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芳
摘要:高效課堂是減輕教師教學壓力和學生學習負擔的根本途徑,它的精髓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方式。為了讓自己的數學課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我們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上廣泛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并且給學生創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直觀、愉悅、輕松地上課。在課堂優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學習的方式,探討交流的興趣,歸納總結的方法以致達到發散思維、開發智力根本目的。
關鍵詞:高效課堂;如何發散;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37-01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提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力的課堂,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一直處于低效的困境之中,課堂的低效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增加了很大的壓力。我們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未來人才的質量,作為數學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那么應該怎樣上好一節數學課呢?怎樣運用高效課堂,使我們的學生學得輕松,掌握的牢固,思維活躍,將來會更有所作為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1.高效數學課堂應先培養學生數學興趣,從滲透思想開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數學興趣,是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要求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掌握的課堂。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以逐步消除以往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高效課堂中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句話,恰如其分的表揚,甚至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一個奇跡。萬事開頭難,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是必要的,但要讓學生體會到高效課堂的成功,要不斷滲透數學思想,要讓學生自己體驗和感受數學思想的意義,不斷開發思維潛能,數學高效課堂操作中教師是支持者,是引導者,是伙伴,是數學思維火花的點燃者。教師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數學場景,尤其是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體會到數學思想的重要性。比如六年級數學圓柱知識中制作一個無蓋鐵皮桶,需要多少鐵皮多少?在學生練習時首先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鐵桶的側面展開為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為圓的周長,寬為鐵桶的高,這樣再加上桶底的面積,一個桶的側面積就大功告成。這樣的數學思維把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聯系起來,實際問題迎刃而解。所以教師在講數學課時,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去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思維,不斷挖掘和開發各種資源,為學生學好數學打下有利基礎。
2.高效課堂中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
現在社會在突飛猛進,高效教學理念使課堂教學變得有滋有味了,多媒體教學應用大量的有關圖片插入、動畫、聲音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不僅使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而且有些數學知識更加容易掌握了。課堂既能展示大量的數學信息,又能進行大量課堂反饋練習,還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問題。比如在講中心對稱、軸對稱圖形時,設計動畫直觀地展示兩個圖形通過旋轉而得,同時找出對應頂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再比如在講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關系時,通過動畫設計用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圓,然后量出這個圓的直徑,明確圓周長的概念,動畫用直尺測量圓的周長。將圖沿直尺滾動,并用一條線圍繞圓周,然后進行測量。并且歸納總結它們的條件,效果直觀形象易于理解。新課程的設置使數學課堂自主探究活動增加,很多數學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自然完成,多媒體為高效課堂提供了平臺,學習、探索、歸納、總結、結果展示一氣呵成,再加上圖文并茂的效果,使學生很好的得到高效課堂的提高。
3.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是數學課堂高效的切入點
預期數學課堂給學生完整的灌輸,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讓他們自動地去開發知識的寶庫,自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改造社會的能力。為此,構建一個優良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教學環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動"起來,創造一個愉快的、歡悅的氣氛,提供一切可能誘發興趣的條件,使學生提高興奮度,增強求知欲,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有關專家實驗研究表明,競賽、提問、討論、交流談話、音樂動畫、問題答辯等,學生在學習中能得到審美的快感,從而興趣盎然的學,汲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提高素質。其次,要不時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嘗到學習"甜頭",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逐步養成自覺主動學習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設置一個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我實驗探討,生生相互討論交流,分析形成結論,學生學習興趣濃,自主空間大,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廣開思路,大膽創新,把學習的壓力變為動力,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學習完全成了自我鍛煉,互助研究的過程。如果教學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精神飽滿,情緒穩定,既要有激情,又能娓娓道來,眼睛、微笑,一個手勢有時能給學生以無窮的力量,幫他們樹立信心。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產生。學生的回答、積極思索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能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學生的自信心在不斷增強,并且思維更加積極,學習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主人,從而引導大部分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4.高效課堂激發學生智慧,思維,引導學生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
數學課堂要注意設置一些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題目,說白了就是一題能不能多解,考慮問題能不能多項化。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部分,創造性思維的實質就是求新、求異、求變,創新是教與學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善于從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在反饋中多問幾個能不能這樣想,或者那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讓學生不僅僅只把題目做完,而且去考慮這個題之外更多的東西,培養學生全方位思維。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本課內容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讓數學課堂真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高效。
5.高效課堂應注重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培養
在我所教數學班中經常是一些學生,教師布置什么,他們就做什么,沒有自主去看書學習的習慣,依賴性很強。一遇到難題,不專心思考,總想問別人,或從別人嘴里得到答案。結果時間一長,養成不能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質量自然上不去。這種學生平常學習可能給老師的感覺還可以,可是到了考試的時候,遇到稍難點的題不能獨立完成。因為平時不善于獨立做一些典型難題,數學思維在平時沒有得到訓練,思維靈活度沒有提高。一個學生不善于獨立處理稍難題題,就意味著他沒有很好的思維效果。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表揚能自主學習的學生,想辦法讓學生擺脫依賴性。比如一些章節,先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不講,然后布置練習題,遇到不會的讓他們自己多思考,然后討論,討論以后再讓他們做。這個過程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但是同學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會更自信,從而有勇氣去面對更多的生題。
6.課堂中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時間
上好一節數學課不容易,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節課中教師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課堂中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時間,我們的方法和做法應該是合理的,不要把我們的思維強加到學生的身上,而時刻為學生著想,使我們的課堂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高效課堂中師生和諧對話,一堂課結束,給學生留下思維、留下數學意識、留下數學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