 不適合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10]。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尿激酶是一種從健康人尿中分離的的到的一種物質, 是一種從人腎組織培養中獲得的酶蛋白。該物質的組成是由相對分子質量為33000 和54000兩部分。本品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 能催化裂解纖溶酶原成纖溶酶, 后者不僅能降解纖維蛋白凝塊, 亦能降解血循環中的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 從而發揮溶栓作用。本品對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本品還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 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 預防血栓形成。本品在靜脈滴注后, 患者體內纖溶酶活性明顯提高, 停藥幾小時后, 纖溶酶活性恢復原水平。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過研究探討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并探討臨床應用前景。通過對比本院從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采用不同方法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8例進行觀察對比發現,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5%,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3.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凝血與纖溶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均低治療前, 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好, 且對神經功能的缺損較小,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麻友兵, 高英玲, 陳飛, 等. 尿激酶溶栓治療心源性腦梗塞的臨床研究. 河北醫學, 2013, 19(9):1397-1399.
[2] 李慶安, 方明. 尿激酶動脈溶栓與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比較.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2011, 30(1):47-49.
[3] 孫高慧, 高志強, 高俊風, 等. 小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臨床觀察.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 14(16):12-14.
[4] 張玉蓮, 周震, 王立存, 等. 化痰通絡法聯合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臨床研究. 天津中醫藥, 2010, 27(1):12-15.
[5] 靳培敏. 瑞替普酶、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肺栓塞臨床對比研究. 中國醫學工程, 2015, 23(1):28-29.
[6] 趙斌, 彭勃, 鄭永強, 等. 低頻超聲輔助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1, 33(6):471-472.
[7] 孫華. 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研究.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6, 11(4):957.
[8] 王春曉. 小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 吉林醫學, 2013, 34(36):7654.
[9] 伍麗紅, 惠凱, 楊巍, 等. 急性腦梗死經顱體外超聲輔助尿激酶溶栓治療的臨床研究. 中國傷殘醫學, 2014(11):128-129.
[10] 田洪, 張玉波, 牟長河, 等. 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前瞻性研究. 西南國防醫藥, 2011, 21(9):940-942.
[11] 孟祥勇, 焦勝成, 趙延美, 等. 中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07, 10(8):59-60.
[12] 李文武, 李志宏, 武豫冬, 等. 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34例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09, 12(23):56-57.
[13] 張瑛. 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81):00258.
[14] 邊忠民. 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26):177-178.
[15] 李納新. 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用不同劑量尿激酶靜脈溶栓的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4):85-86.
[收稿日期: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