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詞匯如同搭建高樓的一塊塊磚,是語言組成的基本形式,所以詞匯的掌握對語言的學習至關重要。本文試圖通過詞匯本身的特性和文化的角度,分別對詞的含義、詞的形式和詞的發音三個部分進行闡述,使讀者對詞匯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夠更好更快地掌握和記憶紛繁復雜的詞匯。
【關鍵詞】詞匯 英語 教學
任何一座大樓大廈,無論外表看上去多么輝煌壯觀,也都首先需要一塊塊的磚頭砌好,再由鋼筋水泥澆灌而成。同理,英語學習也如高樓大廈的搭建:一個個具體的詞匯和短語是一塊塊待砌的磚塊,對應的規則和用法則是鋼筋水泥。語言的學習需要這些基礎詞匯的積累,而面對這些紛繁復雜的詞匯,學生們往往感到無從下手,覺得記憶困難或容易遺忘。其實,任何學習都是有一定的方法,詞匯學習也如此。這篇淺談詞匯的教學,可以簡單分為含義、形式和發音這三個部分。
一、詞的含義
1.詞匯的呈現和鞏固。在課堂的教學呈現上,那種強調將生詞和具體某種漢語意思生搬硬套聯系在一起的傳統教學方式早已被摒棄,教學組織者總希望通過各種方式,構建這個詞與具體的某個情景相聯系,力爭喚起學生的領悟,能夠達到聽到某個詞就會在大腦里有一幅圖或是一個情景的效果。而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在詞匯最初的導入上,需要教師下一番功夫的。
在呈現新詞匯的方式上,教師可以利用投影,采用圖片或是動畫、歌曲導入,也可以采取實物呈現、或是教師的基本功——簡筆畫,甚至是采用自身的表情或肢體動作輔助導入。針對不同類型的詞匯,挑選出最適合的方式,不重復、不刻板,定能充分調動學習興趣,并牢牢地在第一時間里完成這個詞在具體情境中的意思構建,幫他們度過記單詞的難關,不知不覺完成詞語含義上的理解和記憶。
人的記憶是有一定的時效性的,原本記住的東西,如果不在一定的時間內加以復習和鞏固,就會很快的遺忘。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已經學過和記過的單詞及時地加以復習和鞏固。在單詞的首次呈現和與具體情境構建之后,如何幫助他們鞏固所教的新單詞是面臨的又一個問題。在非教學模式里,最有效的鞏固詞匯的方式就是課外多閱讀。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和鞏固反復出現的詞匯在段落之間的含義和作用,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這個詞更全面、更細致的意思和用法,所以,教師應該有意引導學生多閱讀。而在課堂教學模式中,鞏固單詞的過程可以通過開展各種活動的方式去完成。通常的做法是進行各類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詞匯的鞏固。常用的活動有開火車、猜謎語、詞語接龍、做動作、唱歌、畫畫等游戲方式引導學生復習鞏固,避免過快地遺忘,讓學生把單詞記得更牢。
在詞匯的鞏固中,倘若按照場景進行分類鞏固的話,讓學生結合其出題思路來進行brainstorming這樣的頭腦風暴,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要求學生整理旅游前所準備衣食住行等相關物品的詞匯,比方說,有carry-on(隨身行
李)、certificates(證件)、slippers(拖鞋)、adapter(電源轉換器)、charger(充電器)等,如果要去海邊,還可以加上sun glasses(太陽鏡)、sun block(防曬霜) 等。
總之,呈現和鞏固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2.單詞背后的文化意義。任何語言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都是社會和文化的折射,那么必然隱藏著文化的含義,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及社會背景。通常有下:
(1)希臘神話。希臘神話是歐洲最早民間口頭創作,產生于公元前十二世紀到公元前八世紀之間。它融合了發生在小亞細亞、愛琴海地區以及埃及等地的傳說和故事。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學生們時常能發現希臘神話故事的影子,它是世界文化的遺產,在西方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經典的例子如下:
1) Pandoras box (潘朵拉的寶盒):災難的根源
2) the sword of Damocles (達摩克利斯之劍):形勢危急,千鈞一發
3) Damon and Pythias(生死之交):生死之交
4) apple of discord:不和的根源、發生糾紛的事端
5) The Trojan horse:比喻暗藏的危險
6) Achillesheel:指唯一致命弱點、缺點
7) swan song:比喻某詩人、作家、作曲家臨終前的杰作,或者是某個演員、歌唱家的最后一次表演
8) horn of plenty豐饒的象征
9) Midas touch 通常用在商業領域指一個人財運亨通,無論干什么行當,都能成功
10) rest on ones laurels 固步自封、吃老本
11) sphinxs riddle斯芬克斯之謎、難解之謎
12) a Sisyphean task / a Sisyphean toil 指徒勞的,永無止境的苦役
13) under the rose:秘密地,私下地,暗中的意義。
上面所列舉的每一個實例,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了解一些希臘神話故事,絕對比單純地背英語單詞有意思得多,更能從文化和理解的角度把握好這些詞匯的內在涵義。
(2)圣經故事。《圣經》中記載了許多故事,在大多數人都信奉基督教宗教文化的西方廣為流傳、家喻戶曉。既然是文化社會的一部分,自然也用它的獨特魅力影響著語言,成為英語習語的重要來源之一。譬如,西方人在表達他們的驚訝時,并非是一句“哎呀,我的媽呀!”,而用的是“Oh, My God!”,又如,breakfast 這個單詞中的“fast”在宗教里有“禁食”的含義,break the fast代表經過漫漫長夜后的進餐(即早餐),這種說法確實是很形象生動的。而Adams Apple
(男人的喉結)也是出自于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里偷吃蘋果的圣經故事。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相信教師在詞匯學習的過程里,插入這樣的小故事,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英語社會風俗文化,還可以很好的掌握詞匯的起源,更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一舉三得,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3)詞的理解。由于文化上的差異,中西雙方對某些詞的理解也是不相同的。比如狗(dog),西方人對狗的理解是忠誠、普通之人,所以衍生出很多狗的詞和句子: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a lucky dog(一個幸運的人)、raining cats and dogs(傾盆大雨)等等,而在中文里,狗卻常常用在罵人的話里面,比方說“豬狗不如”、“狗仗人勢”。又如,在顏色詞里的blue一詞,在中文里,更多讓人聯想到藍天或是大海的色系,而在英文里,它還有表示憂傷和高貴之意。比方說blues music(藍調音樂)指讓人感到憂傷的音樂,而白色人種能看到手臂上的藍色血管,因而blue 又被人理解為貴族血脈,賦予高貴之意。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留意,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詞的形式
說到詞的形式,就不得不提到構詞法。構詞法是通過分析詞根、前綴、后綴、合成、復合等記憶單詞。據統計,在實際應用中可覆蓋到70%左右的英語詞匯,因此是相對較為行之有效的傳統記詞法。英語詞匯萬萬千千,實則都是由26個英文字母構成的,有它們特有的組成方式,下面幾種是常見的基本構詞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告訴學生相應的構詞法則,他們就不會再為記錯字母而苦惱。
1.詞綴詞根法。所謂詞綴詞根法,就是在基本詞素——詞根的前面和后面加上前綴(prefix)或后綴(suffix),從而得到另一個新的詞匯的方法。英語中有很多單詞都是有前綴后綴加詞根的,并且這些前綴后綴都還有一定的意思。比方說,表示否定的前后綴有in-, im-, il-, ir-, un-, dis-, mis-, -less等;形容詞的詞綴有-able, -ible-al, -ical, -ant, -ary, -ful, -less, -ly, -ous, -ious, -some, -y,除此之外還有counter-(相反、相對)、micro-(微小)、macro-(宏大)、mono-(單個)、-super(超
級)、bi-(兩個)等等很多表示特定含義的詞綴。教給學生一定意義的詞綴,能讓他們記憶單詞事半功倍。
2.復合法。復合法基本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構成,表達單一的語義概念,它具有簡明形象的特點,大多數復合詞還可以根據詞形推斷其意義。比方說rainfall(降雨
量)、waterfall(瀑布)、downstairs(樓下)、desktop(臺式電腦)、man-made(人造的)、mailbox(郵箱)等等,它們在英語中占有很大的數量,有著很大的分量。
3.縮略法。把詞的音節加以省略或簡化而產生的詞統稱為縮略詞,這種構詞方法稱為縮略法(abbreviation或shortening)。英語中縮略詞形式繁多,主要有四種類型:(1)截短詞(clippedword)(2)首字母縮略詞(initialism)(3)首字母拼音詞(acronym)(4)拼綴詞(blend)。比方說,cycle←bicycle(自行車), dept←department(系,部), fridge←refrigerator(冰箱), van←caravan(大蓬貨車)屬于第一類截短詞(clippedword);IT—Information Technology,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VIP—Very Important Person屬于第二類首字母縮略詞(initialism);而Motel—motor+hotel,Brunch—breakfast+lunch屬于第三類的拼綴詞(blend)。
在教學課堂上,除了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構詞法的知識,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通過識記單詞的輸入發音,達到協助記憶單詞拼寫的效果。某些還未入門的學生在記單詞的時候急于記寫法,有時甚至是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記,結果,寫法好不容易記住了,卻有的連讀都不會。如果教師在學生識記單詞的拼寫之前,熟悉該單詞的發音,通過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則記下來的單詞拼寫,由于大腦對聲音的記憶遠遠強于形式,這樣識記下來的單詞,常常過了許久都不會遺忘。當學生發現單詞記憶的效率大大增強時,自然信心倍增,就更不懼怕成千上萬的單詞了。
當然,想要達到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有突出表現,還需要做些適當的綜合性單詞拼寫練習來讓學生熟練和鞏固。比如,與新單詞有關的選擇、填空、造句、作文等題型都是不錯的選擇,能較好地幫助學生們鞏固單詞書面拼寫。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詞的發音
對于單詞音的識記,更多的時候是通過反復多聽、多讀來完成的,沒有什么捷徑可走。通過多聽增加該單詞在具體語境中的語音、語調的輸入,然后反復模仿、刺激大腦對音的識記,往往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英語中存在大量的詞匯而言,還有一部分倘若能引導給學生,更能系統化他們的識記和理解。這部分詞匯是擬聲詞和外來詞。
1.擬聲詞。英語中,有很多擬聲詞的發音跟,常見的有cracker“蘇打餅干”(模仿吃餅干時發出的聲音);bang “重擊、巨響”(模仿物品落下的聲音);meow“貓叫”(模仿貓的叫聲);jingle“叮叮當”(模仿金屬瓷器撞擊的聲音);click“點擊鼠標”(模仿鼠標點擊的聲音);rustle“沙沙聲”
(模仿風吹草木的聲音)等。
2.外來詞。由于各國風俗、文化的日益相互滲透,英語中也出現了大批外來詞匯,諸如以下一批:kung fu(功夫)、spaghetti(意大利式細面條)、cappuccino(卡布奇諾熱牛奶濃咖啡)、restaurant(餐廳)、chef(廚師)、hotel(酒店)、fiesta(派
對)、ginseng(人參)、mahjong(麻將)、oolong(烏龍)、taiji(太
極)……。這些詞匯豐富著原有的英語詞匯,有的甚至已經看不出來他國的痕跡,跟英語已經融為一體了。
以上三部分,分別從詞的意思、形式和發音入手,對詞匯教學進行淺析,以及我個人的一點體會。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本語素,對整個英語學習至關重要,在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學習法之后,相信學生們能在今后的英語學習道路上走得更遠,對語言會明白得更加透徹。
參考文獻:
[1]桂詩春.多視角下的英語詞匯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8.1.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硬漢語言文化對比[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3.1.
[3]邊玉珍,王璐.英語諺語薈萃[M].延邊人民出版社,2003.8.1.
作者簡介:徐萍(1981.2-),女,漢族,湖北人,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碩士,講師,長期從事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