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一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新西蘭發起,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OECD”成員國相繼開展政府會計預算基礎的改革。2008年的“次貸”危機再次使政府會計改革成為熱點問題。從世界政治經濟環境看,政府會計正處于重大的變革期。
二、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文獻綜述
我國對政府會計改革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目前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研究結論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政府會計核算基礎改革
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提供的開放式財務報告方法能使公眾獲得政府的財務狀況、財務績效、服務努力和成就等信息,從而提升透明度(Chan,2003)。我國需要運用權責發生制,以增加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戚艷霞,2012)。張琦等(2010)認為權責發生制應分階段、分項目、分主體漸進式引入。常麗(2013)認為在政府會計改革之初選擇修正的應計制,可以降低政府資產和負債確認的難度。
(二)政府會計改革的思路與路徑
路軍偉等(2014)從政治倫理、市場邏輯、組織行為三大視角出發,得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會計改革應分別進行的結論。張琦等(2010)認為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實施路徑應包括:以醫院、高等學校為突破口修訂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與準則;構建符合我國環境的政府會計理論體系;整合并優化現有預算會計制度;逐步分離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
(三)政府會計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張琦(2009)通過比較中美政府會計改革動因,指出我國應借鑒美國經驗,關注改革動因。戚嘯艷等(2013)認為政府會計改革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系統性漸進式過程,順利推進政府會計改革,應明確改革的目標和戰略,借鑒國際經驗,從我國現實環境出發設計優化改革路徑。陳志斌等(2015)認為,當前的政府會計不應盲目借鑒國際組織或發達國家的既有經驗,應將政府會計置于中國特殊的制度環境與改革發展階段進行考量。
(四)對文獻綜述的總結
大多數學者的研究仍停留在對現行預算會計體系存在問題和對策的分析、對國外政府會計改革的介紹及借鑒意義,缺乏針對我國特定環境下的政府會計改革策略的深度研究。
三、我國政府會計現狀
從20世紀初開始,我國的財政管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從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到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公共財政框架逐步建立。2007年,第十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第一次明確提出“推進政府會計改革”;2011年,財政部發布《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健全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準則體系;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權責發生制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2014年,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自2014年起七年內,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體系”。
我國現行的政府會計體系是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該體系對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預算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難以滿足服務型政府的績效評價、防范財政風險與加強財政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的需要。我國仍缺乏一套能全面反映政府資源、財務狀況和收支活動的政府會計體系。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
四、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路徑及策略選擇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需要構建一個科學的理論平臺,明確政府會計改革應選擇的路徑與策略,以便指導我國未來的政府會計改革實踐。
(一)會計報告制度向綜合報告制度轉變
當前,我國還沒有一種完整意義上的政府財務報告,現有的《政府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只能反映政府財政方面的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當前社會各界需要了解更全面的政府財務信息,因此,政府會計報告必須向綜合報告轉變,全面反映政府的資產、負債、現金流等情況。
(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會計改革可分別進行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規模以及業務上差異懸殊,而且地方政府數量眾多,若中央和地方同時采用統一的改革方案,將降低改革效率??山梃b美國和英國的經驗,在中央政府層面強化財政部的核心作用,在地方政府層面發揮市場以及信貸機構的作用。另外,也可考慮在試點地區與試點部門先行實施,為全國范圍的改革積累經驗。
(三)政府會計改革應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全盤規劃并制定路線圖
政府會計改革是一個極為龐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行業、部門與單位。實施政府會計改革應充分準備、周密規劃。我國政府在設計政府會計改革路徑時,必須全盤考慮,制定詳細路線圖,按照系統工程的方式規劃改革。
(四)完善政府會計的全過程監督機制
首先,完善政府自身監督,在政府單位中全面推行政府審計。其次,加強社會監督的力度,將社會審計結合到國家機關的監督體系中。最后,加大相關責任人的處罰力度,關鍵是要注重落實,強化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并加重相關處罰力度,使受處罰或違法的成本大于其違規的成本。
五、結論
政府會計改革的成敗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其改革路徑的選擇與改革策略的設計都需要充分考慮我國實際情況與國外先進經驗。本文期望通過對我國目前政府會計改革狀況的總結,結合相關文獻以及政府會計改革先進國家的經驗,試圖總結出適合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思路、路徑及策略,最終實現我國政府會計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Chan,J.2003.Government Accounting:An Assessment of Theory,Purposes and Standards.Public Money & Management,23(1):13-20
[2]戚艷霞.基于政府債務風險控制的政府會計改革[J].財會通訊,2012(1):57-59
[3]張琦,王森林,李琳娜.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重大理論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10(8):76-82
[4]常麗.公共績效管理框架下的政府財務績效報告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研究,2013(8):10-17
[5]路軍偉,田五星.政府會計改革:驅動因素與變革效率——基于政治倫理、市場邏輯與組織行為的視角[J].會計研究,2014;(02):20-26
[6]張琦.經濟危機催生政府會計權責發生制改革——基于中美政府會計改革動因的比較[J].會計研究,2009(6):45-50
[7]戚嘯艷,韓靜,趙建國.政府會計改革進程中的困惑和機遇解構[J].會計研究,2013(6):33-38
[8]陳志斌,李敬濤.政府善治目標的實現與政府會計治理效應[J].會計研究,2015(5):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