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騏



1945年8月,在日本宣布投降,抗戰勝利后僅兩個星期之內,蔣介石接連三次發電報到延安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是,毛澤東為爭取和平,毅然決然地飛赴重慶與蔣進行談判。
8月28日下午,一架綠色軍用飛機穩穩地停落在跑道上。機艙打開,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第一個出現在艙門口。在迎接的人群中,毛澤東認出了蓄著飄飄銀須的張瀾,便笑容滿面地走上前去熱情地伸出厚實的大手。張瀾是四川南充人,清末秀才,中國民主革命家,時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重慶談判從開始至最后達成協議歷時43天。這43天,毛澤東就一直為國事奔波于三會:談判會、茶話會、宴會,不亦忙乎!
初聚“民主之家”
8月30日,送走前來紅巖村拜訪的郭沫若夫婦后,毛澤東決定和周恩來一道驅車特園,拜訪住在那兒的為人所敬重的這位張表老(因張瀾字表方,時人皆敬稱其為表老)。
特園園名來自園主鮮英,鮮英字特生。早年曾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學軍事,后一直緊隨張瀾共同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殫精竭慮。抗戰時期,鮮英常年居家于特園,對來重慶的社會各界人士熱情招待,使特園成為國民參政會歷屆參政員聚首共商國是的場所。
那一天,在毛澤東來園之前,周恩來已派人來關照:為安全起見,我們不坐客廳,就在表老臥室談話。張瀾、鮮英一聽這話,腦子里立即便浮現出一個個特務的影子來,不禁佩服周恩來想事周到。原來,這特園早為國民黨特務所忌恨,并對它進行嚴密監視。下午3點,汽車在特園門口停下,張瀾和鮮英早已佇立在門口迎候了。隨即就將貴客迎入特園,四人邊走邊談,不覺來到二門口,毛澤東忽然站定身軀,仰首觀看門額上一塊匾(此匾現存于紅巖革命紀念館),只見上書“民主之家”四個大字,不禁對著它口中喃喃:“民主之家,民主之家,這里確是一個民主之家啊!”又覺得這一筆隸書,清勁秀逸,再看落款處,霍然入目乃是馮玉祥之大名,便笑對張瀾道:“馮將軍行伍出身,能寫得這樣一筆好字,不簡單啊!既武既文,亦俗亦雅,不虛儒將風范。此公現在是我們的朋友了。”張瀾笑道:“是啊,馮將軍也是我們民盟的知己。”特園的主人鮮英接著介紹道:“毛先生,因為表老住在這里,民盟總部亦設在這里,各界人士共商國是、聚會、宴請也常在這里,貴黨董必武先生乃贈此徽號。馮玉祥將軍間來作客,聽到這名稱后,欣然命筆寫了這塊匾。郭沫若先生還為之題詩呢。”
毛澤東笑道:“原來這是董老題的名,還有郭沫若先生的詩,那加上馮將軍的書法,也堪稱三絕了。”毛澤東的話引得主、客彼此相視大笑。
四人在笑聲中坐定,張瀾關切地問:“潤之先生,您看此次談判前途究竟將如何?”毛澤東向張瀾講述了中共和平建國之主張以及向蔣介石提出的“談判十一條”,大意是承認解放區的民主政府和抗日軍隊,劃定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接受日軍投降的地區,嚴懲漢奸,解散偽軍;以及承認各黨派的合法地位,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等等。
張瀾認真仔細地聽完便連聲稱贊,感佩道:“潤之先生,此次您竟會來重慶,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您現在來了,我們又不能不為您個人安危而憂慮啊!”
毛澤東神情坦蕩,悠然一笑:“此次來之前,我們是作了充分研究和估計的,按目前形勢看來,可說有驚無險,或者是有險不危。我現在不是甚好嗎?毫發無損,我一下飛機,也沒有把我扣留起來嘛!我是諸葛亮到東吳,身在虎口,安如泰山啊!”張瀾從毛澤東的眼神里體察到了這位中共領袖的處危若安、寧靜致遠的膽魄。
今日聚在“民主之家”,日后生活在“民主之國”
9月2日中午,張瀾以中國民主同盟名義,在特園宴請毛澤東、周恩來和王若飛。民盟中央領導人沈鈞儒、黃炎培、冷遹、鮮英、張申府、左舜生等做東歡迎招待。
席間,67歲的黃炎培把酒臨風,笑問毛澤東:“今年7月,我與褚輔成等先生赴延,曾與毛先生暢談國事,其中愚弟幾句狂妄之語,先生還曾記否?”
“何曾敢于忘懷!先生所言: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你當時問我有什么法子,能夠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我告訴你: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夠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就是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毛澤東勉勵大家道:“今天,我們聚會在‘民主之家,今后,我們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國。”接著,他反復強調“和為貴”,懇切表達了對和談的冀望。
張瀾的應諾
9月15日下午,毛澤東撥冗三訪張瀾到特園。張瀾、鮮英欣喜地將毛澤東再次迎引入張瀾臥室,三人才坐定,張瀾雙眉一皺,迫不及待地問道:“潤之先生,展望談判,終將如何?”
毛澤東說道:“表老,這里我要告訴您一件事,他們正在美國支持下大力運兵,名為接收,實則準備內戰。”
張瀾驚怒道:“此事先前雖有所聞,尚未能全信,今日看來,確然無疑了!如若果真時局發展到這不可逆轉之境地而被迫一戰,敢問,前途如何?“廣大人民是和我們在一起的,這是我們的事業必然取得勝利的保證。”毛澤東滿懷信心地回答道,“我們有堅強的黨,有從事人民戰爭的軍隊,有具有威力的統一戰線,這是我們藉以取得勝利的三大法寶。當然困難是有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沉默片刻后,張瀾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潤之先生,內戰到了不可避免之日,四川該怎么辦?”
“表老,我今天主要就為這件事來的。四川支持八年抗戰,蔣氏在這里有一定勢力,他還都南京后,對此豈肯放手?是還會另有打算的。”毛澤東沉思片刻,忽一昂首,舉起厚實的大手,豎起兩個指頭,親切而又誠懇道:“表老,如內戰不可避免,我謹代表中共鄭重拜托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請你以你之威望,影響地方實力派與我黨通力合作;第二件大事,請你協助我地下黨發展武裝,組織游擊隊。日前,我跟恩來商量決定,派賈子群等在南充組織川北民主聯軍,打通華鎣山、大巴山、伏牛山至五臺山,開辟一條連接四川與華北解放區的地下通道。表老,這就要請你大力協助了。”“我當盡力為之,不負君命!”張瀾一口應諾。
毛澤東密囑道:“表老,如果國共談判成功而建立聯合政府,視情況許可,川康問題可由地方自己解決;如果談判失敗,內戰打起來,川康力量夠,就早起義,力量不夠,可等我軍進川時協同作戰。”
張瀾鄭重地點了幾下頭。
毛澤東提出一個建議來:“表老,恩來和我都有一個想法,也是一個要求,我們希望今后在重大政治問題上,民盟能與中共事先交換意見,共同商討,統一認識后,采取一致行動,未知尊意以為如何?”
“甚好,先前我亦早有此想,因如此始有力量掣肘蔣氏,以達我們的目的。我們雙方必須建立此種密切合作關系。”關于此事,后來,張瀾與周恩來當面作了正式秘密約定。
此刻,張瀾忽然想起一件事,“現在你們同國民黨雙方關起門來談判,已經談攏了的,就應把它公開出來,讓大家都知道,免得蔣介石今后不認賬。”
毛澤東欣然道:“您看用什么方法方式為好?”張瀾想了一想,說道:“這樣,你們如有不便,就由我來給國共雙方寫一封公開信,把這些問題攤開在國人面前,好受到全國百姓的監督和推動。”
毛澤東高興道:“今日暢談甚快!”于是笑向張瀾、鮮英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