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仙
【摘要】學習來源于實踐,也來源于生活,作為一名高中學生,除了在課堂上保持全身投入以外,在課下我們也可隨處可見化學知識。本人因喜歡化學學科,所以對身邊的化學知識運用都會進行小小的探究。基于此,文章通過對身邊食品中、生活中、以及醫學中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作了簡要說明,希望以此可以激發大家學習化學的興趣,共同進步。
【關鍵詞】化學;食品;生活;醫學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創造性的學科,而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對我們知識的掌握特別重要,而通過將化學和生活結合起來,使二者相得益彰,不但會加深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開發我們的創造能力,減輕我們的學習疲勞。
1食品中的化學
1.1面食中的食堿和明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早點鋪師傅說過“一堿二礬三鹽”,它其實指的就是,每七斤面配上一兩食堿、二兩明礬和三兩鹽,便做成炸油條的生面。這三種化學角色各有各的作用:鹽使面有咸味并變得柔韌,而明礬是硫酸鋁鉀,具有酸性,在滾燙的油鍋里,它和食堿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氣泡,氣泡受熱急劇膨脹后,便會使油條迅速脹大。同時一兩食堿和二兩明礬,可以生成約14升二氧化碳氣體,加之沸油二百多度的高溫,因此又會使它的體積膨脹一倍多,由此新炸的油條才會疏松多孔。
1.2調味料中的醋(酸)
醋的化學名字叫乙酸,分子式為CH3COOH,它是酒精飲料暴露于空氣后的自然產物,其可使PH降低至低于微生物最適生長所需的PH,因此它也是很好的抗微生物劑,在生活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如:(1)在烹調蔬菜時,放點醋不但味道鮮美,而且有保護蔬菜中維生素C的作用(因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不易被破壞);(2)在煮排骨、雞、魚時,如果加一點醋,可以使骨中的鈣質和磷質被大量溶解在湯中,從而大大提高了人體對鈣、磷的吸收率;(3)患有低酸性胃病(胃酸分泌過少,如萎縮性胃炎)的人,如果經常用少量的醋作調味品,既可增進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療;(4)在魚類不新鮮的情況下,加醋烹飪不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殺滅細菌;(5)醋可以作為預防痢疾的良藥。痢疾病菌一遇上醋就一命嗚呼,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季節,多吃點醋,可以增加腸胃內殺滅痢疾病菌的作用;(6)醋還可以預防流行性感冒。即將室內門窗關嚴,將醋倒在鍋里慢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滅病菌的作用;(7)擦皮鞋時,滴上一滴醋,能使皮鞋光亮持久。(8)銅、鋁器用舊了,用醋涂擦后清洗,就能恢復光澤。(9)殺雞鴨前20分鐘,給雞鴨灌一些醋,拔毛就容易了;(10)用醋浸泡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達到除垢的目的。
2生活中的化學
2.1含氟的牙膏
小時候,父母就經常告誡我們在吃東西后,要記得刷牙。通過學習后,我們就知道不漱口或晚睡前不刷牙,會在牙齒縫中遺留不少殘渣,特別是糖類物質,這些殘流物質會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乳酸,而乳酸會使牙齒中的硬組織、牙釉質、牙本質中的無機物脫鈣,并使有機物分解,使牙齒表面的怯瑯質失去了保護能力,從而造成牙齒易受酸性物質侵蝕,加之牙齒本質本身沒有什么自行修復能力,因此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齲洞。現今,很多家庭都會使用防齲型牙膏,來防止牙齒疾病。其中,牙膏的氟離子具有抗酸、抗酶作用,能抑制糖發酵和乳酸菌孳生,減少乳酸的生成,同時在刷牙過程中,氟離子還能與牙釉質淺層的鈣質結合,生成難溶的氟化鈣,其對乳酸桿菌有很強的抑制能力,因此對齲齒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2.2新房的有害氣體
我們住的房子中水泥、石灰、窗戶、鋼筋、玻璃等都是化學制品,新房用的熟石灰在固化過程中會跟空氣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水,所以新房一般會比較潮濕,要等過一兩個月后居住才最為合適。另外新裝修的房間,因為化學涂料和油漆等會發出一些有害氣體,而這時裝修人員會告訴我們應在房間放一些活性炭來吸附甲苯、乙醇、汽油、丙乙烯、氧乙烯、二甲苯等有害物質,而這是應為活性木炭對有機氣體吸附能力比普通活性炭高5倍至以上,且吸附速率快,具有發達的比表面積。此外,再購買裝飾材料的時候,裝修人員會建議我們選擇天然材料,廚房和衛生間內不適用含有甲醇的板材,同時室內的甲醇含度每平米不得超過0.08mg。
2.3煙花爆竹
每年的春節許多人都喜愛燃放煙花爆竹,我國用燃放煙花爆竹來慶賀新年的習俗應經延續了一千多年,這種習俗雖然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但卻帶來了不少危害。煙花的燃料主要是火藥,火藥的主要成分為碳粉、火硝、硫磺等,按照一定比例還會增添金屬粉末和硝酸鍶等一些硝酸鹽共同合成。燃放時,分設的火焰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及金屬粉末,而這些有害氣體和金屬粉末會造成空氣污染,其中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還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和刺激性,對人體的呼吸道會造成影響,使人咳嗽引發氣管等疾病。
3醫學中的化學
碘化鉀、碘化鈉、碘酸鹽等含碘化合物,在實驗室中是重要的試劑,在食品和醫療上,它們又是重要的養分和藥劑,對于維護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碘是人體內的一種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組成成分,正常人體內共含碘15~20mg,其中70%~80%濃集在甲狀腺內。同時人體內的碘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其主要生理作用為通過形成甲狀腺激素而發生,因此,甲狀腺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機能,均與碘有直接關系。人體缺乏碘可導致一系列生化紊亂及生理功能異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導致嬰、幼兒生長發育停滯、智力低下等。像一些地方的人容易得地方性甲狀腺腫大(俗名大脖子?。?,這種病是主要因為在飲用水中缺少碘這種元素,所以目前的商店中,我們會發現都為含碘化鉀的碘鹽,而經常食用這種鹽,就可防止這種病。此外,“死海不死”的特例在我以前看來很神奇,但在現在的學習之后,才知道是氯化鈉創造了它,而且氯化鈉在防腐領域也有良好的表現,相信大家對“咸魚”一定不陌生,可為什么魚加上點鹽就可長期放置,而不腐蝕、變質呢?其中的關鍵就是食鹽。
4總結
化學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支柱和動力。經過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再從實際返回到教材上,多次返回后,可使我們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準確、靈活,并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基礎,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唐丹.化學學習“生活化”[J].現代交際,2011(04)
[2]黃振萍.把生活理解成化學:讓化學走進生活[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6)
[3]張蕓芃.從生活走進化學 從化學走向社會[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