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桐
【摘要】近幾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網絡變成了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就表明信息化、數字化和綜合化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方向。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給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新挑戰。本文重點論述了大數據的價值認識、信息的收集與發掘、大數據如何提高企業價值做了詳細的分析,并對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轉型
1以企業的角度認識數據
1.1實時性強。大數據具有很強的實時性,因為時間越長,數據的實際價值就會越小,換句話說說,數據在剛剛產生時,它的價值是最高的。
1.2數據數量巨大。近些年,數字網絡技術迅猛提升,信息收集與儲存也變得愈來愈快,而且數據的形成與儲存形式愈來愈簡易,此為數據的迅猛增多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有一項調查顯示,人類發展歷程中總數據的八成五以上均是在近些年形成的。
1.3數據類型多元化。在大數據時期,數據類型的產生方式很多,數據的來源也很多,以至于數據的格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文字格式、圖片格式、視頻格式。
2企業對大數據信息的收集與挖掘
2.1數據的收集
首先,數據收集要有戰略規劃,重點作好企業信息中心建設,數據收集要以企業使命和經營戰略為指引,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標。其次,數據收集要成體系、結構化,要把龐大雜亂的數據歸類、分級收集,便于及時收集和數據分析挖掘。第三,數據收集要內外兼顧,外部數據決定企業的生存發展甚至商業模式的改變,政策信息和國內外市場數據為重點;企業內部數據反映了當前資源狀況和運行情況,要通過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及時快速收集運營管理數據信息、用戶和市場信息。
2.2數據的存儲
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價值前提條件就是構建良好的數據庫。在硬件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計算機存儲服務器技術水平已經可以很好地滿足企業內部的數據存儲技術要求;在軟件方面,企業企業應該在合理的范圍內對數據進行調整,有計劃地規劃設計好數據庫結構,通過所存儲數據的結構層級、要素分類和數據時間等方面展現財務管理的標準化和精細化,最終達到高效率地進行數據檢索、分析和挖掘的目的。
2.3數據的整合分析和挖掘
作為未來企業的新能源,數據資料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挖掘,它的價值永遠也不會體現,它也將成為無用之物,因此,必須學會對搜集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才能充分發揮它的資源價值。處于大數據時代的財務管理人員在日常財務管理過程中,就應當具備數據整理分析意識,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利用企業數據挖掘企業曾經的“歷史足跡”,充分把握住企業經濟活動“來龍去脈”和對企業未來的評估,為企業管理決策者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以推動創造長期價值。
3大數據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價值
3.1為企業商業模式轉型提供支持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信息資源,為企業的順利轉型提供可靠地數據信息支持。財會管控者可以根據大數據信息分析對企業運營加以剖析,找出企業商業模式的不足之處,根據企業的現實資源狀況和外部經濟環境,尋求更能提高企業價值的商業模式,新的商業模式有全面的轉換或是局部的調整。
3.2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
大數據信息可以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主要取決于企業整體競爭實力,通過企業內部運營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企業資源配置、管理效率、內部控制、技術開發、運營流程和系統整合等方面的缺陷,通過對缺陷的分析和改進,可以提高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和技術開發能力,極大的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
3.3延伸企業產業鏈和產品鏈
在大數據時代,通過對企業業務數據、經濟合同、用戶需求及變化的數據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產業鏈上下游的商業機會,延伸企業產業鏈;根據客戶需求及變化可發現更細分的市場,延伸企業產品鏈。通過對現有業務進行的產業鏈和產品鏈延伸,可最大限度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和技術,會用較少的代價獲得更多的匯報。
4依托大數據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
4.1轉變財務管理的視野
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傳統的財務事務管理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更不能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準確、系統有效的與決策相關的財務和非財務信息。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大數據時代,每天面對海量的數據信息,復雜變幻的經營環境,如果財務管理還只是停留在財務及相關層面上,財務為企業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信息資源支持將持續弱化。作為企業的財會管理者,應當具有全局視野,戰略性和系統性思維,從財務管理向經營管理轉變,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系統有效的信息支撐,提高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確保企業穩健成長。
4.2轉變財務管理職能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人員掌控著更多的物質資源和信息資源,財務管理應當從資產運營、計量財會、基礎財會,向戰略財會轉變;從事后報告向全流程管控轉變;從業務管理組織向決策支持機構轉變,全面介入企業運營體系、制度體系的制定和管控,支持企業的創新發展,優化整合企業價值鏈。
4.3轉變財務管理內容
傳統的財會管控內容大致包含資產管理、財會決策、資本管理與成本管控,目的是維持企業的資金鏈正常運轉,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在大數據時期,資源的范圍已發生重大變化,信息資源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資源。財務管理首要任務是通過大數據及相關工具對財務和非財務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從信息中獲取價值。其次通過大數據及相關工具對經營業務管控、資源配置、盈利模式進行精準分析,進而優化業務控制和資源配置,發揮各類資源的最大效用,實現企業價值最優。
4.4轉變財務戰略管理重點
在經濟全球化和大數據時代,企業要制定明確可行的財務戰略,服務于企業使命和經營戰略。財務戰略的重點聚焦于信息資源的獲取、價值發現和企業的價值創造。財務戰略實施控制立足于財務資源的創造與消耗,以及是否為內外部客戶增加了價值。
5結束語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風險評估更注重實用性,需要企業開發多維度、多信息層面的情景預測模型,這些模型可適用新產品、新市場、并購等多重投資風險,且這種手段也實現了傳統數理模型與數據價值的結合,萬達集團的“財務游戲要領”便是最好的例子。
參考文獻:
[1]王志權.大數據時代與企業財務管理轉型[J].財會審論壇,2014(06)
[2]何雪梅.大數據時代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轉型研究[J].法治與經濟,2014(05)
[3]唐洪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新趨勢[J].管理觀察,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