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穎瑩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各與國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由于文化、習俗的不同,中國人和阿拉伯人在跨文化交際方面出現了一些障礙。本文擬從跨文化認知的角度,考察中阿在禁忌語方面存在的異同;分析中阿禁忌差異現象背后的根源;提出中阿跨文化交際中的策略及建議,以促進交際順利進行。
關鍵詞:禁忌語;中阿對比;跨文化認知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想要避諱或者禁止的一些東西,這種特殊的習俗反映在文化上就是禁忌,禁忌在文化學上被成為“taboo”,在生活中表達這些禁忌的委婉表達方式就是禁忌語。[1]
不論是中國還是阿拉伯國家,人們在表達敬畏、死亡、或者性、排泄等不潔現象時都會尋求一種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人類語言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另外,禁忌語也與特定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等密切聯系,因此,不同地域的人在禁忌語的表達上存在著差異。[2]
一、中阿禁忌語的表現類型
中阿兩種語言,無論是在表現形式還是其所產生的文化效果上都有很大不同,因此禁忌語方面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一)名字稱謂禁忌
中阿兩種語言文化的差別,導致在名字和稱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一般晚輩忌諱跟長輩用同樣的名字。在古代更是這樣,老百姓要避開帝王的名字,遇到跟帝王名字中相同的字詞時,要用其他的方式代替重。阿拉伯國家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并且先是自己的名字,然后是父親以及爺爺的名字,最后才是姓。在取名時多以跟先知的名字一樣為榮耀,所以會有很多人的名字是穆罕默德、阿卜杜拉、阿罕默德、穆斯塔法等等,也會出現孩子的名字跟父親甚至爺爺的名字一樣的情況。
(二)植物禁忌
不論是中國還是阿拉伯國家,人們對植被的喜愛都是一樣的。有些阿拉伯國家極度缺水,但是依然不能磨滅人們種植花草的熱情,會通過各種方式儲存水資源來種養植被。這些植物除了被人們給予對美好事物的象征以外,還有一些禁忌是我們需要避諱的。
菊花在中國被視為花之君子,象征高潔尊貴,但是作為禮物饋贈是有很多禁忌的,如果在看望病人時挑選白色的菊花,勢必會對交際造成困擾。在伊朗,送人黃色的花代表著對被送者的憎惡和仇恨,在交際中要尤為注意。
(三)數字禁忌
數字產生初期只是一種計量單位,現在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有不同的含義,數字禁忌也屬于禁忌語中的一種。
漢語中, “四”是“死”的諧音,代表著死亡。因此在中國數字 “4”是非常忌諱的,在電話號碼中、車牌號、門牌號的選擇中會盡量避免。由于受到宗教的影響,阿拉伯世界的人對“13”這個數字非常不喜歡。不會選擇十三號去辦理重要的事情,建筑物中也盡量避免十三層。漢文化中,并沒有對十三有特殊的敵意。
(四)動物禁忌
中國人敬畏“龍”,并稱自己的是“龍的傳人”,象征著智慧、尊榮和權勢。古代阿拉伯貝都因人終日與駱駝為伴,駱駝成了他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活財產,因此對駱駝尤為敬畏。
老虎在漢文化中被視為“百獸之王”,象征著力量和威嚴。在阿拉伯,獅子才是最勇猛的,常把國王和勇猛的男子喻為獅子。[3]
二、中阿禁忌語差異原因分析
(一)風俗習慣不同
生活習俗、社會文化、法律制度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中國人自古以來逐水草而居,在兩河流域繁衍生息,以儒家文化為正統思想,社會制度健全,崇尚儒家文化,反對戰亂爭斗。而阿拉伯民族尚武愛斗,在競爭拼奪中求得生存。
(二)思維觀念不同
漢民族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同時也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響,重視直覺思維,強調悟性的重要性,忽略了邏輯推理能力。阿拉伯世界的人在思維上更理性,注重邏輯思維。
三、交際策略及具體建議
(一)中阿跨文化交際的策略
1.增強教師處理文化沖突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讓學生多渠道了解禁忌文化
3.調整課程設置
(二)中阿跨文化交際的具體建議
1.只有在合適的場合才可以使用“小姐”和“同志”;
2.給中國朋友送禮物的時候不能送菊花、雨傘、鐘、綠色帽子;
3.中國人在阿拉伯國家的“齋月”里盡量不要討論飲食,不要在穆斯林面前吃飯喝水;
4.中國人盡量不要在穆斯林面前討論墮胎,以及對不恰當的懷孕的處理辦法;
5.外國人盡量不要在阿拉伯人面前抱怨自己住的地方離清真寺的大喇叭太近,極度影響生活等事情。
從文化認知的角度來看,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可以被認知并且逐步減少的。交際雙方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全方位認知交際中的禁忌語,以減少交際摩擦,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達到成功的交際。
參考文獻:
[1]嚴麗.韓中禁忌語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9.
[2]徐瑛.韓日禁忌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3.
[3]吳旻雁.阿、漢成語中的動物象征初探[J].阿拉伯世界,2004,5(總第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