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慧
【摘要】當前,我國傳媒產業隨著外資和民營資本的流入,正處于產業整合和集團化發展的時期,并逐步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融資問題一直困擾著傳媒產業,目前政府財政投資、政府引導的產業基金、上市融資、銀行間接融資及私募資金五大渠道對目前傳媒產業融資來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此外傳媒產業還面臨著政策、管理等多方面的制約。傳媒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實現跨行業、跨地區經營,并將業務滲透到整個產業鏈及相關產業中去,不斷分散經營風險,拓展盈利渠道才能使傳媒產業真正實現規?;洜I。本文通過對傳媒產業的融資及經營管理兩方面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對產業的發展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傳媒產業;融資渠道;經營模式
傳媒產業對全球經濟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尤其是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中國需要一批強有力的發聲平臺,向全球傳遞一些權威的信息,作為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我國傳媒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傳媒這一文化產業的特殊屬性,給其資產結構上的評估帶來較大困擾,尤其是無形資產比重大、評估困難、收益不穩、未來發展受政策性影響較大使得其融資十分困難。但是,傳媒企業自身巨大的影響力,一旦有足夠的資金運營成功,就能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如何促成資本和傳媒產業的聯姻是當前學界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現代傳媒產業概況
通過梳理近現代史,我們可以發現,每次世界經濟浪潮的涌動都伴隨著傳媒產業的變革。在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傳媒產業的概念不斷刷新,1969年麥克盧漢提出“地球村”概念,在如今互聯網和新媒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地球村”這一稱呼越來越形象。
數據顯示,傳媒產業每年以超過7%的產出增長,據2006年全球報業經濟數據顯示,當年就貢獻了1800億的產值。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動漫產業其產值占全國GDP超過10%,可見傳媒產業的經濟效益。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世界各國傳媒業發展水平不一,尤其是我國雖然GDP重量據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低,仍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我國的經濟環境情況復雜,使得傳媒產業的發展與發達國家傳媒產業發展的水平仍有較大鴻溝,我國傳媒產業如何抓住當前傳媒發展機遇,完成華麗轉身,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處理好自身的瓶頸問題。
二、我國文化傳媒產業的現狀及瓶頸分析
我國文化傳媒產業的融資渠道主要來自于政府財政投入、銀行簡介融資、上市融資及股權投資及私募資金等方面。據統計,自籌資金占產業總投資80%以上,這使得傳媒產業資金來源太過單一,使傳媒產業的發展受資金限制。
(一)政府財政投入
尤其是目前我國傳媒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政府財政支持是傳媒產業資金的重要來源。政府財政投入的主要原因在于:傳媒產業的特殊屬性及其影響能力使得其具有十分濃厚的意識形態屬性,傳媒產業能夠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介對國民的社會觀念及社會輿論帶來重大影響。另外,還能在世界輿論這一大環境中,作為發聲器傳達對我國國際形象傳達一些積極的聲音。政府的財政投入,能夠更加有效的對傳媒產業進行引導,促進社會穩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銀行間接融資
我國大多數傳媒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其盈利狀況不明確、規模小,使其無形資產的評估困難,還款來源不明確,使其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其阻礙主要為:①無形資產的抵押與有形資產的抵押差異巨大,操作繁瑣;②傳媒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對銀行來說,風險識別和控制存在困難;③市場上缺乏對文化類無形資產的評估缺乏統一標準。
(三)上市融資
上市融資就目前整個傳媒產業融資情況來說,是最便捷的融資方式之一,同時也是眾多傳媒企業發展的目標。就我國整體傳媒產業發展情況來看,上市的傳媒企業屈指可數,其市場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規模仍有較大差距。由于融資渠道受限,許多大型企業只有將上市融資作為途徑,更突顯了融資的困境。
(四)股權投資及私募資金
中小企業受到政府財政支持和銀行間接融資比重小,只能通過股權出讓、私募的形式獲取投資,來擴大規模。目前傳媒產業的迅猛發展,使得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得到迅猛發展,尤其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聞出版、網絡游戲等領域。但其規模仍難以滿足我國傳媒產業集資的需求。
三、我國傳媒產業融資及產業模式的初探
(一)完善股票市場融資
股票市場融資是當前我國傳媒產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從傳媒產業的發展角度來看,過度依靠上市再融資,容易導致傳媒資產流動價值降低。只有多樣化的融資才能促進傳媒產業進軍多元化市場,單一的融資渠道會限定傳媒產業發展的步伐。
傳媒企業的治理結構還需進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融資能使得傳媒企業的治理結構更加合理,能更好的約束企業政策執行者,使企業的發展由投資方共同決策。
(二)做好融資服務,規范融資市場
規范融資市場有利于促進資本與傳媒產業聯姻,有利于融資市場與傳媒產業更好的發展。當前政府首先要從法律上規范傳媒產業中的投資行為,鼓勵和保護合法投資行為;其次拓展傳媒產業融資渠道,鑒于我國特殊全國情,配股融資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相較于其他融資渠道,配股融資對加強上市公司的資本成本意識及自我約束機制具有良好效果。
(三)效仿國企改制,引入多方資本進入
就目前政府對傳媒產業扶持的情況來看,政府財政撥款呈下降趨勢,這對傳媒產業關鍵發展時期來說,后勁明顯不足。唯有放寬資本進入門檻,才能使傳媒產業獲得更多的資本做大做強。
(四)降低融資難度,擴大優惠政策
鑒于傳媒產業的特殊屬性,及其盈利能力,政府應當進一步降低傳媒產業的融資難度,盡可能的在財政、稅收上給予傾斜,為傳媒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力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秦宗財.媒介轉型與產業融合:2010—2015我國傳媒產業研究綜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6):174-180
[2]樊擁軍,喻國明.傳媒集成經濟在實現突破性發展中的價值[J].編輯之友,2015,(12):5-10
[3]劉學華.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模式與政策研究[J].科學發展,2013,(02):66-81
[4]陳波,王凡.當前我國文化企業融資趨勢、問題與成因分析[J].藝術百家,2011,(05):90-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