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英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紀檢監察工作所面臨形勢和任務的科學判斷。各級紀委實踐運用“四種形態”,要以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作為深化“三轉”的方向,緊扣管住紀律來找準職責定位、探索方式創新、推動作風轉變,自覺擔當起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企的監督責任,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紀律和作風保證。
一、提高思想認識,深化職能轉變
深刻認識、正確運用“四種形態”,前提和基礎是各級紀委必須將職能定位從反腐敗轉到抓紀律上來;同時,檢驗紀委轉職能是否轉到位,關鍵在于能不能將紀律挺到最前沿、能不能運用好“四種形態”。
一是把握內涵意義。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嚴格依據紀律的尺子進行劃分的,覆蓋所有可能發生的違紀情形或苗頭,且各個形態之間呈現明顯的違紀輕重和處置層次之分。通過層層設防,把全面從嚴體現在破紀之初直至立案審查之后的全過程,目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體現了懲防并舉、標本兼治。因此,工作中要把握好“樹木”與“森林”、懲治與預防、治標與治本等辯證統一關系,按照不同的違紀情況采用不同的處置方式,既拔“爛樹”、治“病樹”,又正“歪樹”、護森林。
二是轉變政績觀念。過去有一種傾向,紀委往往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只要領導干部不違法,違反紀律就是“小節”,就沒人管、不追究。長期對小問題視而不見,等問題大了再查辦,結果造成我們的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實踐運用“四種形態”,必須堅決摒棄“違紀只是小節、貪腐才立案審查”的思維和工作慣性,由“盯違法”轉向“盯違紀”,牢固樹立“查辦大案要案是成績,抓紀律、糾小錯同樣是成績”的政績觀,切實把是否喚醒全體黨員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是否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作為衡量紀委履職成效的標準。
三是澄清錯誤認識。“四種形態”提出后,網絡上出現了一些聲音,認為落實“四種形態”等于降低標準、放松要求、“高舉輕打”,甚至有人把對黨員干部的關心愛護理解成包庇、袒護、“放過一馬”。這些認識都是極端錯誤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要求紀委把監督執紀問責的戰線前移,用紀律和規矩衡量黨員干部行為,發現苗頭就及時提醒、違反紀律就及時處理,使監督執紀更嚴格、更有威力。“四種形態”的提出,絕不是意味著反腐轉向、節奏放緩、力度減弱,對黨員干部的要求不是寬了,而是更嚴了;紀委的責任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執紀的力度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
二、不斷探索創新,加快方式轉變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實踐好“四種形態”,一方面要在抓早抓小上狠下功夫,構建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新常態;一方面在線索處置、紀律審查、執紀審理各個環節,都要以紀律為尺子進行衡量,推動紀律審查工作轉型。
一是緊扣早字,發現問題。抓早抓小,前提是早發現。在發揮信訪舉報主渠道作用基礎上,完善信息互通、線索共享、資源共用的協調聯動機制,從個人重大事項報告、經濟責任審計、網絡輿情中及時捕捉信息,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線索。圍繞生產經營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效能監察,通過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對廉政風險點進行全程監測和預警防控,使一般性管理問題早發現、早糾正、早規范。結合子(分)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實際,開展巡察“體檢”,緊扣“六大紀律”發現問題,形成震懾。選聘政治素質高、紀律觀念強、敢于反映問題的同志為特邀監察員,對各級領導人員作風紀律情況進行監督,把監督觸角延伸到基層單位。
二是緊扣常字,談話提醒。用談話的方式早教育、早預防、早警示,是落實抓早抓小的有效途徑。完善廉政談話、核實談話、誡勉談話制度,實現談話組織、情形適用、方式、內容、程序的規范化、標準化,確保談話的威懾性和教育性。對處在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等重點崗位,職務升遷、婚喪嫁娶等重點時期的人員,進行預防談話,增強各級人員的風險意識和規矩意識。擴大談話、函詢、誡勉范圍,篩選情節輕微屬一般性違紀問題或不夠紀律處分的,反映問題籠統或因客觀條件限制難以查證核實的黨員干部,實施精準約談,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或初始階段。
三是緊扣嚴字,分類處理。實踐“四種形態”,必須改進方法措施,實現正風反腐的標本兼治。按照動態清理、分類規范、突出重點、處置得當的原則,對線索進行統一管理,嚴格執行五類處置標準,加大談話函詢處理力度,清理暫存線索,減少問題存量。將違反“六大紀律”特別是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以及“三種人”、“三個節點”后的問題作為審查重點,轉變審查方式,該談話函詢的談話函詢,該紀律處分的紀律處分,該組織處理的組織處理,實現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堅決把增量遏制住。
三、堅守責任擔當,推動作風轉變
實踐好“四種形態”,對監督執紀問責提出了更高要求,考驗著紀檢監察干部的能力素質、政治水平和工作作風。因此,必須提高思想政治水準和把握政策能力,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一是開展教育培訓。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干部,能力素質參差不齊,執紀經驗相差懸殊。要通過學習培訓、以案代訓、聯合執紀等方式,加強學思踐悟,提升綜合素質,既要培養查辦違規違紀問題的“能手”,也要培養善于開展談話、善于開展批評教育、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行家”。
二是規范基礎工作。建立科學嚴密的工作程序和業務流程,對違紀行為的證據標準、性質認定、條規適用等進行統一規范,推進紀律審查工作科學化、制度化。針對線索處置、立案調查、定性量紀等權力事項,制定廉政風險防控措施,確保各項工作依規依紀開展。
三是強化考核問責。建立與“四種形態”相適應的考核機制,把開展談話函詢、處理一般違紀問題、為干部澄清事實等體現挺紀在前實際成效的工作,納入監督責任考核范圍,倒逼紀檢監察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日常監督執紀上。深入開展問責實施年和“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落實“一案三查”制度,以常態化問責推動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