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孝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第四小學)
小學語文數學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兩大主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傳統的語文教學已不符合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落后的教學觀念,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感興趣的點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策略
一、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素
1.教學方式相對單調
除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外,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制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增強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有些教師沿用教師課堂教、學生匆匆記的這種老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疲于應付,無法和教師真正溝通和交流。許多學生由于缺乏和教師的溝通交流,使得自己的學習困惑得不到解答,慢慢喪失語文學習的興趣,課堂學習效率逐漸低下,整個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照本宣科地講授一些知識,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整個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注重進行分類、分層教學,對于學優生和學困生一直采用一個教學套路,學優生往往感到課堂教學內容太容易,學困生有時會存在畏難情緒,這就導致整個課堂教學兩極分化嚴重,效果不佳,效率低下。
2.不重視教學反饋
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教學反饋這個重要環節。教學反饋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途徑。通過教學反饋,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糾正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惑。如果不重視教學反饋,教師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時地了解教學現狀,使存在的問題堆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小學生這個群體探知力較強,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注重對其進行多樣化的教學,這樣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多種,一是可以進行多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結合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教學設備,采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使整個課堂教學有更多的現代化教學元素,也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變得更佳。二是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態,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層次的教學安排,不能以偏概全,只有開展這種多樣化的教學,整個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夠更佳,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提升。
2.教師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課前準備對于帶動整個課堂教學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師在課前教學時,在準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等方面,對于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早做好預案,教師就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心應手,整個課堂教學秩序就會有條不紊地進行,課堂教學效率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3.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反饋改進教學
教學反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教師如果充分結合教學反饋不斷地深入改進教材策略,使課堂教學中積攢出來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和糾正,那么整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4.教師要主動和學生、家長交流溝通
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和學生、學生家長之間的課外溝通,這些溝通不僅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還能夠聽取家長對于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小學語文是一個基礎性學科,家長和學生在課外的許多生活方面也是語文特別是語言能力的一種表現。教師通過和學生、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可以了解課外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更好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5.鼓勵學生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的重要教學思維模式之一。高中語文教學尤其注重課堂教學環境的營造,而問題情境是營造一個良好課堂環境的核心要素。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和了解自己在問題情境中應該扮演一位怎樣的角色,是問題的擁有者還是問題的解決者。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提問,讓學生站在文本內容角度理解文中所蘊含的人文情境。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模式,將課前引導納入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中,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和文章內容制定結構化和合理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再根據教學目標合并教學方案向學生明確具體的任務,以任務指導學生展開學習。
比如,學生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提問:“小女孩手中明明有火柴,她為什么不去撿一堆木材取暖?小女孩明明可以逃離那一切,為什么她要選擇承受?為什么周圍的人不愿意救助這個弱小的女孩,而是選擇看著她慢慢死去?”這些問題學生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之后的結果,教師應該給予細心解答。教師可以避開正面回答,將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中窮人的生活狀態講述給學生,分析以上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窮人生活狀態與富人之間的差距。教師鼓勵學生提問,能夠使學生具備多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6.課堂留白,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期,其審美觀道德觀人生價值觀還處于朦朧階段,還沒有科學的價值體系以及辨別真理的獨立能力。學生通過優秀作品的指導可以從中領悟生活美藝術美自然美語言美情感美,并在這些“美”元素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的語言鑒賞能力,達到培養審美情趣的效果。而課堂留白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從中感受文學之美。由此可見,一部優秀文學作品對于學生而言,不只是體現在文字的視覺沖擊力,還凸顯在作品本身的情感因素。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自我的工作實際,不斷地細化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道路更輝煌。
參考文獻:
[1]丹晶.改進提問藝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1(17)35-36.
[2]陳錦娜.提高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之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9):33-34.
[3]胡華杰.奏響有效教學的旋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2):67-68.
[4]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4(0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