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寧
摘要:政府作為招商引資的主導,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對于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在我國經濟體制不斷改革深入的背景之下,傳統的以政府作為主導的招商引資模式顯然無法更好適應當前不斷變換著的時代,為此,需要不斷創新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文章針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從創新角度出發,進一步提出合理化措施,以便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發展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關鍵詞: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 ;創新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極為重要,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還有利于我國引進科學的管理理念及其科學技術,從而有效緩解區域的就業壓力。為此,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的工作也要不斷地加以完善,并加大資金、人力、公共資源方面的投入,這樣才能促使政府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穩步增長的效果。但在經濟體制改革速度加快、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形勢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所面臨的挑戰也愈發艱巨。所以,如何綜合本區域的實際經濟發展狀況,不斷的創新招商引資模式,開創發展新思路,將是當前地方政府進行招商引資所需著重考慮的問題。
一、當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政府沒有準確定位自己的職能所在
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在政企關系上仍舊存在著越俎代庖,過分掌控職權或是過度放松等現象。尤其是在招商引資活動過程中,項目設計、招商談判乃至合同簽訂履行的過程中,部分政府都帶有明顯的參與性。有的地方政府依然將招商引資作為政府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并逐步分解至各個部門和地區之中。此外,部分政府行使行政手段,讓企業過度參與到政府組織、主辦的招商引資活動當中,使企業同時擁有運動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身份,這實際上造成政府獨攬大局,成為全能型政府的局面。而政府過分參與招商引資,難免會導致公共權力濫用等現象,使得政府市場監管功能難以得到完善,甚至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不能夠在產品產業結構的調整上切實發揮自身的作用。
(二)惡性競爭,不利于促進國家整體利益發展
資金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所以,個別地方政府在進行招商引資時往往會出現這么一個現象:不同區域卻為了同一個招商項目而你爭我奪。主要表現為,利用稅收或是相關優惠手段來進行資金項目搶奪。如前些年愈演愈烈的水泥和鋼鐵行業過分投資的現象,便和這些政策優惠手段有著極大聯系,我國中央政府在過熱行業的投資上本就一再強調要加以抑制,但是個別政府仍舊不管不顧,一意孤行,致使我國宏觀經濟在發展道路上出現了極大的瓶頸。在只注重數量而忽視質量的招商投資模式下只會不斷重復著低水平的競爭,對于促進我國地方經濟發展可謂是毫無意義,甚至是會導致上層宏觀調控失調,極大損害我國整體宏觀產業的調整與布局。
(三)發展環境有所限制
當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便是基層群眾不能夠準確認知招商引資,不能夠真正認識到招商引資的重要性。部分基層群眾只注意到自身的利益卻極大忽視了整體利益,不僅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不給予相應的支持配合,甚至是對招商引資帶有極大的偏見性和抵制性。種種現象,使得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工作不能得以有效實施開展。此外,小部分基層部門的相關領導在招商引資的相關工作上也缺乏一定落實性,從而導致招商項目向前發展的難度不斷增加。而對于資金支出等方面,一些基層部門也沒有充分考慮相關明細費用,更沒有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開,在實施部分優惠政策時,對于整體利益也缺乏綜合考慮,辦理事情上處于消極狀態。在此情形下也表明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的發展環境急需改變。
二、推動主導型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朝著引導型轉變
創新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顯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所以還應當著重從以下幾個工作入手,以此來推動招商引資模式由政府主導從而轉向政府引導方向轉變。
(一)建設服務型政府,逐步規范地方政府行為
地方政府掌握著大量的審批許可權,若是這些權利的程序法制建設缺乏完善性和強有力的監督,那么就容易產生權力尋租的現象,使得公務活動開展過程中侵權、越權事件頻發。為此,還應當加強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逐步規范地方政府行為。首先,在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中,地方政府應當規范審批、行政許可行為,促使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其次,還要樹立起科學的理念,使政府由官本位轉向民本位,并在我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貫徹人本思想的執政理念,將招商引資的關注點直接轉向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讓政府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倚靠,而招商過程中的資金、公共設備、服務等都要切實圍繞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投入。最后,政府還應當準確認知自己的職位,由官員轉向公仆。官員不僅是為了國家政府服務,更是為了人民服務,是人民的公仆。服務型政府要求相關管理者必須自覺走向人民群眾,主動接受人民的監督,以為人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
(二)健全引資戰略,調整產業結構
地方政府應當科學引導招商引資的市場資源配置流向,避免因市場突變而產生不必要的危害,特別是要規避因地方政府間的非理性競爭所引起的資源浪費現象。為此,地方政府還應當根據本區域實際的產業結構特征和實際發展狀況,積極引導招商引資項目朝著規范化和科學化發展,如此,才能有效促進本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仔細分析本區域的產業發展狀況,找準富有特色且競爭性較高的產業群,使其形成強有力的產業集聚效應,并重視當地的軟硬環境投資建設,不斷發展相應的配套企業,積極引導發展形勢較好的企業參與到招商投資活動中,并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以便更多實力強的企業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的資金籌集,從而實現低投入高收益的效果,最終有效推動本區域的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企業技術不斷改良完善。
(三)建設公共產品供給體系
地方政府引導型的招商引資模式有一個較為顯著的特征便是良好的公共產品的供給體系。強化招商引資制度建設,對公共產品供給體系進行創新,使政府治理成本有所降低,實現公共產品的多元化、個性化發展,最終構建出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等大有裨益。所以說,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切實維護好市場的基本秩序,努力消除活動過程中存在的歧視性政策,例如外資企業存在的稅收差異性政策,國企與民企之間存在的準入門檻差異等,這些差異都極大影響著企業的健康發展,致使地方稅源難以回收,亦或是資金外流等問題。為此,對于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相關吸引外資政策,國家還應當給予逐步取消,并統一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外資政策及相關法律,讓國企與民企之間享受公正平等待遇,使其在大同小異的條件下有效參與招商引資活動。
(四)創新招商引資社會化體系
地方政府創新招商引資模式還可借鑒西方國家優秀的經驗,將專業知識深厚的中介機構納入招商引資之中,讓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招商,進一步將招商項目推向相關的投資市場,并在政府和群眾的公開、透明、公正的嚴格監督下,替地方政府招商方選取出最適合的合作伙伴、投資者。因此,地方政府也可逐步嘗試引入該種方式,將中介咨詢公司引入到招商引資工作當中。專業性的中介咨詢公司能夠深入了解投資方的產業布局、經營策略及其投資特點,還能夠有效的做好投資項目的篩選、確立、宣傳及其管理實施等方面內容,幫助政府有效地提升了招商引資項目合作的成功率。所以說地方政府要充分挖掘該區域中存在的經濟基礎較為雄厚、口碑較好的中介結構,促使招商引資逐步走向社會化,幫助地方政府更好的完善和創新招商引資模式。
結束語
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無疑是各級地方政府工作中的重點所在,所以,必須加強對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的創新,不斷優化和轉變地方政府職能。而值得注意的是,時代形勢是不斷變化的,面對紛繁復雜的經濟環境,地方政府要時刻保持謹慎、清醒之態,確切落實好相應的招商引資目標,不斷累積豐富經驗,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方式。如此,才能使得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順應時代潮流,并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鳳臣.新形勢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創新性途徑思考[J].港澳經濟,2015(29).
[2]沈翔.淺談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創新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4(17).
[3]秦建輝.創新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模式問題研究[J].經濟視野,2013(21).
(作者單位: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