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銳


(西南財經大學
隨著中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逐漸在中國金融市場上表現突出。為了研究大宗商品的金融屬性的影響因素,本文選取鐵礦石作為案例分析,研究人民幣因素對鐵礦石價格影響的相關程度,且人民幣因素細分為兩個層面:流通中的貨幣量增速和貨幣匯率變動。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影響鐵礦石金融屬性的貨幣因素,受美元的影響在大幅減弱,而人民幣因素已發揮重要影響。進一步得出“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大幅增強”、“若人民幣的長期貶值引發通貨膨脹將不利于實體經濟”,這兩個宏觀推論。
人民幣鐵礦石大宗商品金融屬性
1前言
隨著我國商品現貨、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不再僅僅受供需層面的影響,還受到貨幣因素的影響,即大宗商品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金融屬性。從影響周期的角度,供需層面對大宗商品的影響一般在10~30年周期,而貨幣因素的影響則可達1~5年。
特別是,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鐵礦石的金融屬性——貨幣因素對鐵礦石價格波動達到了年度級別的影響,最高漲幅達120%。有色金屬、煤炭等商品也有類似的翻倍走勢。探尋這個現象背后的原因,本文將重點從貨幣因素、特別是人民幣的影響角度,對大宗商品、特別是鐵礦石價格波動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本文選取“鐵礦石”作為大宗商品案例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中國是鐵礦石需求大國,而其供給卻主要依靠進口,供給受行政干預少、供給量相對穩定;另一方面,鐵礦石的價格波動與商品市場整體走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在研究商品金融屬性貨幣因素選取“人民幣因素”來研究,主要原因是美元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作用在下降,下文中有數據表明2015年以來,美元指數與鐵礦石價格的相關性為正0.3,與歷史經驗的“負相關”不符。與此同時,隨著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人民幣匯率波動更加市場化之后,人民幣匯率與鐵礦石價格的負相關程度明顯增強。
因此,本文將從貨幣市場,具體主要以人民幣因素對鐵礦石價格影響程度進行研究。人民幣因素對商品市場的影響,又細分為兩個層面:流通中的貨幣量增速、貨幣匯率變動。
2理論工具
本文使用的理論工具是線性相關分析,相關系數用ρ表示。
線性相關分析是研究現象之間是否存在某種線性依存關系,并對具體有依存關系的現象探討其相關方向以及相關程度,是研究隨機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一個典型的表現是:一個變量會隨著另一個變量變化。相關又會分成正相關和負相關兩種情況。
3人民幣因素對鐵礦石價格影響的實證分析
3.1流通中的貨幣量增速與鐵礦石價格變動的相關性分析
凱恩斯的對貨幣的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流動性偏好出于三個動機:
(1)為進行日常交易需要的“交易動機”;
(2)為將來安全保障需要的“謹慎動機”;
(3)為追求利潤目的的“投機動機”。
統計2015年~2016年的經濟體中的貨幣增速,M1狹義貨幣供應量,是指現金加上居民、企業、機關團體等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是指M1加上居民、企業、機關團體等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股市、商品期貨等“投機活動”中的保證金,屬于銀行托管的活期存款,即M1。因此,2015年~2016年,M1增速超過M2的增速,說明金融市場的“貨期存款”大幅增加,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度充裕,也使得金融市場“投機活動”增加。
通過下圖數據得出,鐵礦石價格與M1/M2增速差的相關系數達到了正0.7,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說明在2015年~2016年,隨著實體經濟收益率的下滑,央行連續的降準降息,使金融市場中貨幣流動性過度充裕,一定程度引發了以鐵礦石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
3.2人民幣匯率與鐵礦石價格變動的相關性分析
鐵礦石價格脫離了過去幾十年美元的高度負相關系,轉而與人民幣因素的相關性增強。
如圖,傳統經驗認為“大宗商品價格與美元指數的負相關”,然而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鐵礦石的價格與美元的相關性為正0.3。美元與鐵礦石的相關系數不僅不是負相關,反而是弱正相關,因此美元指數對鐵礦石的價格影響已不存在。
相反,自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改”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對鐵礦石價格的相關性達到了負0.9。同時,人民幣一籃子貨幣CFETS指數對鐵礦石價格的影響,其相關系數也達負0.8。
因此,鐵礦石的價格與美元脫離相關性,轉而與人民幣匯率的高度負相關。人民幣因素對鐵礦石價格的影響程度,已經遠高于美元因素。
4結論與探討
綜上實證結果表明:自2015年以來,影響鐵礦石金融屬性的貨幣因素,受美元的影響在大幅減弱,而人民幣(流通貨幣量、匯率)因素已發揮重要影響。
繼續研究發現,與人民幣匯率高度負相關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鐵礦石等中國供給側或需求側高度相關的領域。沿著該結論進一步引申,我們可以得出兩個重要宏觀推論:
自2015年人民幣“811匯改”后,人民幣對國際大宗商品定價能力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大幅增強,這對“人民幣國際化”有促進作用。
人民幣單邊貶值,短期也許會利于出口企業,但從長期來看,會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普遍大幅上漲,引發通貨膨脹。這樣也會反過來增加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若人民幣長期單邊貶值引發了通貨膨脹,將不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玨瓊.不同定價機制對我國鐵礦石貿易的影響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5.
[2]汪五一,滕蔚然,劉鵬.中國大宗商品金融屬性的強化及價格指數研究[J].學術研究,2014(3).
[3]杜金和,基于歷史視角的大宗商品價格周期變化分析[J].當代經濟,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