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陳世卉++邱穗丹
課題:《牛津英語》深圳版五年級上冊 Module 3 Unit 8 An outing
課時設計:邱穗丹(第1課時)
張 英(第2課時)
陳世卉(第3課時)
單元整合:張 英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英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單元的授課對象為五年級學生。該年齡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有較強的自尊心、有強烈的表現欲、求知欲。喜歡發言、熱衷表演、對英語學習充滿樂趣。但是他們在學習方法上經驗不足,尤其是在英文閱讀方面表現的相對薄弱。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能力,引導并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這是本單元所關注的焦點。
二、教材分析
《牛津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3 的教學主題是:Out and about,共三個單元,本單元是第二個單元An outing.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運用核心詞匯和句型進行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為了能更好地達到語用目標,我們在主題語境下,設定了相關的分話題,每個課時的話題都滾動復現了與主題相關的舊知,使整個單元的語言內容更加豐富。同時我們對各教學板塊的順序和場景進行了整合,建構出基于單元話題的三個分話題:Treasure hurt,Alice in wonderland和Sams wish. 初看他們之間無關聯,但是經過教師的畫龍點睛之后,把這3個故事恰當的、有序的、合情合理的銜接了起來。同時,通過在語境中創設的各類語言活動,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嘗試使用語言并能正確理解本單元的核心語言知識,最終達到語用的功能,體現育人價值。
三、單元設計整體思路和依據
四、單元教學安排
單元主題 課 時 分 課 時 話 題 分 課 時 內 容
An outing Period 1 Treasure hurt Listen and say & Look and learn&Play a game
Period 2 Alice in wonderland Read a story & Listen and enjoy
Period 3 Sams wish Play a game & Learn the sounds
五、單元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1)理解并運用核心詞匯:outing, hill, lake, map, diamond, find, another, funny, hole, key, think.
(2)理解并掌握詞組:at the top of, on the hill, run away, run after, jump into, get through, on the table, in the bottle.
(3)感知理解并運用核心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the map.
2.語言技能目標
(1)整體感知理解文本內容,初步運用核心詞匯和句型,進行角色扮演。
(2)運用本單元核心詞匯和句型進行簡單的對話交流。
(3)在角色扮演、歌謠、故事創編等不同的語用體驗活動中正確運用語言表達。
(4)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能正確獲取文本相關信息及主要思想。
(5)在語用任務驅動中,進行簡單的討論、交流及內容小結。
3.學習策略目標
(1)故事引入,語境帶動,感知文本,習得核心語言。
(2)聽說帶動讀寫,運用核心語言,加強文本理解。
(3)通過歌謠、歌曲、故事創編等形式鞏固核心詞匯和句型。
(4)角色表演,語用體驗。
(5)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尋求解決方案。
(6)閱讀策略滲透,學法指導與小結。
4.情感態度目標
(1)在Treasure hurt的語境中,培養學生能夠正確運用日常交際用語。
(2)在Alice in wonderland的語境中,培養學生勇于戰勝困難的信心。
(3)在Sams wish的語境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5.文化意識目標
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中優美的語言及所蘊含的寓意,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具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型】閱讀新授課
【時間】40分鐘
【教學內容】
Listen and say & Look and learn & Play a game
【教學目標】
◆ 語言知識目標:
1.感知、理解本單元的核心詞匯:hill, lake, map, diamond.
2.能夠聽懂尋寶過程的故事情節,并能夠在對話中獲取重要信息。
3.能夠運用特殊疑問句What are you doing?向他人進行詢問,進一步鞏固和運用“現在進行時”。
4.初步了解和辨別近義詞:hill & mountain; lake/river/stream 的含義和用法。
◆ 語言技能目標:
1.能正確運用特殊疑問句What are you doing?進行語言交際。
2.學會閱讀對話,能夠從對話中獲取重要信息,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
◆ 學習策略目標:
1.通過問題學習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復述文本,進一步鞏固習得知識。
◆ 情感態度目標:
1.體驗尋寶活動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日常交際用語。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核心詞匯:hill, lake, map, diamond。
2.掌握“尋寶活動”的過程和故事大意。
3.掌握“現在進行時”的語法知識。
4.掌握閱讀技巧及如何提取信息的技能,并能夠對故事進行復述。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及復習(PPT展示)
1.師生問候(課前問候,溝通師生情感)。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思考,回答問題(通過問題引出思考,為新授詞匯和新課做鋪墊)Where can we go for an outing? / Do you like outings? Why? / What do we need for an outing?
二、新知識的呈現與歸納(PPT展示、地圖展示)
1.通過問題,引出詞匯。教師通過問題導入學生外出需要的工具——地圖,進行詞匯的新授,并教授短語 a map of ... 來表達XX的地圖。學生通過回答問題了解外出需要使用的工具——地圖,并學會用短語a map of ...來表達XX的地圖。
2.創設語境,學習核心詞匯,拓展相關知識。
(1)教師通過展示地圖創設語境,“帶領”學生外出第一站西湖West Lake游玩欣賞風景,以此進行詞匯的新授lake,并拓展詞匯river和stream。學生通過語境,感受西湖風光美景并學習核心詞匯lake,以及學習拓展詞匯river和stream,并通過練習進行辨別。
(2)第二站,教師“帶領”學生外出泰山,在語境中教授核心詞匯hill以及拓展詞匯mountain,并教授短語the top of the hill/the bottom of the hill。學生外出泰山,在語境中學習核心詞匯hill以及拓展詞匯mountain并能夠辨別,學習短語the top of the hill/the bottom of the hill。
(3)教師通過播放欣賞優美的風景照片,感受祖國美麗的大好河山,為下一環節做鋪墊,學生在假期的時候去游玩。
3.通過語境,鞏固練習語法知識“現在進行時”的使用。展示學生在假期旅游的照片,并提問Whats he/she doing?要求學生用“現在進行時”來回答問題。學生在欣賞同學旅游的照片時,嘗試用現在進行時回答問題。
三、新知識的鞏固與活用
1.初步感知故事內容,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問題,并了解故事大意。教師播放故事視頻,給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思考。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故事發展的背景。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故事視頻,并回答問題,初步感受故事內容和大意。(PPT展示)
2.教師提出自讀要求,并讓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給文章內容排序。學生進行自讀,并進行信息整理,完成課堂練習——排序,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PPT展示)
3.通過精讀,學會整理信息,并用自己的語言,用一般現在時對故事進行復述。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精讀,對課文細節逐步分析,并教授閱讀技巧和復述技巧。在閱讀過程中,教授句型“... is like ...”,以及詞匯diamond的含義。學生通過與教師共同閱讀,學會整理信息,并用自己的語言對故事進行復述。學會句型“... is like ...”來造句,以及詞匯diamond的含義。(課文視頻展示)
4.教師幫助學生梳理故事發展過程,并幫助學生對故事進行整體復述,掌握閱讀技巧,了解尋寶過程。
5.教師通過創設情境,進行游戲練習,鞏固語法知識(現在進行時)。學生通過游戲,反復練習句型What can you do? 以及使用現在進行時回答問題。
6.教師設疑Wheres Alice?并展示尋寶地圖,對下一節課進行鋪墊。學生思考問題,并帶著問題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四、小結(通過總結學習內容,讓學生再次回憶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及學習的詞匯)
1.教師引導的語言: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學生總結的內容:今天我們學習了單詞lake/river/stream, hill/mountain/map,diamond以及詞匯a map of ...。還學習了一個尋寶故事Treasure hunt.
五、布置作業(1.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布置同類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2.鋪墊下節課)
1.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with your own words.
2. Play the game on page 56 with your friend.
3. Read the story on pages P54. Find the answer“Wheres Alice?”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時是牛津深圳版5A Module3 Unit8 An outing的第1課時。主要學習內容是Listen and say & Look and learn & Play a game。五年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課堂上能靈活運用語言,在創設的情景中進行交流,通過聽、說、讀、游戲等發展他們的綜合語言技能。
這節課以故事閱讀的方式呈現,通過對故事“Treasure hunt”的學習,進一步鞏固和運用所學句型,學會復述故事,以此掌握閱讀技巧。在學習過程中,通過:1.創設“外出游玩”的語境,學習核心詞匯和句型;2.觀看故事視頻,回答問題,感知文章內容;3.自讀故事,完成排序練習,了解故事大意;4.師生精讀故事,鞏固所學;5.小組玩尋寶游戲等活動,來掌握故事內容及對閱讀技巧的掌握。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英語詞匯和如何回答Wh-問題的技能,所以在閱讀故事前,教師利用問題學習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在閱讀中尋找答案,獲取信息,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在師生共同閱讀的環節里,通過復述文本,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從整節課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參與度高,課堂氣氛較好,學生閱讀技能得到發展。但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仍需值得思考:1.閱讀課的內容雖然很充實,但活動形式較為單一,尤其師生互動的活動較少。2.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3. 如何在枯燥乏味的閱讀課里,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我今后需要思考的方向。
第二課時
【本節與上節相關性分析】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學生通過第一課時Treasure hunt的學習,掌握了核心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及其回答。同時能感知、理解文本,并能夠初步運用核心句型,詢問他人正在進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語用輸出。用Wheres Alice? 提出懸念,讓學生自學,為第2課時做鋪墊。目的是讓預設的故事情節進一步串聯起來。
基于學生上述學習情況,本課時還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現,以童話故事為主,繼續大量輸入生動富有情境的文本,在語境帶動下,在文本的推進中,除了鞏固上一課時的語言知識外,學生將通過故事文本、故事拓展、故事表演等形式,嘗試更多的語用輸出。
【課型】閱讀新授課
【時間】40分鐘
【教學內容】
Read a story & Listen and enjoy
【教學目標】
◆ 語言知識目標:
1.掌握核心詞匯wonderland, funny, in the garden, run away, run after, jump into, hole, get through, think, on the table, in the bottle.
2.通過故事Alice in wonderland進一步鞏固和運用所學句型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doing?
3.能夠讀懂故事并表演出來。
4.能夠利用關鍵詞復述故事。
◆ 語言技能目標:
1.能整體感知并理解文本內容,能在不同的語境輸入中,獲取正確的信息。
2.能運用本單元的核心詞匯和句型進行復述。
3.能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能正確獲取文本相關信息及主要思想。
4.能在語用任務驅動中,進行簡單的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及內容小結。
◆ 學習策略目標:
1.兒歌引入,語境帶動,感知文本,復現核心語言。
2.運用核心語言,培養閱讀技能。
3.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尋求解決方案。
4.學法指導與小結。
◆ 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故事學習,培養學生勇于戰勝困難的信心。
2.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他們。
3.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童話故事。在現實生活中,要相信科學,珍惜生命。
◆ 文化意識目標
通過對國外著名童話故事的學習,掌握文中優美的語言及所蘊含的寓意。
【教學重點】
1.詞匯:wonderland, funny, in the garden, run away, run after, jump into, hole, get through, think, on the table, in the bottle.
2.掌握閱讀故事的技巧及如何提取信息的技能。
【教學難點】
1.理解現在進行時的表意功能。
2.同桌分享、小組活動等任務驅動下,學會運用與本單元相關的語言,進行交流和語用輸出。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及復習
1.師生問候(溝通情感,為上課做準備)。
2.播放Listen and enjoy的視頻,表演唱Listen and enjoy. 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突破難點。(播放視頻)
3.復習舊知識,溫故而知新,構建知識結構的連貫性。教師預設3個跟歌曲有關聯的問題。What's Papa Bear doing? / What's Mama Bear doing? / What's Baby bear doing?學生回答教師的預設問題。(展示PPT)
二、新知識的呈現與歸納(PPT展示
1.根據問題,討論圖片。What can you see? / Do you know the girl's name? What's her name? / What's she doing? / 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story? What's its name? What's its name?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獲得信息,回答教師給出的問題。引出課題U8 An outing (2) Alice in Wonderland.
2.播放課本視頻。學生邊看視頻邊聽故事,抓關鍵詞理解文本。通過視頻,呈現新知,讓學生接受并學習新課。
3.根據聽到的內容,給圖片排序。通過視聽結合給圖片排序,使學生對課文大意和故事發展脈絡有個整體把握。
4.分場景講解,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消化文本的知識點。學生根據不同場景的預設問題,回答并能表演出來(有些問題是發散性思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力回答,答案不是唯一的)。
場景1:
Q1:Where is Alice?
Q2:What does Alice see?
Q3:What is the rabbit wearing?
Q4:What is the rabbit thinking?
場景2:
Q1:How about the rabbit?
Q2:How about Alice?
場景3:
Q1:Where does the rabbit jump into?
Q2:Does Alice jump into the big hole too?
場景4:
What does Alice find?
場景5:
Q1:Does Alice open the small door?
Q2:Can she get through the door? Why?
5.學生根據對文本的理解,對5個問題進行判斷并對錯誤的句子說明原因。對句子進行判斷,是用來考察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力。
6.故事表演。三大組分角色表演。然后學生自由結合,小組表演。角色扮演,融入情景,感受故事情節,活躍課堂氣氛。
7.拓展故事,完善文本。學生通過圖片的展示,句子的理解,為這個故事編排后續。(這篇故事前部分不是完整的,是有懸念的,學生通過對文本的了解,結合課文,推進后續,把故事收尾,給學生呈現一個整體性文本,有利于故事的講解及表演)
三、新知識的鞏固與活用(PPT展示)
1.復述課文,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深度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學生根據文本填關鍵詞,朗讀句子,復述課文)。
2.展示一些著名的童話故事,讓學生讀出來(呈現這些童話故事,為下文對童話故事的文本深化做鋪墊)。
3.文本升華。童話故事能引起孩子們的諸多聯想,是現實生活的升華,不可以完全模仿,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告訴學生童話故事的真實性及注意事項)。
4.對文本的升華一定要落到實處,讓學生從理想中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去。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常識,探討問題。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根據這篇童話故事的情景,讓學生討論兩個問題。Will you run after him if you meet a rabbit like that? / Can you drink the water if you are Alice? Why?
四、小結
1.對所學知識的歸納、整理及反思。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1)教師給出問題,讓學生小結。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 /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2)學生小結。
S1:I learned som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S2:I can read the story.
S3:I can retell the story.
S4:I think 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Etc.
2.課堂評價具有激勵功能,能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評價:Which group is the best?全班學生根據小組獲得的紅旗數多少,共同評價哪一組是優秀小組。
五、布置作業(1.鞏固所學知識。2.為后續教學做鋪墊)
1. Retell the story to your friends.
2. Imagine a story: little rabbit looking for a friend.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在第1課時中,學生已經儲存了尋找東西的話題。通過抓關鍵詞、問題回答、角色扮演等,較好地掌握了上節課的核心語言知識點。這節課是本單元的第2課時,也是以語言的綜合運用為主的新授課。通過語境帶動,讓學生明白如何運用語言知識挖掘到文本內容內在的邏輯關系并體現育人功能。它的體裁是童話故事,是具有幻想色彩的虛構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來塑造情節。因為其語言生動、故事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很受孩子的青睞,易于引發學生對文本的探討及對英語語言交流的運用。
學生通過學習Alice in Wonderland 進一步鞏固和運用所學句型。他們通過:1.觀看視頻,了解故事大意。2.聽音排序,感知文章內容。3.分解不同場景,講解故事,讀懂文本。4.利用關鍵詞復述課文,鞏固所學;5.集體表演,小組表演,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6.文本升華,延伸寓意,掌握故事內容。7.通過小節,培養能力、激發求知欲。8.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注重語言習得,預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任務活動,吸引并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讓他們在模擬情景下體會語言、運用語言。同時借助多媒體,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方面交流。
童話故事屬于閱讀文本。英語閱讀在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應該尋找多種途徑,從不同方面引導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推理和聯想能力。
反思整節課,它的額有點是:1.學生在語用體驗中輸出并能自主小結。2. 整個學習過程是完整的、緊湊的。3. 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的思維和生活經驗為這節課的預設爭添光彩。不足之處是:由于時間關系,小組活動不能做到人人都能上臺展示,讓學生有更多實際體驗機會。因此,在今后的教學設計中,力爭做到預設到位、設計結構更加合理。
第三課時
【本節與上節相關性分析】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三課時,主要是對音標組合sl、sn和sw的系統學習,也是本單元知識與語言的綜合運用及語用輸出的綜合課時。
在前面兩個課時,學生已經掌握了怎樣詢問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并能對別人的詢問做回答,知道了現在進行時的表意功能,較好地掌握了本單元的核心語言詞匯和句型。第2課時給出家庭作業little rabbit looking for a friend. 他的朋友是誰呢?提出懸念,為第3課時做鋪墊。目的是讓預設的故事情節進一步衍生,完善本單元的整體教學設計。
因此,本節課主要創設以Sams Wish為主要文本語境,整合并再構了相應的故事對話型文本。通過語境帶動、再構文本推進、在任務驅動下,不僅大量滾動復現了一至五年級所學含有sl、sn和sw開頭的詞匯,也及時拓展了含有sl、sn和sw開頭的新詞匯,通過故事的推進完成語用任務。
【課型】新授綜合課
【時間】40分鐘
【教學內容】
Play a game & Learn the sounds
【教學目標】
◆ 語言知識目標
1.學生能運用核心句型進行交際語用:Whats he/ she doing? He/ She is doing...
2.能正確讀出字母組合sl、sn和sw在單詞的發音,并能遷移到其他含有相關字母組合的單詞拼讀中。
3.在Sams Wish的語境中,滾動復現、理解并運用含有sl, sn和sw開頭詞匯:slowly, slide, sleepy, sleep,snake, snow, snowy, swim, swing, sweet, sweater。同時能學到更多的拓展詞匯:slim, snack, snail, sandwich, strawberry, sausage等。
◆ 語言技能目標
1.學生能夠整體感知理解故事情節,能在自主閱讀、聽力輸入等不同的語境輸入任務中,獲取正確的信息。
2.學生能在實際口語交際中自如運用本單元核心詞匯和句型。
3.學生能在語用任務驅動中,進行簡單的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及內容小結。
◆ 學習策略目標
1.故事引入,語境帶動,感知文本,滾動復現含有字母組合sl、sn和sw的單詞。
2.通過歌謠、故事創編等形式鞏固核心詞匯和句型。
3. 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交際意識和合作能力。
◆ 情感態度目標
1.在Sams Wish的語境中,學生能體會到故事主人公Sam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努力,最后夢想實現過程。
2.在任務驅動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掌握字母組合sl、sn和sw在單詞的發音,并能遷移到其他含有相關字母組合的單詞中拼讀。
2.學生能在語境帶動下,在文本推進中,運用核心句型交際。
3.在同桌分享、小組活動等任務驅動下,運用本單元重點語音及句型進行交流和語用輸出。
【教學內容】
一、組織教學及復習
1.師生問候、溝通情感。(PPT展示)
2.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輸出語音。通過語音學習,培養語音意識。(播放光碟)
3.通過圖片自然過渡,引導出本課的主人公及故事主題Sams Wish,完成對新課的鋪墊。
二、新知識的呈現與鞏固
1.引出故事,創設任務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在情景故事中輸出Sam的愿望,學生輸入Sam的愿望,獲取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2.根據情景,在動態圖片中溫顧本單元重點句型,自主進行交際,并拓展以字母組合sl、sn和sw開頭的單詞。教師根據春天里Sam的所見活動,提出相關問題:What is Sam doing? / Whats this? / Whats he/she doing?etc. 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輸入Sam在春天里的活動,看到的動物正在做什么。并在情境中學習snail,swan新詞。問題的回答鼓勵用現在進行時。(PPT展示)
3.根據情景問題What sport does Sam like? / 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
4.播放對話錄音,引導學生幫助Sam完成任務,選擇食物,拓展食物單詞。播放歌謠讓學生活動,活躍氣氛。引導學生根據情境同桌進行歌謠編創,鼓勵學生用以字母組合sl、sn和sw開頭的單詞進行活動。學生通過自編歌謠,練習單詞和句型,活躍學習氣氛,鍛煉學生聽力、思辨能力,同時承上啟下順利過渡教學內容。(PPT展示)
5.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總結能力。故事進入尾聲,教師用以字母組合sl、sn和sw開頭的單詞引導學生回顧整個故事,想象結局,發散思維。學生在圖片引導下思考問題,想象故事結尾。(PPT展示)
三、新知識的鞏固與活用
教師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復述故事并表演對話情景,鼓勵學生用所學的重點句型及拓展的詞匯。通過學生自導自演復述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鼓勵學生用以字母組合sl、sn和sw開頭的單詞。
四、小結
1.總結這節課學習的句型、詞匯。
2.感知以字母組合sl、sn和sw開頭的單詞。
3.教育學生有目標就要去奮斗去實踐。
4.課堂評比。選出這三節課的獲勝小組,給與評價鼓勵,有助于延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引導語言: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2)你喜歡故事里的主人公Sam先生嗎?為什么?
學生小結內容:
(1)我學習到了更多以字母組合sl、sn和sw開頭的單詞,能正確發音,并能遷移到其他含有相關字母組合的單詞拼讀中。
(2)通過這個故事,我喜歡上了Sam,他是一個有夢想并且堅持奮斗的人。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我們也要有夢想、去努力、不放棄。
五、布置作業
根據所學知識,分層布置作業,自主選擇,讓學生鞏固所學。
以下任務三選一:Retell the story. / Make a chant about the story. / Recreate the story. 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接近自身的任務。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三課時,主要是對音標組合sl、sn和sw的系統學習,也是本單元知識與語言的綜合運用及語用輸出的綜合課時。
在前面兩個課時,學生已經掌握了怎樣詢問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并能對別人的詢問做回答,知道了現在進行時的表意功能,較好地掌握了本單元的核心語言詞匯和句型。
基于上述情況,本節課定位為綜合語用拓展課。旨在學生通過本節課的綜合體驗學習后,能挖掘到文本內容內在的邏輯關系并能體現育人功能。整節課主要創設以Sams Wish為主要文本語境,整合并再構了相應的故事對話。在教學中,通過語境帶動、再構文本推進、任務驅動下,滾動復現了一至五年級所學含有sl、sn和sw開頭的詞匯,及時拓展了含有sl、sn和sw開頭的新詞匯,通過故事的推進完成了一個個的語用任務。學生不僅能感知字母組合sl、sn和sw的發音,并能正確使用語言知識。而且,學生的情感體驗也隨著文本的推進和情境的發展,逐步加深,最終在班級活動、同伴合作、小組合作中得到更理性、有目的、有計劃的愉悅體驗,并能自主反思、小結整節課的所學所得。不足之處是:1. 由于時間關系,小組活動不能人人臺前展示。2. 課程的環節可以增多一個語音重點音標的總計,幫助孩子們梳理知識,以便日后更好的交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