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素金
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是學生在班級感受到的文化氛圍,利用班級里現有的文化氣氛,增加自己的興趣愛好,隨著課改的腳步,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的教學需求,根據之前班級文化建設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個性,針對實行新課標這一前提,淺談對班級文化建設的理解以及介紹這種新型的班級文化建設對小學生的個性成長的影響。
關鍵詞:新課標;文化建設;小學生;個性成長
學校是由一個個班級構成的,班級是老師教授學生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是學生感受、學習文化知識,培養素質、興趣的主要陣地;更是學校教育學生最基本的場所;也是學生在其中感受集體生活、處理人際關系的教學基地。所以,班級文化建設尤為重要,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培養個人興趣使學生順利成長。
一、什么是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對于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方式,對于不同的集體,不會有完全一樣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涉及的范圍很廣,它關系到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它關系到老師、學生以及家長之間的關系。班級文化目前分為兩個類型:軟文化和硬文化。“軟文化”也可以稱之為“隱性文化”,就是關于一些文字上或是觀念上的文化,例如,班級制度等班級制定的規則條約。“硬文化”又可以稱為“顯性文化”,就是一些可以看得見或者摸得著的東西,例如,在班級里寫上一些有意義的名言,或是一些可以激勵人的格言,再如班級的圖書角以及班級后面粘貼的一些宣傳環保等畫報。
二、班級文化的意義
班級文化的建設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還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素質與興趣愛好,可以完善學生的價值觀。建設班級文化具有教育、凝聚、規范以及激勵這四種基本功能。
(一)教育
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達到教育目的,班級文化基本是由班風、班規、班訓等內容組成的,這些東西不會在短時間內看到效果,但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效果會逐漸顯現。例如,現在很多班級都有班規,有很多老師聰明地將班規和學習結合起來。班規上規定“遲到的人不可以進教室”,這樣一條班規就可以教導學生懂得守時,而懲罰內容是在班級的圖書角看書并寫一篇簡短的讀后感。班級文化建設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它不像課堂教學一樣看得見,但是它是無形的,又是無所不在的。它是一種在無形中可以改變他人的力量。
(二)凝聚
凝聚力是每個集體最為重要的一種精神,就好比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但是一捆筷子卻很難折斷,這是一種強大的精神,班級文化可以將班級里的每個個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會使學生深刻了解到集體的重要性,在其中一個人有困難的時候,其他人可以挺身而出,實現1+1>2的目標。
(三)規范
將班級文化進行書面化的規范,用它來管理學生的言行,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思想素質,通過海報、黑板報等方式將當代社會所需要的優秀學生的行為方式確立起來,制定一個標準,讓學生知道到底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事做了會受到懲罰以及什么事做了會得到獎勵,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到一定境界。
(四)激勵
激勵功能主要表現在參與活動上,規定,為班級爭光可以獲得獎勵等,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讓學生更容易地參與到集體活動中。
三、如何建設班級文化
一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很重要,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墻都具有教育的意義。”建設班級文化,要從良好的環境做起,不僅要注重教室衛生的干凈整潔,同時還要重視教室的布置,在墻面上懸掛一些名人名言、在教室的四個角設置圖書角等;將座位的排列科學化、新鮮化,例如,采用便于教學溝通的“馬蹄形”作為座位排列方式;選定有意義的班歌、班訓、班風;制定合理的班規。從多個方面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
四、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個性成長的影響
班級文化應該是由大家共同創造的,學生可以在創建班級文化時貢獻自己的力量,說出自己的想法,制定自己認為合理的班規班風。自信心和創造力是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創造的空間和展示的舞臺,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集體,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加強素質教育,使學生個性成長,自由成長。
班級文化建設就是用文化的理念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文化的氛圍下讓學生感受學習的重要,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新課標的實行使傳統的文化教育方式產生了很大改變,在這樣的條件下,構建新型的班級教育模式是提升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步,也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一步。在新課標下,班級文化建設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還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春燕.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建暉,孫文婧.班級文化:一種重要的隱性課程[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