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為我國“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綠色發展是老百姓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將指引我們更好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人與自然和諧,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在綠色發展理念提出之后,現實中,人們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知和解讀存在種種偏差。本文通過深入解讀綠色發展理念,希望使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一理念,在實踐中更準確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首先,綠色是發展的“理念”。理念是人類以自己的語言形式來詮釋現象——事與物時,所歸納或總結的思想、觀念、概念與法則。理念作為思想理論的“頭”,是凝練與升華了的思想理論。綠色發展理念是把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與當今時代發展特征相結合,又融匯了東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發展理念;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全新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來源于我們對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的規律性認識和理性反思得出的科學結論。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成功地走出了一條非常規跨越式的發展道路,完成了發達國家200至300年才能實現的歷史任務,同時根據“時空壓縮”理論,發達國家200至300年中陸續出現、不斷解決的矛盾與問題也集中到了這近40年的時空中,使我國的改革發展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其中一個突出矛盾和問題是:資源環境承載力逼近極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發展方式已不可持續。粗放型發展方式不但使我國能源、資源不堪重負,而且造成大范圍霧霾、水體污染、土壤重金屬超標等突出環境問題,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刻不容緩。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既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保護生態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其次綠色是“發展”的理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人們渴望青山綠水好空氣。但是近些年很多地方霧霾頻發、青山不再、綠水難尋,生態環境問題矛盾突出,這些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把矛頭引向了污染企業。關于如何有效治理霧霾,2015年人民網的兩會調查顯示超1/4網友認為關停污染企業可有效治理霧霾。針對這一誤區,我們有必要強調綠色是“發展”的理念,而不能因為環保打破工業化進程,自毀家業,去工業化。2015年和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提到了三去一降一補的具體任務,其中去產能去的是利潤低、高污染的過剩產能,為的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同時保護環境,與西方希望我們去產能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他們的去產能概念確切的是“去工業化”。中國強大的工業產能實際上是中國在世界上擁有的獨一無二的巨大優勢,這種優勢不僅可以為我們國家和人民帶來強大的安全和穩定,而且可以使得中國能調動世界上的巨額資金、巨量資源,并將這些資源變成投資,化作貿易,最終形成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體系。西方國家非常希望中國快些去產能,這樣中國的工業輸出就不會那么快,影響力和覆蓋力就會被削弱。譬如,中國快速去鋼鐵、水泥產能就是美國最想要中國做的,因為一旦如此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就會被削弱。因此,本質上說,美國及西方希望中國做的去產能本質上是去工業化。我們應該吸取南非去工業化的慘痛教訓,要有戰略定力,按計劃推進,去低端、過剩的產能,對于支撐我國戰略的中高端產能,不但不應該去,還應該繼續推進技術改造。在這個戰略問題上不能受西方的蠱惑,甚至不能受那些被西方經濟學洗腦的經濟學人士蠱惑。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共識:污染是工業化的伴生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所付的代價,越是面臨污染,就越要大力發展工業,因為工業越發達,才能根治污染,反之如果為了環保去工業化則污染就越嚴重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國家安全,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對污染放任自流、無動于衷,我們需要在確保經濟平穩的情況下積極治理污染、適度調整能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
再次,綠色是發展的理念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大發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要一體堅持、一體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眲撔率且I發展的第一動力為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綠色發展理念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其他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綠色發展是創新發展的重要目標,創新發展又為綠色發展提供動力和技術支持;綠色發展是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協調發展又為綠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精神支持;綠色發展是開放發展的重要領域,開放發展又為綠色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自我完善、提高的途徑;綠色發展是共享發展的重要內容。共享發展又促進了綠色發展。所以要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并樹立生態觀念、完善生態制度、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
最后,綠色也是生活理念。不僅需要在社會生產方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而且要在生活方式方面引入綠色理念,樹立綠色發展、人人有責的意識。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等價值觀,引導人們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自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不合理消費。積極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環保低碳產品,大力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倡導綠色生活和休閑方式,努力使綠色發展、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習近平同志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綠色發展理念內容豐富、含義深遠,只有深刻理解和領會綠色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