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曾經沒有明晰的自我,于是走走停停充滿偶然,直到你站在集合的路口,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一
2014年暑假,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艱難時期。6月底到7月初,南通市初中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拉開帷幕,歷經幾輪艱苦角逐,我先后通過了縣、市兩級的選拔,以市賽第一的成績進入省賽預備集訓隊。7月上旬,由市教育局組織的高強度基本功集訓在市區正式開啟。正當我全力以赴之際,母親膽管結石病突發,被迅速送醫治療。
師傅李鳳老師知情后,再三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找醫生,并安慰我培訓缺課回頭再補。父母知我比賽出線不易,待安排停妥叫我安心參訓。但我怎能放心得下?于是每天早晚奔波于南通與如東之間。一天晚上,我再次駕車前往如東,雨大心焦,不慎在路口與護欄剮蹭,所幸只是車身略損,人尚無礙。報險、勘測……又是幾小時心急如焚的忙碌。
后來,師傅知悉這驚險一幕,對我疲勞奔波非常擔心,問詢了詳細情況。知我未有大礙,家母術后也暫度難關,這才稍微放心。集訓期間,師傅對我越發關照,她對我的優異表現頻頻點贊,對我的欠佳之處格外寬容。限時備課議課與詩歌現場鑒賞的匯報最為緊張,她常說:“這段日子,俊杰是我們中最辛苦的。你們先說,他后說?!睅煾档年P心與鼓勵,使我每每倦乏也不敢輕言放棄。斷斷續續地參加完兩周集訓,領任務回家研修,只等8月底正式選拔。不料7月20日,母親又被查出其他病癥,需再行手術,于是整個暑假我在家與醫院之間輾轉奔波,研修任務自然未能完成,最終與省賽機緣失之交臂。
但人生中有比比賽更重要的東西,在這個艱難度日的夏天,我收獲了母親的轉危為安,也收獲了師傅對我的仁厚關愛。她對我的貼心寬慰與溫馨補習,使我感受到她對我遠勝于比賽的更遠期待。
孟子云,仁者愛人。師傅以仁愛之心,關照著每一個徒弟的健康成長:深夜為葉敬國老師的專著修訂書目、撰寫序言,周末冒雨不遠百里給趙海燕老師省公開課聽課磨課,外地授課的短暫間隙也惦記著給徐培鴻老師電話指點賽課迷津……在無痕語文團隊中,這樣的故事是尋常而又尋常的。然而,正是這些尋常而又溫馨的細節,串聯成無痕語文團隊一個又一個省市奪冠的榮耀。
二
李鳳老師智慧如水,潤萬物而無聲:雨后電話叫家長送衣襪,出外帶特產與孩子共分享,致信給欲輟學的頑童以引渡……智慧如水,萬物遇而俱化:女生們斗膽要她們的“李子”老師中考前陪睡宿舍;一個想當老師的休學女生哭著要李老師留級教她語文;畢業多年的弟子錄取麻省理工的一刻,毫不見外地半夜電話分享喜悅……
這種潤物如水的教育智慧,幸福了她昔日的學生,也成全了她今日的徒弟。
在無痕語文團隊,有一個傳統的年終考核方式,就是每年元旦之際,大家填報一份項目多樣的年終考核表上傳到工作室群。教學業績、綜合表彰、比賽獲獎、公開課與講座、論文發表、課題研究、閱讀書目、來年計劃等等無不在列,內容之多堪比帶頭人評選。對于每個徒弟一年來的專業成長足跡,師傅自然要一一過目的,但獨特之處在于她既不表揚,也不批評;只是徒弟們看到兄弟姐妹一年來的豐碩成果,誰能不及時自勉,奮起直追呢?
不由得想起2013年剛加入團隊時的窘境。由于自己的疏懶與無序,使得那年的表現乏善可陳,不禁愧赧。于是暗暗提醒自己:無痕語文團隊的成員,都是來自六縣一市的精英,固守老本兒不求長進,不出多久恐怕就要忝列門墻。于是,2014年我積極參加微課大賽與基本功大賽,并先后獲得省市一等獎,同時多篇文章發表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如此這般逐年進步,已成團隊成員的發展常態。這種不置褒貶的年度曬表,儼然已成為我們自我對照的無言鞭策。
在無痕語文團隊中,雖然各個成員的教學基本功都比較扎實,但從具體的文本解讀、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教育科研等能力點來說,彼此之間還是各有短長。師傅對每個徒弟的特點了然于心,她像一個精于“培優補差”的老教師一樣,除了讓每個人加強自我修煉,還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讓大家在相互的取長補短中不斷提高。如團隊大姐周衛紅老師常幫我推敲教案設計,我為繆志峰老師改進課題申報方案,繆志峰老師又為周國圣老師美化教學課件……這樣的合作互助,讓大家在交流分享中揚長補短,美美與共。
三
一次,師傅發來“喜訊”,說她已經七歲了。原來是師傅玩的手機軟件年齡自測。誠然,師傅就像南通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師所說的那種“長大的兒童”,以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對一切新生事物都充滿探索的熱情,其新潮時尚常常還引領徒弟們的風氣之先。與師傅聊天,常常被她豐富多變、生動別致的表情包徹底萌翻;聽師傅上課、講座,總是被她無痕化用的新鮮資訊引發會心共鳴。她始終葆有對教育的熱情與信念,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教育的時尚精神。
突破陳規,引領風尚,是師傅對我們教育實踐的一貫要求。她身體力行地組織形式多樣的課程研發活動,讓大家欲罷不能地被深深吸引。
2014年,我參與了師傅主持的南通市暑期教師全員培訓的課程資源研發。我們傾心打造的“名師講座”系列課程資源受到一線老師們的喜愛,也受到南通市教育局領導的一致點贊。2015年南通市暑期培訓資源再度研發時,師傅覺得傳統的單人視頻講座比較單調枯燥。于是,我們團隊率先將培訓形式由單人主講改變為現場沙龍,師傅和團隊成員的“童話教學關鍵問題解讀”系列沙龍研討視頻,以形式活潑而又解讀深刻成為暑期培訓的一大亮點。南通市教育局將我們的培訓資源推薦給省教師培訓中心,并作為優質資源推廣給其他城市。
作為全市初中語文教研員以及南通市首批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師傅總能創意無限,給大家帶來教改的驚喜。在她的策劃組織下,2016年9月20日,無痕語文工作室與陳鐵梅工作室等四個團隊在海門市海永學校舉行了一場富有創意的聯合課程研討活動。上午的跨學段(小學、初中)、跨學科(語文、美術、體育)同題異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穆桂英”牽手“花木蘭”:醉美中國風》,讓與會者耳目一新。下午,聯合課程分享沙龍,更是智慧粲然,高潮迭起。南通市名師培養導師團的五位資深導師從聯合課程的價值定位與發展方向提出諸多個性見解,他們對師傅在教育改革潮頭追求高遠之境的責任擔當與創新勇氣熱情點贊。師傅策劃的諸多具有先鋒特質的教育盛會,讓我們總愿意驅車百里來相聚學習,在教學疲倦四處漫溢的今天,我們依然滿懷教育探索的熱情,不都是被師傅的教育時尚精神所深深感染與吸引嗎?
四
師傅是在一線打磨近三十年的教學專家,她對教材的熟悉程度與教法的鉆研程度,常常讓人嘆為觀止。好幾次,坐在師傅身邊聽各種教研課,總有熱心的老師及時拿來教材,師傅常常婉拒她已“自備”。聽課過程中,她更多專注于教者的每一個課堂細節與學生的每一個課堂反應,思慮所及似乎并不在有無文本或如何解讀上,也很少見到她從包里拿出什么“自備”的教材。然而,等到她點評課堂教學時,她竟對課文的重點、難點、亮點、疑點信手拈來,教材如在眼前,這樣的功夫每每讓我感慨萬千。也許你要說,李老師已執教三十年,對教材文本焉能不熟?然而,她對課文的解讀之細、之精、之準、之妙,又豈是單純的時間累積所能奏效。唯有用心至純,用情至深,才能達到這種“胸有丘壑”而山水自出的妙境。
記得有一次上《松鼠》的公開課,為了搜到一兩幅契合文本意境的松鼠插圖,師傅居然耐心地搜羅了幾百張圖片一一遴選,直到滿意。正因如此,當我要上《紫藤蘿瀑布》的公開課,向師傅求助配圖,她秒秒鐘就發來與文本高度貼合的“花穗圖”,讓我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又如,她的經典課例《觀刈麥》,為了讓學生便于理解“家田輸稅盡”的時代背景,師傅查閱了許多史學核心期刊的學術論文,專門對中唐“兩稅法”做了深入的專題研究,由此提煉出她所需要的詩歌背景。為了學生能一兩分鐘突破難點、不留疑點,師傅總是愿意花幾個小時去查閱資料,精心備課。這樣的教育情懷與學術風格,總讓我肅然起敬。我從師傅的治學、治教中進一步堅定地領悟到,所有的淵博與深刻都來自“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意志與恒心。
受師傅的熏陶與指導多了,自然更能理解師傅對我們嚴格要求的苦心。記得首屆教師微課大賽,當我的作品在南通復賽出線,并有幸得到市局領導的充分肯定與中肯建議。師傅立即與我反復斟酌內容的刪改與形式的優化,電話溝通良久,發來海量資料,數易其稿,最終赴省參賽得以折桂。這樣的經歷,收獲的不僅是榮譽,更是榮譽背后的做事的態度與做人的風格。榮譽只是暫時的航標,而態度與風格將成為引領我們走向遼闊光明的羅盤。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南通教育先賢張謇先生所倡導的人才觀——道德優美,學術純粹。在南通這樣的教育靈秀之地,師傅就像那不倦的鳳凰,正用德藝雙馨的優美舞姿催開桃李成蔭的一片春光……
(王俊杰,南通市通州區新聯中學,226000)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