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碧瓊
【摘要】為著提升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在“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重要的任務”的同時,教師也必要通過精選閱讀材料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以正確的閱讀習慣培養來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外閱讀 興趣 習慣
初中英語課標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有明確的要求,以閱讀量計,在教材之外,要求七、八、九年級學生的閱讀量分別為4萬詞、8萬詞、15萬詞以上。這說明,課標已將閱讀能力置于一個相當突出的位置。這是因為,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乎對英語言的有關“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的書面信息進行處理與知識構建水平的高低。為此,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之外,教師也必要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以作能力提高的源頭活水和重要補充。
一、精選閱讀材料,激發閱讀興趣
沒有誰會否認興趣對于學生持續進行相關英語閱讀活動的重要性,相關的名人名言也是數不勝數。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對興趣重要性的認知,而在于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與保持的策略與方法、途徑與措施等的采取。做到這一點,至少應從三個方面努力。
1.認知學生興趣激發與保持的基礎。漢語成語中有“學以致用”一語,其重要含義之一是要為“用”而“學”,在“用”之前就要明晰“學”的價值。對學生而言,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的價值所在。但對很多學生而言,是知易行難的。就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閱讀傾向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閱讀是建立在趣味而非價值認知的基礎之上的。閱讀材料有趣味,閱讀活動的開展有趣味,進而通過一系列的閱讀行為及閱讀活動本身的深入,以及較長的時間持續,才會讓這些學生建立起對英語閱讀的持久興趣。即所謂“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娛”。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是,不妨先“迎合”學生的閱讀口味,從初中生,具體到是七年級、八年級還是九年級學生的興趣基礎出發,尋找到學生閱讀的興趣點。
2.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但這個“例子”是精挑細選出的經典美文;《考綱》則說,“不拘泥于教材”——這明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教材的基礎性和重要性。因此,教師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必要展示出對教材文章的非常必要的尊重。換言之,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以課內閱讀活動及能力的構建為基礎的,夯實基礎才會高樓大廈拔地起。而在事實上,第一,教師對教材文章的趣味解讀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第二,現行教材在選文時也較好地考慮到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與閱讀需求,選編了很多有意義的趣味閱讀語篇,如七年級的“When is your birthday ?”、八年級的“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九年級的“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等。而對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采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如英文的笑話、歌曲、原版影音視頻等進行,也會極大提升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進而遷移到英語的課外閱讀活動中。
3.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生活。呂叔湘先生曾說,“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不得益于課外,大概有……百分之七十都來源于課外”。對于這種“課外”選擇的標準,無論是來自于教育的實踐經驗,還是課標的明文說明,都應是課標所述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以“形成自主學習的過程”。以我今年5月下旬的一節閱讀課為例,因為時間節點的關系“母親節剛剛過去,父親節即將到來”,我選取了一篇與母親節相關的英語文章,并以兩個英語問題做導入:其一,“What day is it on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其二,“What did you get/do for your mother? Why?”,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并紛紛講述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故事。后面,再做文章的閱讀活動,就較為容易了。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1.拒絕不良習慣,養成好的習慣。不良的閱讀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閱讀的效率,而在部分初中學生的持續閱讀過程中,或者是由于教師的錯誤指導,或者是受他人的不良影響等原因,會形成一些不良的習慣。如出聲讀,或指讀,這會降低閱讀速度;如頻繁回視或查閱工具書,這在降低閱讀速度的同時,還會導致信息獲取的碎片化與理解的不能深入;這均會影響到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有效抓取等。因而,教師的閱讀指導必要在正確的認知下進行。如引導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默讀,即將注意力停留于文字符號,拒絕心中自讀、嘴唇蠕動等,會大幅度提高閱讀速度;又如引導學生閱讀時,擴大視幅,減少回視,作一目十行式“之”字形跳躍閱讀,也會大幅度提升閱讀速度。
2.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必要的閱讀技巧掌握,會積極影響到學生閱讀速率這一有關閱讀能力的重要標志。對于這種指導,教師必要在一定的計劃性和針對性下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其一,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根據文章的信息量大小、難易程度以及學情實際等,對不同學習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如初一二的學生主要是知識擴充,而初三學生則因中考需求應偏重解題能力訓練。其二,閱讀實踐中的具體方法掌握。不同的閱讀環節和閱讀目的決定了不同的閱讀方法的差異。如主旨信息的獲取應通過略讀的方式取得,對一些重要信息的取得則主要是審讀了;而對于一些細節性信息,或者與之相對的通篇信息的觀覽,則應主要通過精度或者是品讀來進行。其三,其他方法。如對一些生詞語句含義的估測、限時閱讀等具體方法的指導,同樣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總之,為著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充分認知“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重要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語)的同時,也要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方法采取,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張揚.淺談初中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2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