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桐立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財稅制度現狀分析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財稅制度的現狀
國家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財政政策,同時地方試點省市也相應的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財政政策以配合中央政策的實施,鼓勵支持本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2010年6月,中央財政決定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正式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對5個試點城市中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個人給予一次性補貼。此后的“十一五”與“十二五期”期間,國家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大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起步的階段任務基本完成。而從“十三五”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由起步階段進入加速階段,隨著扶持政策的密集出臺,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同時我國政府也在通過調節稅收的方式,積極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減免力度,減免幅度較大,其中包括了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車船稅、車輛購置稅、關稅等其他相關稅。與此同時政府還在進一步制定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稅收計劃,希望改變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和成本,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財稅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盡管“十三五”以來,在我國財稅制度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步入加速階段,但現行稅制的不完善、政府在核,己岐術研發方面支持力度不夠等,都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產業核心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不夠。盡管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步入加速階段,但其首要問題仍然是核心技術的突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仍然應當以技術突破和自主創新為重點。然而,除了“863計劃”外,政府近幾年出臺的財稅政策中,都沒有涉及到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技術研發的專項補貼。這就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革新和企業的自主創新。
2.現行的財稅政策缺乏長效機制。新能源汽車研發對產業推廣具有促進作用,反觀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力度的加大也必然進一步推動產業核心技術的研發。此種研發與推廣問的良性循環共同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朝著產業化與規模化方向發展。但我國現行的財稅制度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推廣方面缺乏統一的長效機制,無法為產業發展提供健康的內外部條件,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
3.現行稅收政策不完善。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稅收政策與傳統汽車產業的稅收政策相同,均仍以價格和排量為主要指標,以控制購買力為稅收重點,以財稅收入為主要征稅目的。第一,當前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成品車上,而對于新能源汽車研發中的試驗車缺乏優惠政策。第二,汽車的稅收分別分布在購置、保有、使用三個階段。而我國對汽車的購置階段征稅最重,而汽車的使用階段的稅收只占汽車稅收的極小比例。這在本質來看,其實是一種抑制購買的行為。
二、國外新能源汽車產業財稅制度研究
(一)美國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制度
第一,美國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復蘇與再投資法案》中,政府專門拿出24億美元資金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此外,奧巴馬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和汽車燃油標準,加大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采購力度,同時增加產業內外部配套基礎設施的專項資金投入,促進汽車產業向著低污染、低能耗的方向發展。第二,奧巴馬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優惠不僅體現在消費者的汽車購置環節上,同時對于汽車制造商的生產、銷售以及零部件生產等相關配套環節均有相應的優惠政策。
(二)日本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的財積制度
第一,日本為了大幅度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應用,在2009年4月,制訂并實施了“綠色稅制”,對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等使用新能源的汽車以及符合國家標準的“低污染”“低能耗”的汽車均實行綠色優惠稅制。第二,為鼓勵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日本政府將“低公害車”作為政府機關用車的唯一選擇,這就意味著與政府合作的制造商將會得到實質性的政策支持以及豐厚的收益。同時,日本政府對民間團體和公司單位購買“低公害車”也有相應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因此,政府的政策導向大大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而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又反過來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三、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財稅制度的建議
(一)提高新能源汽車在研發環節與產銷環節的稅收政策優惠力度
1.出臺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增強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力
提高新能源汽車研究開發的用的加計扣除比例。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發生的研發費用在目前50%加計扣除或150%攤銷的基礎上應當進一步提高,從而利用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提高企業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
2.實施增值稅減免政策,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
首先,實施新能源汽車中間試驗品減征增值稅稅收政策。通過減征銷售新能源汽車中間試驗品的增值稅,可以減輕新能源汽車研發企業的負擔,激勵研發企業加大研發力度,研發出性能更加有低昂的新能源汽車。其次,實施新能源汽車企業差別增值稅稅收政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初期,系能源汽車生產的規模大小不同,其盈利能力強弱不同,新能源汽車價格高低也不同。因此,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未形成規模前,企業研制并銷售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弱,可實施增值稅即征即退80%的稅收優惠政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初具規模時,可實施即征即退50%優惠政策。
3.改革消費稅稅收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量
消費稅稅收政策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從而導致生產者的生產行為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因此應充分發揮汽車消費稅稅收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生產者和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
(二)完善新能源汽車在購置使用環節的稅收政策
調整傳統能源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在購置環節和使用環節的稅收政策,提高傳統能源汽車在購置、使用環節的稅收負擔,降低系能源汽車在購置使用環節的稅收負擔,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提高成品油消費稅,都可以增強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