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梅+萬錦虹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商務管理系)
彼得.圣吉說過:“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增強企業的整體素質。”意思是說讓一個企業良好有序的發展,單純的只靠個別重要領導者的單獨決策、指揮全局是行不通的了。企業管理活動中,要結合自身企業現狀,形成企業特有的管理模式,利用更優秀的管理方式方法,充分體現管理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本文重點利用波士頓矩陣的方法,例證說明如何優化企業業務的組合,讓企業業務呈現出最優化的合理結構,充分體現資源的最有效性使用,增強企業的在各種環境當中的競爭能力。
經營業務組合波士頓矩陣
21世紀應該算是朝氣蓬勃的企業快速發展的世紀,當然,機會與風險并存,當今世紀同時也是企業擁有更多考驗的世紀。現在的企業要面臨的生存與發展環境越來越復雜了。我國企業來講,從入世后的企業改制,到2008年的經濟危機充滿了機會與威脅。特別是我們天津的企業,經歷了2008年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再到2015年的天津以及上海自貿區規劃,政策環境以及經濟環境的優化發展,更加刺激了企業快速發展觀念的轉變。如何在現有的經濟形勢下謀求更好地發展,是更多企業的管理者都在探討的問題。企業的發展與強大會涉及很多方面。例如企業資源整合、組織結構優化整合、產品業務組合優化等等。其中產品業務組合分析的優化使用,能夠讓企業在科學的產品結構中,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讓企業在產品業務的發展中投入的每一分線都會有效果,企業如果想在社會經濟大潮中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能夠實現更多的低成本高效能的有效運作,從經營業務或產品的結構優化方面入手,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
我們提到的經營業務組合分析法是由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于1960年為一家造紙公司做咨詢時提出的一種投資組合分析法,也稱作波士頓矩陣法(BCG Matrix)。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如圖:
圖中橫向軸反映的是相對市場份額,也就是與該市場上最大的競爭者市場份額相比,是處于什么地位,如果10X則表示本企業為市場老大位置,是對方最強競爭對手的10倍份額比例。如果是1.0X則表示跟競爭對手勢均力敵,不相上下。都是市場老大的位置。如果是0.1X則表示跟競爭對手相比,自己是對方的十分之一,在市場上的地位較小。所有業務類型均可分為上圖四種業務:問題類、明星類、金牛類、瘦狗類。其中:問題類業務(Question Marks,指高增長、低市場份額)所在的位置是第一象限。處在這個領域中的是一些投機性產品或剛剛上市的產品,帶有較大的風險。這些產品目前的宣傳投入大,市場占有情況不良好。明星型業務(stars,指高增長、高市場份額)所在的位置是第二象限。這個領域中的產品處于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場份額,也就是市場占有情況良好,處于市場老大的位置。但也許會或也許不會產生正現金流量,產品宣傳投入也大。現金牛業務(Cash cows,指低增長、高市場份額)所在象限是第三象限。處在這個領域中的產品產生大量的現金,但未來的增長前景是有限的。這是成熟市場中的領導者,它是企業現金的來源。瘦狗型業務(Dogs,指低增長、低市場份額)所在象限是第四象限。這個剩下的領域中的產品既不能產生大量的現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現金,這些產品沒有希望改進其績效。
如果企業業務種類比較多,結構比較復雜,特別是當企業業務良莠不齊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確定,企業為每一種產品的投入能不能不分好壞的一律均等?答案是否定的。給任何一種產品投入時,我們都要問自己如下問題:這種產品未來需求如何?這種產品能不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如果企業產品種類已經足夠多,應該保證什么樣的產品結構?
下面以一家企業的產品為例,用波士頓矩陣法來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
A企業有10種產品,每種產品的市場地位和市場增長率情況如上圖中所示,不難看出,問題類產品有4個,明星類產品有2個,金牛類產品有1個,瘦狗類產品有3個。利用月牙形的象限分析,如圖所示,月牙所在的區域為三個:問題類、明星類、金牛類。其中問題類和金牛類的月牙面積相等,也就是說整合后的產品數量問題類和金牛類數量最好是相等的,根據A公司的具體情況,金牛業務有一個,所以問題類的最好的結構也是保證有一個,所以經過比較,我們可以淘汰三個,剩下一個目前比較有發展潛力的。明星類的月牙的面積最大,產品因為很有可能發展成未來的金牛業務,所以盡可能多的保持住。數量多些最好。金牛類的業務也是不能淘汰,要盡可能的采用維持性的策略。月牙形狀沒有觸及到的一個區域就是瘦狗類業務,所以瘦狗類業務有幾個最好的做法是淘汰幾個。經過整合,我們看比較之后的業務如下圖:該企業最佳的業務組合為保留四種產品為最優。這樣可以將現有資源充分的利用到業務組合當中。
波士頓矩陣的精髓在于把戰略規劃和資本預算緊密結合了起來,用四個相對簡單的分析來應對復雜的戰略問題。波士頓矩陣幫助多種經營的公司確定哪些產品應該投資,哪些產品適合獲取利潤,哪些產品應該淘汰,從而使業務組合達到最佳經營成效。企業可以利用分析結果,特別是幫助多種產品組合經營的企業自己做好定位,把最佳的產品配比確定下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本方法的應用中,企業經營者的任務,是通過四象限法的分析,掌握產品結構的現狀及預測未來市場的變化,進而有效地、合理地分配企業經營資源。
參考文獻:
[1]韓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化學工業出版社.
[2]徐國華.管理學.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