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業銀行一直是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無論是整體的經營水平還是風險管理能力以及市場競爭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逐漸形成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特點和國際環境的現代金融業格局。金融市場實現全面外開,外資銀行涌入我國金融市場,使我國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上市商業銀行要想取得突破和發展,在競爭中保留優勢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打破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發展的窘迫,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促進其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競爭因素;策略分析
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證券化的發展,使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和資本市場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擴大了商業銀行的發展市場,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有利的條件,使其由單一向多元化方向轉變。但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業發展的浪潮下,資本市場逐步穩定,非金融機構的壯大,企業融資渠道的增多等因素使傳統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遭到挑戰,融資成本優勢也進一步的被削弱,除此之外,非金融機構所覆蓋的受眾面積更廣,業務范圍和服務質量更高,受眾使用更方便,滿足了更多群體的融資要求等都使得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在市場中所占據的比例逐漸縮小。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如何提升自身優勢,增強其在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下文就通過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為進一步的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完善商業銀行發展體系,提升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中的整體競爭力,為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一、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競爭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的成熟,金融體系逐漸的完善,我國的商業銀行也不斷的發展壯大,在整體發展規模、經營水平、風險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發展中找準了方向,尋求突破,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也保留了自身的優勢,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具體而言可以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1)明確市場發展要求,相比于外資銀行我國的商業銀行占據主導優勢,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2)覆蓋面積廣,群眾基礎強。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其發展規模和覆蓋面積不斷的擴大,服務網點多、系統完善,更方便客戶使用。同時受我國傳統文化、思想觀念的影響深入,我國的大部分客戶更傾向于一些傳統的銀行業務。(3)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據的比例和影響力是外資銀行無法比擬的,在貸款融資上,國內企業普遍都更傾向于國內的商業銀行。(4)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個發展客戶群體,客戶群比較穩定,有較為豐富的社會資源。(5)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國的商業銀行仍具備良好的發展趨勢,盈利性高,資產質量高。
從上述可以看出我國的商業銀行借助其長期的經營積累,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同樣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也不得不承認與外資銀行相比其發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譬如:(1)我國的商業銀行業務還比較單一,經營范圍相比較而言狹窄,業務差異化明顯欠缺,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會直接限制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的增長,不利于商業銀行穩定發展。(2)我國的商業銀行在產品創新上還較為保守,產品吸引力和創新化程度不夠,在服務水平上也缺乏針對性的、系統化的產品服務。(3)中間業務發展滯后,管理不規范,收費不標準都限制了商業銀行的發展。(4)在風險管理和內控上,外資銀行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技術把握能力,具有專業化的風險管理模式和風險度量的技術。
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競爭現狀分析可以得出,從長遠角度來看,我國商業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保留優勢的同時,加強創新,完善業務發展體系,提高其風險管理和內控能力。
二、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競爭力內涵和構成要素
1.商業銀行競爭力內涵
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和經營貨幣信用,同樣也受市場競爭性原則的影響。同企業一樣都是以盈利為目標的,是市場發展下的產物,也需要通過不斷完善管理體系、經營模式、業務水平、產業機構等來贏得市場,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與此同時,商業銀行還需要接受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在發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規模,遵循基本的原則。簡單而言,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并不是一個具象的概念或者內容,而是受市場環境、政治因素、金融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正確評判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就需要從內部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因素考慮,以提高業務服務水平,打造獨具特色的金融產品,加強對產品的創新,以滿足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以更好、更快、更安全的理念吸引消費者,滿足消費者需求,反之也為商業銀行創造更多的收益,促進商業銀行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為商業銀行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2.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構成要素
我國的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基本競爭力、潛在競爭力、核心競爭力。(1)基礎競爭力。顧名思義,基礎競爭力反映商業銀行的基本運行狀態和經營效率,其衡量的指標主要有: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和經營能力這幾個方面。(2)潛在競爭力。潛在競爭力是從商業銀行發展的整體出發,綜合考慮商業銀行的業務水平、產品創新性和技術要素上,由商業銀行的市場影響力、客戶穩定量和客源量以及產品數量和質量等方面來平衡判斷。(3)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即是商業銀行得以發展的關鍵,主要從管理策略、經營策略、業務戰略、服務體系、營銷機制這幾個方面來看,是企業未來發展基石。
三、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競爭因素分析
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我國的金融體系也逐漸完善,商業銀行的發展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其競爭力主要受盈利能力、安全能力、發展能力和流動性能力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的發展存在以下的兩種情況1.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審核不嚴、放貸紊亂、管理不周等問題,盡管隨著體系和金融政策的實施,我國的商業銀行發展市場和規模進一步的穩定和規范化,但仍存在不良貸款的問題。2.我國部分上市的新興商業銀行還處于一個壯大階段,在發展空間和資源開發上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在競爭力上更加注重金融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效率,以打造自身發展特色來吸引客戶和提升市場,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實力。
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其自身發展水平、業務能力和經驗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國際市場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也越來越大,但在發展過程中要想保留優勢,持續、穩定發展還需要商業銀行注重對中間業務的培養,如:為企業發放貸款、創新金融產品、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業務種類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以謀取更大利潤,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經濟支撐。當然,還需要加強對商業銀行內部的控制和管理,借助現代化設備和技術提升銀行的抗壓能力,確保銀行經營的安全性。經營安全是衡量上市行業銀行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確保其安全性能有效的規避經濟危機,更好的適應市場的變化,保障銀行發展過程中各方面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商業銀行還需要轉變以往的服務理念,注重科技創新,提高金融產品的影響力,為銀行的發展樹立良好的形象。一方面有效的擴大了商業銀行的經營范圍,傳達了銀行的經營特色和理念,加深銀行的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科技的創新,銀行業務網絡化的發展,都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銀行業務、服務模式都不在單一、刻板,而是更加靈活、方便、快捷,更快的打入市場。
四、結語
歸根到底,在新形勢下,銀行業的競爭實質也是技術和人才之間的競爭,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是銀行立足于市場的關鍵。這就要求商業銀行不斷完善人才管理和制度體系,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發揮人才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提供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紹杰.中國上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及實證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2]魏倩.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8年.
[3]董光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實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作者簡介:胡圣彬(1995- ),女,漢族,安徽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13級金融工程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