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葉娟
(湘潭大學)
微博反腐既因其具有獨特優勢和特殊意義而被贊譽為新時期反腐倡廉的最新利器,也因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和雙向效應而引發諸多擔憂。從完善反腐敗體系的角度來說,綜合考量微博反腐的利弊,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探討其問題解決的對策,推進我國廉政建設的順利開展。
微博反腐理想路徑現實困境
一、微博反腐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育我國的公民社會
公民參與微博反腐能夠促進公民表達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實現,加快公民意識的覺醒,提升公民的公共責任感,使人們受到民主的教育和鍛煉,不僅如此,微博反腐也讓更多小人物有了說話的地方,讓更多的小事情有人管,讓更多的權利得以維護,從而使得反腐倡廉成為廣大博友常態化的關注焦點。
(二)有利于保護檢舉揭發當事人
首先,微博反腐的匿名性有利于保護檢舉揭發的當事人,同時,微博所強調的言論自由也使得“反腐”高調且高度透明化,可以說通過微博任何一條小的丑聞都無所遁形。其次,微博群體的圍觀和助力,圍觀給揭發事件的當事人也提供了強大的鼓勵和安全感。最后,微博的持續追蹤特色和蝴蝶效應是微博反腐得以達成的關鍵,曝光丑聞的價值不在于讓群眾了解官員的腐敗,而是在于為加強廉政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三)有利于改善反腐倡廉的生態
反腐敗問題專家表示,預計今年中國將加大反腐敗的技術含量,尤其是注重信息化技術,讓權力運行更加透明,讓監督渠道更加通暢,讓反腐效果更加明顯。因此,微博反腐這一反應快、影響大、參與面廣的新興監督方式,這一能最迅速、最直接、最集中反映原生態社情民意的新興反腐利器,將對政府官員的決策、溝通、處置、公共治理能力,甚至對政府自身形象的維護和建設形成嚴峻挑戰,因而,微博反腐一定程度上將有利于改善我國反腐倡廉的生態。
二、微博反腐:作為一種新型反腐手段的現實困境
(一)微博信息泛濫失控易成為謠言滋生的“溫床”
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媒體,微博看似無限自由、無窮邊界,可以容納和接受無數信息,似乎有著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然而實際上,它卻有意無意地屏蔽了許多真實的信息,并通過激烈的言辭和情緒化的渲染,形成“圈子化”的、“群起而攻之”的“多數人暴政”現象。特別是當微博介入反腐領域之后,微博信息的真實性、嚴肅性是萬不能以圍觀娛樂的心態而視之的,更不能以內容的隨意性和結果的失控性加以取代。這也是微博反腐在信息產生階段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
(二)微博圍觀容易左右社會輿情、擾亂公共秩序
網絡是公共事件的“放大器”和社會情緒的“發泄器”,其對社會輿情的影響有如暴風驟雨,一石就能激起千層浪。在這一方面,微博可謂將網絡的這兩大特色發揮到了極致。微博主體的“草根性”和“非理性”,微博表達的隨意化和個性化,微博群體的圍觀性和攻擊性,都對當前我國的社會輿情及公共秩序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三)微博信息監管困難導致微博反腐缺乏規范性
在微博反腐的過程中,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和知情權應有所界限,應把握好這種監督的尺度。否則,一旦越過法律規范和道德準則的約束,微博反腐也可能演變為人身攻擊、語言暴力、惡意中傷的載體,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和惡劣影響。當前,對微博信息的監管過濾還存在較大困難,這直接影響了微博反腐的規范性及公眾監督權的合理有效運用。但實際上,微博的過濾與監管又是十分艱難的,其便利性與實時性本身就預示著把關的艱難性。在保障微博表達的自由性的同時,如何做好過濾與監管,值得深思與研究?!?/p>
三、微博反腐:從改變自身到完善自身的應對之策
(一)提高各相關主體的“微素養”
所謂“微素養”,主要是指進入微博時代后,與微博這一新媒介聯系緊密的各類群體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修養,它主要包括微博主體的公共意識、責任意識、價值觀念、道德素養、法律意識等基本因素。具體到微博反腐而言,提高各相關主體的“微素養”,就是要求微博反腐的實施者和應對者都應切實提高理性自覺和道德自律,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理性使用新興媒介,自覺規避惡意行為。
(二)加快完善微博反腐法律法規
要建立健全微博反腐的法律法規,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當前我國微博反腐立法和執法上存在的問題。在如何界定知情權與隱私權、政務公開與國家機密、社會監督與造謠誹謗、言論自由與人身攻擊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法規,缺乏法律規范已經成為網絡反腐的最大隱憂?!?/p>
(三)建立健全微博反腐處置機制
1.完善微博反腐舉報制度
一般而言,微博反腐遵循的是“微博曝光——網友聲討——紀檢介入——立案解決”的舉報模式,這一模式在近年來的反腐倡廉工作中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提高微博舉報合法性的角度來說,這種模式應該由常規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微博舉報制度加以替代。這種舉報制度通過實行專門機構負責、專人負責處理,遵循使舉報更加便捷、處置更加果斷、反饋更加及時的理念,既保證舉報人人身安全,又提高舉報信息的真實性。
2.暢通微博反腐舉報渠道
實現微博反腐舉報渠道的暢通,既要大力建設紀檢監察專門舉報網站,也要加強政府舉報平臺建設、民間反腐網站合作,尤其應注意政府網站“領導郵箱”的建設、答復和反饋,充分利用黨委政府與民眾溝通的傳統優勢,拉近黨群、政民距離,變民眾“上訪”為“上網”,滿足公眾的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3.完善網絡輿情監測機制
紀檢監察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檢測機制,特別是對于與微博反腐有關的網絡輿情進行實時的全方位的檢測,根據網絡微博的點擊率、回帖數等進行數據統計和分類,得出網絡輿論的整體態勢,進行調查和分析,研判事件的成因,對輿情發展態勢作出準確預測,同時根據微博信息提供的線索深入調查研究,督促相關部門迅速解決。
4.建立微博反腐反饋機制
建立微博反腐反饋機制,就是指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要及時收集、分析和反饋微博反腐信息,要通過建立反腐信息綜合反饋機制,通過跟帖回復、專欄回復、在線作答等方式給予回應,對搜集到反腐信息要及時進行科學甄別、監控、快速報告和及時處置,從而使微博舉報案件得到迅速查辦。
參考文獻:
[1]高斌.當反腐邂逅微博[N].檢察日報,2011-06-07.
[2]廖水南.微博反腐注定只是一場熱鬧[N].重慶商報,2011-10-24.
[3]嚴州夫.“微博反腐”風生水起[J].先鋒隊,2011(22).
[4]涂永珍.微博反腐:公眾的知情權與官員隱私權之博弈[J].領導科學,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