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軒
摘要:建立透明的財政預算制度是我國財政體系向前發展的客觀要求。透明的財政預算制度能夠促進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能夠保障憲法、稅法賦予納稅人的知情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貪污腐敗。盡管通過財政體系這些年的改革,財政體系的透明度已經有所改觀,但是仍然存在許多不足。文章在分析我國財政透明度現狀的基礎上,探討改進我國財政預算透明度的對策,為財政體系改革建設提供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財政預算;透明度;問題;建議
一、引言
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的領導人鐵腕反腐,從嚴治黨。一大批貪官紛紛落馬,官員之所以擁有貪污腐敗的空間,很大原因上在于他們手中握有尋租的權利,而這種尋租空間的產生與財政預算的透明度是密切關系的,所以,建立透明的財政預算體系,不僅僅是財政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時代要求。我國現行的財政預算體系無論是在資金籌集的環節,還是在資金使用的環節,都與國際上同行的標準有很大的差距,這一方面損害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造成了寶貴財政資金的浪費;另一方面,財政預算不夠透明也造成了滋生貪污腐敗的溫床。所以,那么建立透明的財政預算體系十分迫切。
二、我國財政預算體系現階段的透明度分析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開始了漫長的財政預算透明度進程,20多年來,對財政預算透明度建設工作做了努力。立法方面,國家預算法明確規定了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擁有監督、審議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的權利。這是我國財政預算透明度建設的法律基礎。從資金籌集、投資、分配的一般環節來看,我國財政預算透明度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資金籌集環節
財政預算透明度在資金籌集環節的不足表現為納稅人對稅后的理解不到位,對財政預算透明度的監督意識淡薄。現階段,稅收資金是我國財政資金籌資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我國稅收制度以間接稅為主,商品和拋物的應納稅直接一次性計入了商品的定價中,作為商品和勞務的價格的一部分展現在了消費者也就是納稅人的面前。這一方面使得除了個人所得稅之外,納稅人對納稅的直接感知度并不強烈,以至于許多并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群錯誤的認為自己并沒有納稅,納稅人也因此有一種財政預算與自己無關而高高掛起的心理。這導致納稅人對財政預算的關注度不夠,對財政預算透明度的監督不到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企業作為世界上的納稅對象而加劇了偷稅漏稅的動機。根據相關的財政理論,納稅人應該擁有對稅收征集的知情權,國家稅收部門也有向納稅人解釋相關稅收制度的義務,但是這些義務和權利在我國現階段的財政稅收制度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
(二)資金分配環節
財政預算透明度在資金籌集環節的不足表現為分配方案的不完整性和分配方案審議的非專業性。財政自己分配方案的不完整性預算周期的不完整性和預算范圍的不完整性。財政預算的周期以會計年度為準,一般為每年的1月1日到每年的12月31日。但是財政預算審議的時間卻在每年3月份的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上進行,此時,一個預算年度已經過去了將近1/4,這就造成了財政預算時間上的滯后。預算范圍的不完整性表現在預算外自己游離在預算體系之外,預算外的資金指的是政府部門各項事業取得的收入。預算資金分配方案審議的非專業性指的是參加預算評審的各個人大代表,很多由于不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和會計知識,難以具體的、全面的、深入的評議財政資金分配的計劃安排,人民代表大會對財政預算方案的審議監督能力大打折扣。
(三)資金使用環節
資金使用環節是財政預算透明度建設最受詬病的一個環節。按照通行的國際標準,財政資金應該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我國財政資金現實的使用情況卻似乎背離了這一要求,財政資金的使用殊為混亂。這表現為財政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透支和縮減。一方面,由于政務公務人員的特權或者腐敗開銷導致政府一些預算項目的透支;另一方面,文化教育衛生領域由于不是政府GDP 的增長貢獻點,不是政府領導政績考核的重點方面而被有意無意的忽略,使得這些方面的財政支出往往打折。
三、提高財政預算透明度的建議
根據上文的論述,財政預算透明的問題在政府預算管理的三個環節均有發生而又都不同,所以,財政預算透明度的改進也應該分別從財政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三個環節著手。
(一)推進實施直接稅, 提高納稅人的監督意識
提高財政預算的透明度,要切實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要讓廣大的納稅人有監督財政預算體系運行的意識,必須讓納稅人知曉財政預算透明與否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消費者購買商品所付的價款中,哪一部分是稅費,哪一部分是價格,應該一目了然。而要實現這一點,也并不困難,只需要在具體的消費發票上注明商品的價款,并另外標明經銷商代收的各種名目的稅費的明細即可。以此來調動納稅人監督財政預算透明度的積極性。另外,各級人民政府還應該向納稅人公開相對詳細具體的預算過程,一方面降低納稅人監督財政預算透明度的難度,另一方面培養提升納稅人監督財政預算透明度的能力。
(二)推進預算審議改革, 發揮監督機構的功能
在具體的資金分配環節,需要切實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對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的監督作用。政府可以在財政預算的編制環節中設置聽證會環節, 一方面聽取相關專家學者的建議,要知道,專家學者也是納稅人,具體的財政預算議案與他們的切實利益也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一般認為專家學者能夠提出恰當中肯的建議。另一方面,通過舉辦聽證會還可以加大廣大納稅人在財政預算體系中的參與程度和廣度,有利于普及稅收知識,進一步調動納稅人的參與預算透明度監督的積極性,保障財政預算能夠透明運行。另外,預算聽證會距離人民代表大會評議相關的預算議案尚有一定的時日,所以能夠對預算分配方案中的爭議條款做出討論論證和修改。由此可見,實施財政預算聽證會制度,是建設提高財政預算透明度一個可行的辦法。
(三)完善資金使用權責,保證預算約束力
既然設立了財政預算制度,那么就有其必要性,所以在具體的財政資金使用環節,應該具體切實的依照財政預算所設立的標準進行。盡管預算不是現實,預算存在彈性調整的空間,但是對于具體執行化解所發生的超支和盈余項目,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之所以出現預算超支或者盈余的原因,究竟是因為財政預算環節的紕漏,還是實際執行環節突發性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突發事項,還是因為具體參與執行的公務人員以權謀私故意為之。應該設立相應的預算彈性的空間標準,對通過預算彈性標準空間的項目要重點分析,查明原因,進行備案,并對問題出現的環節設計相應的保護性的措施,保障預算的準確度以及預算對實際資金使用的約束力度。
另外,要建立健全納稅人訴訟制度。納稅人訴訟制度是指納稅人有權針對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中違法違規情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目前,有權就政府在財政資金使用方面的不當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主題為稅法規定的各級人民政府的監督機構,也就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納稅人訴訟制度在發達國家已經取得了成功的經驗,譬如在英國,納稅人如果發現了政府在財政資金使用過程中有不當行為,可以直接提起訴訟。在美國,納稅人不僅能夠就政府的違法違規行為提出訴訟,還能夠要求返還相應的稅金。當然,英美是海洋法系國家,我國是大陸法系國家,此外,我國也有具體的國情,如果適用納稅人訴訟制度,應該制定出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的相應制度規范。
參考文獻:
[1]許光建,魏義方,李天建,廖芙秀. 中國公共預算治理改革:透明、問責、公眾參與、回應[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06).
[2]蔣悟真.中國預算法實施的現實路徑[J].中國社會科學,2014(09).
[3]夏先德.預算公開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必然要求[J].財政研究,2014(02).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