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萍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著“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標,以多元化、多渠道的途徑來組織開展傳統節日活動,圍繞“一日生活”、“區域活動”、“社區活動”、“親子活動”等不同的途徑來幫助幼兒了解傳統節日,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體會傳統文化、節慶習俗帶來的回歸和親情,讓幼兒從小耳濡目染,浸潤并受益于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情懷。
【關鍵詞】傳統節日;組織與實施
中國的傳統節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節日習俗豐富多樣、各放異彩。《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實踐中,我們以傳統節日為紐帶,抓住傳統節日的核心意義,精心策劃組織活動,讓幼兒在傳統節日活動中感受和發現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
1 利用幼兒園一日生活,全面滲透傳統節日教育。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英國教育哲學家懷特海也指出,“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傳統節日來源于生活,其特有的情境性、實踐性、娛樂性,讓幼兒在自然、寬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參與接受傳統文化的感染。
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佳節之一,它是中國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前,我們結合主題活動,組織了音樂活動《新年好》、《拜年歌》等;美術活動《剪窗花》、《做燈籠》等;語言活動《新年禮物》、《學說新年吉祥話》等。“春節”后,我們利用晨間、課間、午睡前、離園前等一日生活各環節來幫助幼兒回憶春節里的所見所聞,如“我來播新聞”春節趣聞大家談;“春節習俗知多少”大比拼。同時我們還組織開展了春節的專題活動,如“平平安安過新年”安全教育活動,通過講故事、觀看安全視頻《放鞭炮》等來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度過一個安全喜慶的春節。
2 開展學習性區域活動,有機結合傳統節日教育。
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興趣投放材料,鼓勵幼兒自主進行各種各樣的學習或技能的練習活動。皮亞杰提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根據傳統節日的不同文化要素,我們甄選和設計能激發幼兒興趣又能提升幼兒能力的操作材料,投放于各個活動區域,讓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材料,在親身體驗、動手操作、實際運用中感受和體會傳統節日所特有的風俗人情。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一夜。我們結合七大區域,生活區,孩子們動手包元宵、品元宵;手工區,孩子們裝飾花燈;表演區,孩子們踩高蹺、敲鑼鼓;益智區,開展了傳統民俗“猜燈謎”,孩子們兩兩PK進行智力比拼,其樂無窮;科學區,孩子們探索花燈亮起來的科學奧秘;閱讀區,孩子們自主閱讀,欣賞著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東北的冰燈,獨具地方特色和藝術風格的花燈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3 依托豐富的社區資源,開展傳統節日活動。
《綱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幼兒園同時應為社區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務。”社區是幼兒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微觀環境,幼兒教育與社區教育息息相關。我們利用社區中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對幼兒進行節日教育,讓幼兒與社會的互動中增強對節日的全面認識和深刻體驗,真正讓社區環境發揮應有的節日教育功能。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弘揚良好社會風尚,激發幼兒尊老敬老愛老的情感,在金秋重陽之際,我們開展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系列活動。孩子們走進社區、走進敬老院,為社區里的、敬老院里的爺爺奶奶表演節目、贈上親手繪制的愛心卡,還伸出一雙雙小手輕輕地為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通過活動,孩子們真真切切地了解了重陽節的含義以及過重陽節的意義。
4 積極開展親子活動,提高節日教育的效能。
親子活動是由幼兒園創造一定的條件,以教師為主導、教師與家長共同組織幼兒活動的一種幼兒園教育方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積極的親子交往能使幼兒成長為健康、快樂、善良、積極向上的現代兒童。因此,我們以節日為教育契機,與家長聯系,互相溝通,共同架起一座節日教育的橋梁,家園一致,使節日教育產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中秋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中秋節來臨之際,我們小班舉行了“中秋賞月”親子活動,讓爸爸媽媽帶領孩子一起欣賞明月;中班舉行了“中秋畫月”親子活動,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一幅關于月亮的想象畫;大班舉行了“萌娃做月餅,快樂迎中秋”的親子活動,孩子們穿上廚師服,開展了有趣的“DIY月餅”活動。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揉面、包餡、壓模,個個化身小小糕點師。活動中,孩子們不僅體驗到活動的樂趣、了解了中秋節的習俗,更讓幼兒體會到分享的樂趣和濃濃的親子情。
傳統與現代、傳承與創新,我們努力整合社會、家庭等各方資源,從我國的傳統節日延伸到國外的傳統節日,讓幼兒在多元的節日文化、多彩的活動形式、多渠道的參與途徑中感受和感悟,將中國的、世界的節日文化在幼小的心田深深扎根,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實驗幼兒園 江蘇省昆山市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