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王一飛
瘙癢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癥狀,很多疾病如皮炎、濕疹、蕁麻疹等,都會伴有或輕或重的瘙癢癥狀。古人戲稱“癢為美疾,以其搔爬有趣,且與身命無傷也。”然而現實中,為劇烈瘙癢所苦的人們卻是“忍痛易,忍癢難”。瘙癢一旦發作,往往是越癢越想搔,越搔越發癢,如此形成惡性循環。久而久之,紅斑、丘疹等皮膚損害越來越重,甚至出現皮膚糜爛、滋水淋漓、皮膚增厚,更有甚者可能引發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當然,病情嚴重的時候,應該去醫院就診求助于醫生;如果癥狀較輕,不妨試試中醫小驗方,簡便有效。
三石水——瘙癢伴糜爛滋水
原料:爐甘石90克,滑石90克,赤石脂90克,冰片9克,甘油150毫升。
制法:將爐甘石、滑石、赤石脂、冰片研末,加入蒸餾水1000毫升,最后加入甘油,配制成藥水。
用法:用時搖勻,涂于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注意事項:皮損滲出量多、破潰明顯,以及皮膚干燥、脫屑者不宜使用。
竹黃洗方——瘙癢伴皮膚干燥脫屑
原料: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玉竹30克,黃精30克。
制法:以上中藥水煎兩次,去渣濾液和勻,濃縮成200毫升,裝瓶備用。
用法:涂于皮膚瘙癢部位,每日2~3次。
注意事項:皮損有滲出、破潰者不宜使用。
三黃洗方——瘙癢伴紅斑丘疹
原料:黃芩、生地黃、黃柏各30克,地膚子、白鮮皮、蟬蛻、赤芍各20克。
制法:以上中藥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后,先起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鐘,去渣濾液備用。
用法:待藥溫適宜時淋洗10~15分鐘,每日1次,1劑可洗2次。
注意事項:皮膚肥厚、干燥、脫屑者不宜。
當歸洗方——瘙癢伴皮膚粗糙肥厚
原料:當歸15克,地膚子15克,樟木15克,薄荷15克,甘草10克。
制法:以上中藥加入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后,先起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鐘,去渣濾液備用。
用法:待藥溫適宜, 熏洗患處, 每日1次。
注意事項:不宜用于皮損破潰處。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皮膚瘙癢的患者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①注意衛生,勤換內衣褲,內衣質地最好為棉質。②避免局部刺激,如劇烈搔抓、肥皂搓洗、熱水洗燙等。③飲食清淡營養,忌辛辣、海鮮及刺激發物,戒煙戒酒。④保持心情舒暢,減少煩怒、悲痛、激動等情緒變化。皮膚特別干燥、粗糙、脫屑、肥厚的患者,還應注意多涂潤膚乳或潤膚霜,以幫助皮膚屏障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