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潘立
摘要: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語文教育長期受到重視,因為世界經濟體制和文化的改變,語文教育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打擊,針對這種情況,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革新教學理念,扭轉這一情況,更好地貢獻語文教育事業。分析了素質教育體系下的當代中專語文教育現狀,尤其提出了中專語文教育的完善手段,以幫助中職語文教師較好開展語文教學工作。
關鍵詞:素質教育;中專語文;教育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67-01長期以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引進并增設了部分新的課程,以發明創造課、現代少年課、科學實踐課等作為特色課。將選修課與雙語教學課添入課程結構中,如,選修課包括文學鑒賞、網頁制作、化學自主實驗等120余門:外語選修有9種語言課與16門外教學科課,其中包括英語、日語、阿拉伯語、俄語等。學生時期是語文知識鞏固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師要在這一過程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奠定學生語文學習的穩固基礎,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1]。筆者以中職語文教學為例,探究素質教育體系下的當代中專語文教育。
1.素質教育體系下的當代中專語文教育現狀
素質教育,定位于提升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注重人思想道德素質、心理健康及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兩個相對的概念。自從改革開放,政府通過提升全民族素質以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語文是我國教育事業中一門相當重要的課程,語文教育理念長期受到關注,因為社會環境的影響,語文教育在我國現代教育事業中所占地位看上去不再顯得那樣重要,學生長期處在漢語言學習環境中,認為語文的學習是一件能夠輕松完成的事情,不需要過多的時間與經歷,放松了對語文的學習。我國中專語文采用以往的教育模式,課堂教育枯燥乏味,使學生感到非常厭煩,這是一種灌輸式的知識學習,存在諸多缺陷,教育理念充分提出后,中專語文教育也在謀求新的發展道路,單一化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思維,不利學生自我空間的拓展,使得教學成果差,阻礙了教學的開展。
針對古代的教育,不同的教育人士所持觀點不同,一些人認為,古代文化離物質文化的發展還相差甚遠,片面的學習將致使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短淺,另一些人認為,我國文化悠久,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無論持有怎樣的時代觀點,這種思想和理念都有可取之處,要求中專語文教育將這種深刻的意義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熟知自己的國家和歷史,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所應掌握的一種文化。
2.素質教育體系下的當代中專語文教育策略
教育事業和社會文化事業都是在逐步健全的一個過程,從失敗中找到自身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自身經驗,分析所遇到的問題,有效解決。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成長中所需的知識被忽視,枯燥的知識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傳統考試制度的束縛,限制了學生的發揮。
中專院校在對學生培養的過程中,未重視文化課的教育,處在這種教學環境中,作為中專語文教師要敢想,革新教育理念與模式,凸顯每一節語文課在教學中的價值,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我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優秀祖先的聰明才智是令人欽佩的,在藝術長河中留下了絢麗的一筆。語文課深入體現了漢語言文學的精髓,于暗喻中寫意的創作手法更是得到出充分體現,極大影響了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
從這些年的情況看,傳統語文教育受到冷漠,而從另一種視角來看,蠶食了我國古代文化,不可否認,英語在當代課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只有牢固掌握我國文化,才能在歷史舞臺上熠熠生輝,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
當前中專語文教育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使語文教育活動長期開展。將現代科技產品融入中專語文教學中,領導學生通過幻燈片解說的形式闡述歷史文化,在快樂的學習中,讓學生掌握到語文教育常識,調動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提高積極性,產生強烈的參與感。在中專院校中,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較充足,學校開設有關課外興趣小組,探究性學習我國語文文化的精髓,采用淺顯的教育模式,使學生擔負歷史責任感。將其他學科的教學優勢應用到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將知識融入教學中,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2]。事物的前進離不開創新,墨守陳規終將滯后,社會逐步創新與發展的同時,應緊隨世界潮流,中職語文教育一定要緊隨時代發展,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為社會和祖國輸送大量的合格人才。外部環境奠定了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教師還要體現自身專業水平,這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專業水平關系到語文教學成果。
第一,中專語文教師要保障自身專業知識過硬,不斷學習,完善教學手段,教師的職業很特殊,需要在原有知識掌握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然后將其授予學生。第二,中專語文教師要具備雄厚的文化底蘊,通過文字的形式突出語文學習的價值,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對藝術價值的進一步拓展是非常有益的。第三,中職語文教師要持有高尚道德情操,體貼愛護學生,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作學生學習的伙伴和良師。
3.結束語
當前教育理念受到西方文化模式的沖擊,語文文化的優秀傳承性開始破裂,研究多是高端學者,未普及至基層教育,語文經典無法得到有效落實。語文教育凝聚了名族文化的精髓,是優秀文化傳統的魂魄,是人才教育的根本。當前教育借鑒歷史經驗,擺脫封建思想對傳統文化的束縛,使語文教育融進我國當代教育,搭建人類優秀文化的平臺,逐步健全我國語文教育事業,有助于傳承悠久歷史文化,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中專院校教育,革新教育理念為學生語文學習注入源泉。中職語文教師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學生及教材特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散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促使教學有效開展。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然而也面臨著許多教育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指導中職語文教學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林.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當代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研究[J].未來英才,2015,(7):160-160.
[2]陳小群.淺析素質教育體系下的當代中專語文教育[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