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鋼
摘要:要提高校報質量,校報學生記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關乎到學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關乎奧校園文化建設。本論文針對高校校報學生記者的培養與管理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校;校報;學生記者;培養;管理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17-01引言:高校的校報屬于是高校黨委所組辦的機關報,是高校思想宣傳的重要載體。高校的學生記者是學生社團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校園文化的組織者和生力軍。高校校報的質量與學生記者的素質存在著正相關性。高校要做好文化建設工作和文化宣傳工作,就要提高學生記者隊伍的整體素質,這不僅需要對高校校報學生記者進行培養,還要實施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促進高校建設的同時,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非常有助益。
1.對學生記者予以培養是提高校報的質量的基本要求
1.1學生記者培養是提高校報質量的基本要求。校報作為學校的宣傳媒體,要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就需要對學生記者予以培養,以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高校校報是由學校黨委組辦的刊物,接受宣傳部管理。所有的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之外,還要兼職從事校報工作,包括校報的編輯、排版工作,還要組織校報的校對和發行等等各項事務。隨著高校規?;l展,對校報的新聞材料進行采集和編寫的難度也相應地加大。如果僅僅依賴于編輯人員自身的力量,其精力是有限的。為了辦好校報,且給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高校都會組建學生通訊社等團體[1]。學生參與到校園新聞的采集和編寫工作,不僅可以使得稿件資源擴大,而且所編寫的新聞更符合大學生的閱讀特點,從而提升大學生對校報的關注度。參與校報采集和編寫工作的學生并不都是新聞專業的學生,因此專業素質并不是很高。所以,學校要定期組織學生接受培訓,而且開展作為校報記者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術能力,以提高校報記者整體素質。
1.2新媒體對校報記者素質提出了各種新要求。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速度、雙向互動以及突破時空局限而接受傳媒信息等等特點。高校校報屬于是高校的權威性刊物,要將新媒體充分地利用起來,就要面對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挑戰,對所有的期刊都進行電子化處理。宣傳部老師擔任編輯校報的教師。學生記者中,由于部門學生記者并不是新聞專業。在沒有掌握專業技術的情況下,就要樹立新聞采編新理念,還要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2.高校校報對學生記者的培養
高校校報記者的選聘,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所有的候選人都要經過筆試,面試,之后經過試用期的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進入到校報從事記者工作。這些學生來自高校的各個專業,不僅對新聞理論的專業知識了解程度不同,而是多數學生并沒有新聞采編的經驗。要使學生記者能夠在校園范圍內發揮宣傳作用,就要接受校報記者培訓,只有當學生接受全面而系統的培訓之后,才能夠具備作為校報記者的基本素養。
2.1對學生記者要進行職業素質培養。從事記者行業具有職業操作。雖然高校校報的學生記者都是學生身份,并不是從事記者工作的專業人員,但是,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就要具備思想政治素質,基于此而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觀和價值觀樹立起。學生記者要綜合素質良好。在中國的素質教育中,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在目前的高校校報管理工作中,對學生記者進行職業道德培養是重要的內容。校報編輯部門要定期組織學生記者學習,對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都要有所掌握,特別要具備從政治施教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記者要對社會各種現象都能過清醒的判斷,才能夠掌握辦報最終目標。在對學生記者開展培訓的時候,包括國家政策、學校的各項決策等等都要及時地傳達給校報的學生記者,讓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在校園中挖掘相關題材,同時還發揮其宣傳作用。
2.2對學生記者進行培養的方式。其一,采用以老帶新的做法。學生記者群體中,"以老帶新"是常用的培養方法。進入到校報學生記者隊伍的學生,除了要定期地接受之外,還要將老學生記者與新學生記者之間進行搭配,一方面新的新聞記者使得記者隊伍充滿活力,另一方面老記者的言傳身教推動學生記者在職業道路上逐漸成熟。
其二,組織學生記者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接受培養。學??梢越M織新聞知識講座,全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相關知識的學習,以使學生記者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普及,有助于為校報培養后備力量[2]。學校黨委可以定期地組織新聞理論知識講座,請知名的記者做客講演,有助于提升學生記者的職業素質,同時還可以他們的風采感染學生,讓學生對記者工作產生積極意識,并認識到作為記者要參與到社會實踐工作中才能夠真正意義地得到培養和鍛煉。學生記者可以參與的實踐活動包括參觀當地的媒體環境,體驗媒體新聞記者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情形,并不斷地吸收他們的工作經驗。學生記者可以利用節假日休息期間到媒體單位實習,諸如電臺、電視臺以及報社得到,都可以通過短期時期而對記者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3.高校校報學生記者的管理策略
3.1對學生記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報是黨委部門組辦的,具有黨報的性質。這就需要學生記者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對學生記者進行管理,就要對學生記者的新聞價值觀進行引導,并使他們樹立責任意識。思想政治教育要與學生記者的實踐工作相結合,與學校的宣傳工作相結合,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僅可以端正學生的職業態度,而且能夠對黨委的決策方向準確把握[3]。校報編輯部們的老師要從工作的角度出發向新參與到學生記者隊伍的學生普及政治理論知識,并傳授職業經驗。讓學生記者認識到把握住正確的輿論導向,并圍繞著社會主流價值觀展開是非常重要的。
3.2對學生記者工作建立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確保學生記者工作順利展開,就要建立規章制度,讓學生記者按照規定完成工作,且要具有職業約束力。對學生記者工作建立規章制度也是激發學生記者工作積極性,讓他們認識到只有帶著熱情參與到工作中,才能夠獲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其一,將在記者管理制度中要對記者團的宗旨以及每一名高校校報學生記者需要履行的職責都明確;其二,校報編輯部要在每個星期都組織例會,在普及新聞知識的同時,主要是對上周的記者工作進行分析并做出總結。學生記者從工作的角度對有關理論內容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工作質量,而且還可以對學生記者產生激勵效應。
3.3對學生記者執行編輯制度。高校的校報的出刊頻率比較高,通常半個月就出一次刊,其中的內容圍繞著校園文化而展開。學生記者在擔任編輯工作的時候,要具有采編的工作經歷,并以創新意識編輯新聞作品,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4]。校報的每一期都可以選擇一名學生參與報紙的編輯和排版工作,讓學生記者有機會熟悉報紙從采編、策劃、編審、版樣設計、搜集圖片、校稿、排版等各個環節,并參與其中。學生記者可以在工作中得到鍛煉,而且有能力對校報的內容進行編排、對版式進行調整,以使得校報對高校學生更有吸引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校園中,高校校報是重要的媒體,學校的新聞可以其為載體進行傳遞,同時高校校報也是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高校校報在校園媒體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校記者要接受必要培養和管理,才能夠更好地承擔校報的新聞采編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章祧.民辦高校校報學生記者培養的創新途徑探索[J].福建高教研究,2011(01):19-21.
[2]楊延生.孫波.論高校媒體學生記者激勵機制的構建[J].職業時空,2012 (02):17-19.
[3]李長春.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 9 0周年理論研討 會上的講話[J].新華文摘,2011(17):l3-13.
[4]劉琳.對高校校報學生記者培養和管理的幾點思考[J].教育理論研究,2012 (19):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