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逸群
牟阿姨退休多年,馬上就要70歲了,但她身體硬朗得很,每天跳跳廣場舞、在股市里看看行情,和朋友聊聊天,或者和好友們遠程近郊地放松心情、品嘗美食,日子過得十分愜意。可是最近幾個月,牟阿姨像變了個人似的,一直呆在家里不出門,廣場舞不跳了、股票行情不看了,買、汰、燒也統統交給了老伴,整天用手捂著臉滿面愁容。
子女追問了好多次,牟阿姨才告訴他們:她左邊牙痛了很長時間,之前看了醫生,將牙拔了。本來以為牙痛會好,誰知反而痛得越來越厲害了。現在牙不能刷,臉不能洗,吃飯不能嚼,一張嘴說話就痛得不得了。什么“芬必得”“散利痛”等止痛藥都吃遍了,就是沒有效果。現在是吃不好、睡不香。
聽牟阿姨這么一說,小輩們趕緊請了假陪著她再去看醫生。仔細檢查后,醫生告訴牟阿姨,現在她的牙肯定沒有問題,有可能是三叉神經痛,建議她去神經外科看看。
服藥后“牙痛”好多了,但有點昏昏沉沉
神經外科醫生詢問了牟阿姨的病情后,為她安排了磁共振檢查。同時,醫生給她開了口服藥片,并叮囑她說:“先吃一周藥,根據療效和磁共振檢查結果,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發病時的確很痛苦,對生活質量影響很大,但這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說,除了感覺到疼痛之外,不會給身體造成其他傷害,痛止住了,病也就治好了。”
專家的話讓牟阿姨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半。從藥房取了藥,她就迫不及待地把藥吃了。回家后,牟阿姨按照醫生的關照每天吃藥。果然,牙的確沒有再那么痛過。照理“牙不痛”了,精神應該好起來,但牟阿姨卻整天感到昏昏沉沉,只想睡覺。
服藥效果不好,微創減壓手術相助
復診那天,牟阿姨把這幾天吃藥之后的效果和頭暈的情況告訴了醫生。專家告訴牟阿姨,她有條動脈血管壓迫了三叉神經,所以會疼痛。藥物能夠緩解疼痛,但不能根治。吃藥后感到昏昏沉沉是藥物的副作用。如果副作用明顯,說明不適合藥物治療,可以采取微創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進行治療。這是一種針對病因的手術,可以解決腦血管對神經的壓迫和刺激,且不影響神經本身的功能,是目前治療三叉神經痛較理想的方法。
牟阿姨有點擔心,詢問是否還有其他療法。專家回答說,如果因為身體原因不適合微創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或對手術有顧慮,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立體定向放射三叉神經毀損術,阻斷神經傳導,使痛覺不能傳達到大腦的痛覺中樞,達到止痛的效果。這么做雖然疼痛是感覺不到了,但皮膚的感覺功能也會一起喪失,面部會有麻木的感覺。
權衡利弊之后,牟阿姨決定接受微創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手術很成功,兩周之后,她滿面笑容地回到家中。現在,她恢復了往日的活力,快樂地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