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冉
(中鐵物總國際資源有限公司)
近年來,我國企業在海外拓展的速度和力度受到舉世矚目。我國企業在海外并購過程中,除了經濟力量的作用外,還受到了政治、安全、文化等多方面、多元的挑戰。筆者就確立明確的國家戰略,企業要確立相應的發展思路,要盡快完成被并購企業的融合等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海外并購企業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以及我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國內企業海外發展提供了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有力支持。國際方面,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拖累,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企業價值處于下降狀態,英國脫歐導致整個歐盟及歐洲的一些主要企業開始對企業價值重新進行重新評估,為中國企業的海外拓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據報道,2016年全球并購總價值達3110億美金,占全球總交易投資額的46%,而中資跨境交易的總額達到1010億,占全世界并購的1/3,其中民營企業占我國海外并購總投資的69%。我國企業在海外拓展的速度和力度受到舉世矚目。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必須充分認清當前的形勢,積極迎接挑戰,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取得更大的發展。
一、我國企業海外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政治方面
雖然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強,各國之間通過WTO等組織積極推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消除貿易壁壘,但是政治因素依然是制約我國企業海外發展的重要因素。最新的案例有美國西部快線受到國內政治力量的影響,單方面中止與中鐵建立的在美國制造高鐵的協議,美國甚至專門成立了“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該組織的目的就是禁止中國的國有企業并購美國公司,尤其是美國高科技公司。從總體上來看,我國企業海外發展的外部政治環境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從英國脫歐到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其背后都隱含著地方保護主義、保守主義的暗流,主要發達國家反國際化,反對世界貿易的立場正在加劇。
(一)安全方面。
從世界范圍來看,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影響全球安全發展的重要障礙。宗教極端組織和勢力在歐洲、中東地區連續發動了一系列的恐怖行為,給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包括在相應地區進行投資的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人員的損失。2015年11月20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赴馬里交通部洽談合作項目的3名員工在馬里巴馬科麗笙酒店襲擊事件中不幸遇難。據統計2004至2015年在我國媒體公開報道的中國企業境外安全事件中,54%發生在非洲,41%發生在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發生過1起,其中90%為武裝分子襲擊。
(三)文化方面
由于我國大部分企業還處于一個爆發式發展的階段,企業文化等建設還不夠充分,加上中外國情、歷史傳統、發展階段的不同,使企業在海外發展過程中也會受到來自文化方面的挑戰。在發達國家最主要的是勞資關系的處理,日本人在30年前處于海外發展高峰期的時候,就曾被勞資關系處理所困擾,當前我國的企業在海外員工福利待遇、企業文化包容性等方面也受到影響,特別是與工會關系的處理上,還未摸索階段。有的地方工會問題甚至嚴重干擾了企業對外并購的進程。在發展國家的拓展同樣面臨問題,主要是將粗放式發展模式和思路運用到這些國家或地區,一些企業在非洲不太尊重當地的文化和法律規定、規范,造成自身形象的受損。
二、應對挑戰的建議
(一)要確立明確的國家戰略
全球化競爭的最終落腳點還是硬實力和軟實力之爭。企業的海外拓展不僅僅是企業個體的事情,也同樣是國家層面的戰略。一個國家在國際化歷程中的實踐是企業背后嚴格的管理體系,堅決執行的法律制度,堅定的信仰和文化,啟發式的員工培訓教育體系,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來看,在世界貿易和經濟中立于強者的國家或地區,出來有產品和品牌外,同時還具有國家層面的文化和理念作為支撐,比如美國的創新精神、英國的紳士風度、德國的工匠精神、日本的精細管理。國家層面的戰略通過企業文化固化為企業的理念和價值觀,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此可見,國際化是國家硬實力、軟實力較量的體現,企業通過并購、通過合作,展現出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占領文化、理念、價值、信仰的制高點,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真正實現,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二)要盡快完成被并購企業的融合
并購后的融合直至最終的“合二為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成立董事會,董事會組成過程之中應該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對整個并購過程中的情況提出自己的觀點;要根據收購的戰略和未來發展目標,改組管理層,保留管理層構成的穩定性;加強與工會等組織的溝通,制定出詳細的利益和激勵機制,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和進一步發展的要求,避免大范圍的人事變動,實現被并購企業的平穩運營。綜合銷售額、市場份額、產品創新、市盈率、利潤或是資本回報率等指標體系,確立企業并購成功的標準,及時對并購進行評價,對于出現的問題組織力量或聘請相關機構進行測評,動態解決并購及并購后運營中出現的問題。
(三)企業要確立更加多樣的發展思路
企業的海外并購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形式,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海外投資世界平均成功率大概是25%,當前中國企業成功率達到40%,其風險依然偏高。企業必須清晰的分析海外并購的政治、金融、戰略、資本原因,確定利益關聯方以及海外并購后的影響等,提出海外并購的戰略目標。事實上,企業的海外發展戰略不光只并購一種,可以有很多形式實現海外發展戰略。比如把企業的優勢產品、項目與各個其他國家的需求相結合,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以此為目的制定海外發展戰略,既能使我國現有的生產能力為世界經濟發展作貢獻,同時也能滿足這些國家自身對中國先進技術設備的需求,為其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再比如海外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提高企業自身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競爭力,企業可以通過了解國際模式和發達國家的經驗,甚至聘請海外管理團隊等,使企業保持設備和技術競爭方面領先的同時,其經營管理能力更加高效,具有良好的抗風險能力,同樣可以實現海外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暢.國家電網海外并購研究及績效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2]孫延楊.我國對非洲直接投資的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高峰.中企海外并購潮喜與憂[J].法人,2016,10:78-79.
[4]張金杰.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新特征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6,09: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