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素 劉浩
摘要:近些年來,在城市電商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企業在我國掀起了以縣域為單位的農村電商的發展熱潮。浙江是中國農村電商發展最早也是最發達的區域之一,而地處浙江寧波的象山縣農業和漁業資源都非常豐富,在發展縣域農村電商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廣泛的代表性。文章通過對象山縣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的調研,分析了浙江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出了策略建議。
關鍵詞:農村電商;浙江;象山縣
一、引言
目前,面對市場日益飽和的一二線城市,農村電子商務成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新藍海。浙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的所在地,且所轄縣市多擁有豐富的農林漁業資源,其農村電商的發展一直走在中國的前列。因此研究浙江農村電商的發展對于發現農村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構建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以象山縣農村電商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對象山縣農村電商發展情況的實地調研,構建象山縣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為促進浙江乃至全國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啟示。
二、象山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與模式
課題組首先走訪了象山農村電商的主管部門——象山縣商務局,通過現場訪談的形式調查了解了象山縣農村電商的基本情況;然后通過對象山縣農村電商重點個體和典型代表的實地調研,總結模式,發現問題。
1. 象山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
象山縣地處長三角南緣,浙江中部沿海,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海洋經濟發展較快(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備的水產加工體系)。近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象山農村電商發展初見成效。
從2014年起象山縣政府相繼發布了《關于推進“電商換市”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象山縣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意見》、《關于推進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推進農村電商發展。與此同時,為了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縣政府以郵政局依托,發揮村郵站的優勢,大力推進村級服務站建設,至2016年4月份共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150個。2015年7月起又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積極啟動農村淘寶項目。目前,縣運營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建村級農村淘寶23個,運營兩個月來,已累計為村民代購26000多筆,成交額470余萬,村站合伙人工資月收入普遍超5000元。
2. 象山農村電商發展的模式
農村淘寶項目是當前象山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途徑。實踐中形成了政府驅動和能人(創業者)驅動兩種有效模式。
模式一:政府驅動型
政府是促進象山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除了提供政策平臺的支持之外,象山縣各級政府部門也積極致力于本地電商平臺的建設。2015年縣財政專項投入78萬元扶持打造了淘寶“特色中國·象山館”平臺。該平臺通過開展商家技能培訓、網上包裝促銷、線下對接參展等途徑,相繼推出了以史家糕點、莫家碼頭、鯤記海鮮為代表的一批知名店鋪,并創下了5分鐘賣出500公斤“紅美人”柑橘的佳績。作為象山縣政府著力打造的一個農產品電子商務公益服務平臺,象山館在充分發揮本地農特產品突出優勢的同時,有效拓寬了象山縣生鮮、海干、海味零食等農特產品的銷售渠道,為農民增收致富開通了快車道。與此同時,此外政府還通過對入駐商家進行技能培訓、開展線下資源對接會、線上流量支持等方式,培育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地網商群體,使農村電商不斷升溫。
模式二:能人驅動型
創業者是實現這一路徑的主力軍。以創業者為核心的能人驅動是當前象山農村電商發展的另外一種典型模式。2015年8月27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招募宣講會在象山文化活動中心召開。會后,在400余名參加宣講會的青年中產生了30名首批“農村淘寶”合伙人。2015年10月以來,在象山縣黨委、政府和象山縣商務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宣講會、發放傳單、懸掛橫幅、海報等多種形式的宣傳工作以及后期的層層選拔,象山縣第二批農村淘寶服務站人才招募中有32人獲得了農村淘寶合伙人資格。其中,高塘島鄉江北村農村淘寶服務站是五個創業青年共同開辦的,自2015年9月底開業至今,已累計為村民代購貨物數千件,貨值逾50萬元。目前,他們正在著手蝦皮、紫菜、紅美人柑橘等特色農產品的網上銷售。
綜上所述,以政府為主導,以商家為主體,在政府和創業者雙重力量的推動下,象山縣網商規模不斷擴大,以海洋經濟為特色的農村電商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三、象山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整體上來看,象山縣農村電商發展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業基礎薄弱。象山縣農村電商雖然發展勢頭強勁,但由于發展時間較短,整體上基礎還比較薄弱、依舊處于初級階段。二是服務平臺單一。目前,“特色中國·象山館”是象山縣唯一的本地農產品電子商務公益服務平臺,服務平臺單一,限制了象山縣特色產品知名度的擴大和推廣。三是農產品及其消費特征的限制。目前,象山縣的特色產品主要以農產品和海鮮為主,這對加工、冷藏、保鮮等相關技術有較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產品的線上銷售。四是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近年來象山縣物流布點和網絡發展步伐較快,但仍不完善。以象山縣西周鎮為例,部分物流點位置較偏僻,服務體系不完善,對電商發展存在一定制約。五是網絡覆蓋率低。目前,象山縣農村地區網絡覆蓋率不高,網絡信息相對還比較閉塞,直接導致農村人民信息素質缺乏,對網絡的認知程度低、農村淘寶的使用范圍小。六是電商人才匱乏。農村地區知識型人才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數量,阻礙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四、啟示與建議
1. 完善平臺建設
平臺是農村電商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有效解決目前平臺建設的單一和不完善問題,應充分發揮政府為主導,統籌相關部門,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加強對電商平臺建設的政策扶持。
2. 提升儲運技術
物流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為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應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即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物流企業,盡快健全農村電子商務三級配送體系。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物流企業不斷改進儲運技術,提高儲運效率,增強農村電商的市場競爭力。
3. 重視口碑效應
口碑是農村電商長期發展的基礎。打造特色農村電商企業,需要高度重視口碑效應,即一方面通過嚴格的市場監督,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口味、包裝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加強網絡平臺的宣傳、創新和維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4. 解決人才瓶頸
目前,農民網絡素質偏低,電商人才匱乏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根本性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積極出臺有效措施,為農村基層吸引和留住電子商務人才;另一方面要通過定期在農村開設電子商務課堂等方式,不斷提高農民的網絡素質。
5. 促進產業融合
象山具有較為豐富的旅游資源,石浦古城、影視城、松蘭山等都是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點,因此將旅游與農產品電子商務結合發展,在旅游中注入農產品的元素,以旅游帶動農產品的銷售為象山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張喜才.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5(08).
[2]崔仁煜.繁榮農村電子商務 拓寬農村經濟發展空間[J].農經管理,2016(06).
[3]呂曉昶.互聯網+農業——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互聯網+金融,2016(05).
[4]程麗麗.基于區域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體系構建——以臺州為例[J].農業經濟,2013(03).
[5]任鵬.江蘇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研究[D].東南大學,2015.
[6]駱巧巧.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3.
[7]張振華.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創新路徑[J].對外經貿商務,2015(05).
[8]蔣照鵬,朱永法.浙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分析[J].農業網絡信息,2015(05).
[9]方麗珍,區域經濟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研究——以松陽縣為例[J].觀察,2015(06).
*本文系寧波工程學院2016年學生科研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6048。
(作者單位:寧波工程學院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