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是現代社會人際溝通的有力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科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吸引學生展開課堂交往與人際互動,將運用的圖式推廣到數學課堂的合作學習中。這種做法有利于激發兒童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生動形象地呈現數學信息,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深刻反映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動態地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
一、借助信息技術平臺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運用信息技術平臺,可以有效避免小學數學信息和數學教學的抽象化、呆板化和靜止化??梢詷O大地激發起兒童的數學認知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而且,利用現代網絡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交際應答的迅疾性,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小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對于有條件的城鄉兒童,還能通過信息化平臺,延展兒童對于數學課業關注的時間,使得兒童有效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數學知識再認復習。這樣借助信息化平臺,運用具有科技含量的教學方式,可以改善數學“學困生”在課堂的學習狀態,以轉變他們對于數學課堂參與只聽不說消極學習的狀態,促使全體學生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本著這樣的認識,筆者在“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整理與復習”一課的教學中,積極運用信息手段,優化數學復習教學。教者自覺實行四個步驟:把課題充分交給學生自學、預習,使得兒童有準備、有所思考進入課堂;布置學生課前借助QQ、微信等網絡平臺,自由地展開伙伴合作,互動交流,積極投入前置性學習;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單元知識,讓學生自我進行圖式梳理,靈活地表達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錯例辨析、安排必要的知識應用練習等環節的學習交流,使得兒童的數學學習始終處于一個自由的群體之中。
這樣的復習課例嘗試改進的教研實踐,獲得了預期效果。從過程看,加速改變了數學課堂學習的方式,使之面貌一新,使得兒童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信息的表達借助多媒體信息平臺,呈現多元、多向、多樣式的生動局面。從結果看,加深了兒童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單元知識的理解,增強了他們對本單元數學課堂學習的興趣,高效地提升了兒童對平面圖形面積的整體性認知。
二、通過整理“優學圖”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數學教學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正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具有勇于實踐的意識、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合作學習建立在個體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產生交流的需要,并且積極實現伙伴間的互促互補,合作學習才會有成效。譬如,筆者在設計“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整理與復習”一課時,先按8-10人分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推選組長,并且讓組長安排組內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再讀課本,思考、繪制表達單元知識的“優學圖”。全班同學能把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這一單元知識的理解、想法寫下來,各自繪制成結構比較完整的、知識間有聯系的“優學圖”,再利用自己建立的QQ群、討論組、朋友圈等信息化平臺,組織組內同學分別交流自己對本單元的數學認知的建構過程。然后讓兒童展開小組討論、優化各自繪制的“優學圖”,形成集體意見,準備參與課堂大組匯報。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在多數學生對知識脈絡尚未形成獨立見解并且大部分學生思維還沒有開啟之前,小組急于盲目交流討論,從而被個別尖子生的“在線合作”學習活動影響全班的統一步調。
這種教學方式與常規的課堂教學設計不盡相同,有其獨有的特點:根據特定的活動情境,尋找合適的設計方法,進行科學的活動設計,保證兒童繪制“優學圖”編寫中的有恒與有序,確保兒童自學活動的有量而且有效。例如:筆者在設計、執教“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整理與復習”一課時,課前安排學生通過建立QQ聊天組、公共郵箱、發朋友圈等方式對自己整理的“優學圖”征求修改意見,以便及時發現繪制圖式的錯誤和不足。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安排,讓教者看到了學生自我組織學習的能力,以及利用在線合作工具,自主學習中呈現的一種興奮感和自豪感。兒童是真正愛上了合作學習,互動交流,有所生成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中確實真實地發生了。
三、整合在線合作學習實現師生共同研修
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包括兒童在內的每個社會成員,接受的信息渠道都是多元的,信息傳輸發布量是很大的。教師應樹立現代化教育理念,正確利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有效地結合起來。比如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整理與復習》教學。這一課與其說是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教學,科學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為課堂的班級群體提供一個總結交流的工具性平臺,讓學生在動靜中悟出道理、完善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還不如說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讓他們在網絡上搜索、交流、合作,出現一種課程內容的自然生成。課堂數學認知結構的新形成,其實是師生共同研修的一個結晶。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作為支持工具,開展小學數學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這仍然是值得教師們不斷深思的新課題。通過培訓和總結反思,我認為利用在線合作學習工具,可以支持教學的改革,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但是需要強調的是,要在科學的教育觀指導下,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避免以媒體演示、在線合作學習替代對于教材的閱讀、使用,才能使信息技術真正發揮促進數學教學現代化的作用。而這對我們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從社會發展需要的角度出發,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現場學習觀念和群體互動交往的合作學習、群體影響的工作方式。在信息技術平臺上,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也需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學應從激發學習興趣著手,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應為了運用信息技術,而剝奪學生的動手實踐的機會,也不應放棄培養學生的合作協調能力。
(王琛,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210029)
責任編輯:趙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