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園
(德州學院)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是上市公司從維護投資者權益和資本市場運行的秩序角度出發,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將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及其他有關的資料向證券監管部門報告,并且向社會公眾公告的一種行為。上市公司進行的信息披露相關問題,必須準確地、完整、真實,不得有虛假記載或重大遺漏等的問題出現。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時性重要性
1引言
上市公司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會按照自身需求適當地選取有用的信息,但是由于會計信息的披露自身存在諸多的問題,容易造成使用者取得的會計信息不充分進而得不到所需的相關信息。因此,實際有效地明確信息披露當中的問題,是每個上市公司面臨的主要難題。會計信息是否具備規定的質量特征、會計信息是否滿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衡量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的標準。因為需要使用會計信息的主體比較多,比如投資者、貸款者、經營者、律師、經紀人、證券交易所、證券承銷商等部門,而會計不能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會計信息披露系統就不能夠滿足全部用戶的需要。這樣,就造成了會計信息披露和不同的信息需求之間的矛盾。
2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2.1信息披露不及時
為了提高證券市場的運作透明度,切實地維護廣大投資人的相關利益,上市公司要依據法律規定,真實地、及時地披露相關的信息,這既是上市公司應該主動承擔的責任,也是證券市場投資人應有的權利。但是,部分上市公司不愿意主動地向社會公眾披露公司的信息,他們將信息披露當作一項額外的負擔,常常不主動披露相關的信息,責任和權利的意識比較淡薄,這種認識上的偏差造成了信息披露的非主動性。而在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意識較低,大部分都是強制性披露,這就導致我國上市公司在會計信息披露的過程中出現一種被動應付的情況,嚴重地影響到了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2.2信息披露嚴重形式化
雖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關文件中對由董事會出具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和注冊會計師的審核意見均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并沒有據此嚴格的執行。因此,目前證券市場上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報告中普遍存在形式化和信息含量較少的問題,而且很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隨機性和隨意性,對內部控制相關信息進行選擇性披露,這就導致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正面評價,而對公司運營方面的問題避而不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報告與財務報告中的相關信息自相矛盾,使上市公司外部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信息披露報告時感到混亂,得不到完整、準確的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從而無法做出準確的投資決策。
2.3缺乏完整性和充分性
上市公司在編制業績報告時,應該以客觀事實為根據,真實地反映公司的實際情況,而不能夠有任何的夸張、隱瞞和偽造。虛假的會計信息會對人們產生誤導,損害投資人的相關利益,當前,我國的上市公司常常出現違反客觀性和準確性的相關規定,以失實的會計報告和其他公告公布虛假的獲利、稅后利潤和每股獲利等的重要數據行為偶有發生。而這已經成為了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當中較為嚴重的問題。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過程當中,措辭比較含糊,定性的披露比較多,定量的披露比較少,絕對比值的披露比較多,相對比例的披露比較少,這些情況在不同程度上都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部分上市公司在其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告書當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缺乏充分性,而采取避重就輕的辦法,故意夸大扭曲部分事實及隱瞞部分事實,進而誤導了投資人。
3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措施
3.1內部方面
3.1.1公司內部治理的規范。第一,健全董事會結構,發揮法人治理結構的約束機制的積極作用,在董事會當中完善獨立董事職能,并對董事的提名、高級管理層的聘用、審計以及重大事項表示意見。第二,建立審計委員會,發揮監事會職能,這會強化董事會和監事會監督各項工作的主動性和客觀性,建立股東對管理人員的約束力。
3.1.2調整各方利益。無論是企業之間還是企業的內部之間都存在著較為復雜的利益關系,理順各方的關系對信息質量的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第一,建立專業經理人的人才市場,適時引入相應的競爭機制。第二,進一步地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全和建立,激活資本市場,引入替換機制,且對管理者的經營成果進行較為有效的激勵,使企業的目標函數和所有者相聯系。
3.1.3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要加強上市公司財務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培養,這是從事財務會計工作人員在會計工作當中應遵循的與會計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是財務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當中產生的正確處理會計事物以及調整會計人員職權與職責的行為準則。另外,進一步規范人員聘用制度,做到公開、透明。
3.2外部方面
3.2.1提高外在需求者的認知能力。上市公司在投資人、債權人及信息使用者應該努力做到提升其認知水平,投資人、債權人及信息使用者的相關行為是股市特征的函數,比如投資人的非理性投資會惡化證券市場上會計信息的披露違規的操縱之風,因此,要提高投資人投資水平,從另一個方面來規范證券市場。
3.2.2健全宏觀社會經濟環境及監督體系。第一,健全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監督體系。注冊會計師是證券市場當中穩定發展的監督員,其在整個監督體系當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經過審計的上市公司的報表仍出現造假現象,不僅使得廣大的投資者遭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也會損害其對整個證券市場的積極性。第二,建立健全市場監督機制。從博弈論分析的結果上來看,資本市場的監督人員對上市公司的管理層、事務所的違規與否有較大的影響,為了減少管理層制度違規情況的出現,應健全并完善證券監管與組織結構體系。
3.2.3規范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做到不僅由市場選擇進入者,同時也由市場來淘汰不合格者,引入競爭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建立多層次交易系統,豐富融資方式;充分發揮創業板的作用,給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場所,完善資本市場,提高市場的競爭性和有效性;通過利率市場化,促進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考慮將銀行貸款證券化,促進中長期信貸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晶晶.可持續發展觀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商業會計,2013(12).
[2]王曉.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北方經貿,2014(02).
[3]黃嫦嬌.會計信息披露內容與形式的探索[J].財會研究,2013(01).
[4]李延莉.低碳經濟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商業會計,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