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韓慧++杜江
一位因為服用鎮痛藥而成癮的患者
見到王小姐的時候,被她的樣子嚇了一跳,坐在輪椅上的她瘦瘦小小的,臉上掛著苦澀的笑。她已經見過太多的醫生,且每次都需要將自己的病史從頭到尾敘述一遍,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并遞上她的手機——上面詳細記錄著她從14歲以來的疾病史。14歲時,她因為關節異常疼痛被診斷為結締組織病,到18歲時被確診為紅斑狼瘡,多年一直都忍受著病變關節帶來的疼痛。29歲時,她接受了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后出院,醫生按照王小姐的病情給她開了泰勒寧以及其他鎮痛劑,囑咐她每次服3粒泰勒寧,每隔6小時服用一次,以緩解疼痛,并且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方可調整劑量。也許是支撐了這么久支持不住了,也許是與丈夫的情感問題放大了疼痛的感覺,也許是家鄉藥店無法購買醫囑里的其他鎮痛劑,泰勒寧成了王小姐的“安全寄托”。她自行加大了劑量,從每次3粒增加到每次5粒,到最后每次十幾粒。顯然,王小姐對泰勒寧產生了依賴,被診斷為醫源性藥物成癮。
名詞解釋
醫源性藥物成癮
也稱為處方藥濫用,是指為了治療某種情緒障礙(焦慮、抑郁)、失眠,或軀體不適(包括疼痛),不恰當地長期服用,甚至濫用某種藥物,如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藥物,或嗎啡、杜冷丁等鎮痛藥,導致最終對該藥物產生依賴。
處方藥濫用,癥結何在
臨床上,我們會遇到很多醫源性藥物依賴的病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病理性困擾,常見的是失眠和疼痛。醫生可能會給他們開一些安定類藥物和鎮痛類藥物,并囑咐一定要遵從醫囑。但是,病人在面對生活中的刺激事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會產生對所服藥物的心理依賴,比如,在遇到緊急事件時,第一反應是服用藥物來解決或者逃避問題,最終成癮。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因為焦慮、失眠或軀體疾病而必須長期服用安定類藥物或嗎啡等鎮痛藥時,一旦偶爾停用,就會出現渾身骨骼酸痛、失眠、焦慮、多汗等癥狀。這究竟是原發病所致還是上述藥物的戒斷反應呢?對此,普通患者通常很難自己識別。此時,若沒有及時就醫,多數患者會自行加量以緩解癥狀。甚至有失眠患者每天大量服用佳靜安定,結果每天昏昏沉沉,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明顯下降。這種情況嚴重者還會影響患者認知功能,導致記憶力、注意力下降。
導致醫源性藥物成癮的原因主要有:①部分醫生在開具上述藥物時沒有對患者進行詳細的告知;②患者未能按照醫囑定期進行門診隨訪、調整藥物,而是擅自加量;③主管部門對處方藥濫用缺乏一定的監管措施。由于醫護人員更容易獲得上述藥物,因此該人群也是處方藥物濫用或依賴的高危人群。
服用助眠、止痛類藥時,要警惕成癮
患者在使用鎮定安眠類藥物時務必遵醫囑。長期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泰勒寧、嗎啡、杜冷丁等止痛藥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到正規醫院復診,告知醫生用藥情況,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及時調整藥物,避免藥物成癮的發生。減藥、停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防止急性停藥后的戒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