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品+張帆
【摘要】每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偵破,都凝聚著各級領導和廣大民警的智慧和心血。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拓寬偵破思路,借鑒偵破的經驗,在今后工作實踐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防止過去的一些失誤和疏漏,少走彎路,本文把這些凝聚著集體智慧和寶貴經驗撰寫成文,以達到進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啟迪與借鑒,分析研究,共同提高的最終目的,來維護社會穩定,這也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關鍵詞】肇事案件;勘查現場;機動車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富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機動車和駕駛員的數量也在劇烈增加,駕駛員的隊伍也由以往的專業化逐步向非專業化方向轉變,由于機動車駕駛員整體素質下降,個別人員缺乏社會公德,致交通肇事案件也呈迅速增加的態勢,與此同時,一些犯罪分子也已發現其中的“商機”,盜搶機動車案件以及以機動車為載體的各類刑事案件呈高發態勢,給我們刑事技術人員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了更好地提高涉車案件現場勘查的質量,及時破案,懲治犯罪,現將筆者積累的一些經驗介紹給大家,希望與同志們共同提高。
交通肇事案件是一項時間性與技術性極強的公安工作,根據目前交通肇事案件的成因和特點來看,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就是;“三快一細”即出警快、布控快、追堵快、勘查細。
一、勘查現場要及時迅速,使現場路面在未被破壞的情況下得到有效保護和勘查,最大程度地在現場發現犯罪信息。因為交通肇事案件事故現場,與刑事案件現場相比有著很多不利條件,刑事案件現場可以封鎖,反復看,可以說不受時間的限制性,而交通肇事案件事故現場,它的條件就是要盡快恢復交通,所有我們要有一種強烈的取證意識,找到肇事車后要認定它,要把肇事者送上法庭。
二、根據以機動車為載體作案的現場為相對移動空間的自身特性,制定相應的勘查計劃,交通肇事案件現場勘查,主要是對痕跡的勘查和物證的收集。收集的物證要齊、要全。
將案件的現場分成四個重點部位進行勘查。
(一)對案發前汽車停放處進行勘查(案犯上車處);
(二)對車輛行進中,中間臨時停車處進行勘查(包括車輛掉頭、轉彎等處);
(三)對車輛丟棄處及案犯逃跑處進行勘查;
(四)對機動車進行勘查。
三、在對現場四個重點部位進行勘查時,根據案犯的作案過程的不同階段的特性和不同部位在案件中的特殊作用,展開各有側重的現場勘查。
(一)對案發前汽車停放處的現場進行勘查(案犯上車處)。案犯從此處開始進入車內實施作案,此處可看犯預謀階段的犯罪現場,它承載了作案的預謀和接近目標的過程??辈榈捻樞蚴且酝\圏c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周進行勘查,特別注意路口和隱蔽物周圍的勘查。重點尋找案犯遺留的物品、形成的常規痕跡和附著的微量物證,并確定案犯事前隱藏的地點和接近目標的方向與方式。
(二)對車輛行進中、中間臨時停車處(車輛掉頭、轉彎等處)的現場進行勘查。此處可看作案犯為達到作案目的而實施的附加作案現場。勘查的方式是以停車點為中心呈放射狀勘查。重點是尋找各種可能被被案犯扔棄的物證,并注意路口有無攝像鏡頭。
(三)對車輛丟棄處及案犯逃跑處的現場進行勘查。此處可看作是案犯實施作案完畢后,下車逃跑的現場??辈榈闹攸c放在地面,尋找案犯遺留的物品和形成的常規痕跡。
(四)對機動車進行勘查。機動車是實施作案的主要載體,空間相對較小,在車內案犯和受害人可能發生搏斗,機動車承載了案犯主要的痕跡和物證,記錄了大量的案件信息,是整個案件勘查的重點。勘查時可采用了先外后里、先靜態后動態的方法進行,重點放在案犯進入和離開汽車的車門處、車內駕駛位的各種駕駛操作使用的部位和后排座上的物品,要特別注意較隱蔽處和狹縫處物證的發現、提取。
四、大家普遍認為,在方向盤、檔位桿和轉向燈桿上應該可以提到犯罪嫌疑人的指紋。通過多起案件的勘查,發現這幾個部位雖有明顯的汗液反應,但都是成片出現,看不到具體的紋線,沒有利用價值。這是由于方向盤和檔位桿是皮革包裝的,屬于滲透性客體,加上人手經常使用,使其上殘留有大量的汗液,在顯現時,易出現成片的汗液反應現象,顯現出較好指紋的可能性不大;轉向燈桿表面為麻面,長期滑蹭,同樣會留有大量汗液,也容易出現成片汗液反應現象。對于機動車內部提取指紋的重點部位,不應從主觀出發來確定重點部位,應從兩個方面確定重點部位:一是確定案犯可能觸摸的地方,二是分析客體的性質——顯現、提取的可能性。例如:案犯上下車時可能接觸的車門邊框、車窗玻璃、車內倒后鏡等部位應為重點。
還有在肇事逃逸事故現場尋找目擊者是偵破肇事逃逸事故案件中最重要的環節,可以通過各種途經尋找目擊證人,但是無論你采取什么途經,最有效的尋找目擊證人方法,還是在案發時間段內,在現場尋找目擊證人。
交通肇事案件需要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需要偵破的途經也還有很多。隨著社會發展,采取機算計信息網絡查詢碰撞偵破,是必然發展的趨勢。真正干好交通肇事案件偵破工作,需要有特殊的毅力和信心,刻苦鉆研業務及無私奉獻的精神,善于發現、捕捉提煉有關信息,這種艱辛是常人不能接受理解的。然而這平凡的工作中,又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樂趣和重大的責任,偵破工作有許多曲折、復雜得失的過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一定的教訓,同時也應該堅信:只要在偵破過程中,有吃苦和勤奮的努力,破案的機遇將與你迎面相會。
作者簡介:
黃得品(1985-),男,甘肅民樂人,本科,四川省閬中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干警,研究方向:痕跡檢驗;
張帆(1985-),男,河南新鄉人,本科,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刑偵支隊干警,研究方向:痕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