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傳輝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2015級MPA研究生)
隨著我國城鄉統籌一體化的逐步深入,在城鎮化視閾下,如何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問題展開了分析探討,論述中結合具體城市在城鎮化建設中的實際工作,就其存在的問題,如何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為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參考依據。
城鎮化新型城鎮以人為本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從嘉興市城鎮化推進現況來看,我們在深入推進嘉興市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提出及嘉興市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建設的需要,如何統籌城鄉一體化,兼顧三化同步進行,則是評判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嘉興市城鎮化建設現狀及制約瓶頸
嘉興自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以來,聯動推進“多規合一”,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完善。省、市級小城市培育試點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展良好,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列全省首位,已進入全面融合階段。盡管如此,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認識不統一,缺乏協作發展。對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建設的認識還不統一,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產業的空間布局散,缺乏整體規劃。我市網絡型結構體系雖然清晰,但系統有機性較差,各行政主體限于自身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沒有形成有效的分工聯系和相互銜接。
2.工業化體系仍待完善,園區科技能力有待提高。園區科技優勢并不明顯,沒有很好的利用嘉興市的區位和科教優勢,加之各園區自主創新能力意識不夠,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工業化體系的建設;另外還有部分城鎮工業園區建成后只注重招商引資成績,對于工業園區的保障機制建設不完善,造成政策監管、勞動力、污染治理、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漏洞和管理偏差。
3.農業產業化尚未具規模,產業競爭力不強。產業集群基本上處于低層次的企業集中狀態,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集群效應尚未體現,產業競爭力不強。盡管近些年嘉興市在畜牧養殖、高端花卉苗木、食品農副產品加工、家庭農場等方面有所突破,但縣域產業結構失衡,同質化嚴重,農業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不足,新的特色產品、優勢產業不多。
4.城鎮化水平依舊不高,城區發展品牌亮點不夠突出。城鎮化水平不高反映在“半城鎮化”等問題上。嘉興市在解決農民工市民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然存在“半城鎮化”現象,也就是農民、農民工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城市戶籍人口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農民工與市民還沒有融為一體。市域城鎮規模偏小,鄉鎮企業布局分散,規模效益差,競爭力弱,這些因素,都不利于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二、加快嘉興市現代城鎮化建設的相關建議
1.構建工業化產業體系,支撐城鄉經濟的崛起
第一,力主“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招商引資的原則,不斷完善園區投資,多渠道為園區籌募啟動資金,為園區建設提供充分的資金保障;第二,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服務能力,如加固工業園區生產車間、大棚等硬件設施,確保園區投入生產的安全性等;第三、借鑒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的發展模式,在嘉興市城鎮化建設中,選擇有條件的區域進行低碳經濟發展的示范試點,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盡快實施一批低碳經濟重點開發項目,并從資金、技術、稅收和服務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
2.打造城鎮化文化品牌,賦予城鄉統籌新內涵
其一,完善城鎮規劃建設機制。一是要注重規劃引領,堅持城鎮化發展方向。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以全面推進“多規合一”為契機,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土地利用、城鄉建設、環境功能等規劃,構建區域發展“一張圖”;二是實施特色小鎮培育機制,規劃建設一批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和歷史經典產業,具有獨特文化內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以優勢特色產業吸引人口集聚;三是強化公共服務的水平。力爭更加全面的發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中的主導作用,積極建立起城鄉統籌的財政體制,不斷擴大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進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其二,落實富民惠民政策。一是當完善制度保障體系。如解決農民實現身份轉型后的就業、定居、社保及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問題;二是應建立完善的保障體制。努力探尋最佳的績效評價及監督機制,將這些機制的指標全面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去,從而形成現代城鎮化建設的有利機制;三是需強化公共服務的水平,如建立起城鄉統籌的財政體制,擴大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比例,提升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3.推動特色農業經濟,譜寫現代城鎮化新篇章
首先,培育鄉鎮龍頭企業。作為蔬菜產業鏈條上最重要的一環,農業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是帶動當地農業發展,帶領農民生產致富的關鍵要素。創造性利用“龍頭企業+基地聯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農戶規范生產。
其次,發展模式創新。根據各鎮特色農業基礎,推動“萬元千斤”農作模式“擴容”升級,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培育職業農民,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生產模式更加豐富。
再次,整合旅游資源。協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廣度”和“精度”。集中攻堅,結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鞏固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已有成果。用好政策,建設一批具有特色和示范作用的美麗鄉村“精品點”,持續推進“整潔型”美麗鄉村建設。
三、結束語
總之,建設現代城鎮化是一場長久的工作,也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意義。為此,我們不能只為了加快農村發展,提升農民收入,卻忽視城鎮化建設中的生態等相關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把握好時代賦予的發展使命和機遇,朝著“三化同步”的道路努力前進,為嘉興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最終真正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宏觀目標。
參考文獻:
[1]孫娜,劉政永.河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4).
[2]鄭明.浙西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認識誤區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3).
[3]姜啟波.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新型城鎮化模式研究[J].當代經濟,2016(33).
[4]申麗榮.淺談新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