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琪
(大連理工大學)
個人理財是開展的最為廣泛的業務之一,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仍受分業經營制度制約,同時理財產品品種少,同質化嚴重,缺乏高素質的綜合理財人員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商業銀行應根據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迎來個人理財業務的廣闊前景。
個人理財業務問題對策
在西方發達國家,個人理財業務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到非常成熟階段,成為歐美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和業務增長點。據有關資料統計,個人理財業務收入已占國外銀行總收入的30%以上。個人理財業務在我國起步較晚,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為我國的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國內各商業銀行大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財品牌,如建行的“樂當家”,工行的“理財金賬戶”,農行的“金鑰匙理財”等。發展個人理財業務已成為各家銀行競爭優質客戶市場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經濟效益增長點。
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分業經營體制阻礙個人理財業務發展
受到政策和法律的限制,我國金融體系仍然處于分業經營狀態,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3個市場仍處于割裂狀態,這使得銀行不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而客戶資金也不能利用其他兩個市場實現理財增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投資熱情,限制了銀行業個人金融業務拓展的空間。國外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的范疇不僅包含投資理財還包含融資、保障結算等,通過對股票、信托、投資型保險、債券、期貨、基金、不動產等構成不同的投資風險組合來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而國內因嚴格分業經營體制,使得金融機構無法將三者結合優勢跨越行業壁壘,無法有效向客戶推薦金融產品,銀行的理財定位只能以招攬客戶、培育市場為目標,理財業務僅停留在給客戶提供理財建議上。
(二)組織機構、管理架構不完善
為了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個人理財業務必須依賴前后臺業務的整合,才能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而目前由于國內商業銀行的組織結構及管理架構的不完善,個人理財業務所涉及的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分別由多個部門管理,導致前后臺業務條塊分割,個人理財未能形成相對獨立的運作系統,使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不能順利展開。
(三)理財產品品種少,同質化嚴重
在分業經營的背景下,雖然各家銀行不遺余力地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個人理財產品,但因金融機構不能跨市場構建金融產品,而且缺乏有效的客戶需求分析,使得個人理財業務只不過是貨幣市場產品的簡單組合。我國商業銀行只能通過代理和合作的形式向客戶提供證券、保險等理財服務,利潤空間有限。商業銀行理財的內容和形式也僅局限于傳統的銀行存貸款業務、銀行卡業務、外匯業務及部分銀行代理保險、證券、基金產品等業務。而且大多數理財產品為國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翻版,模仿程度高,缺乏差異性和核心競爭力,難以全面滿足客戶的理財服務需求,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國內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與客戶對個人理財產品的選擇性。
(四)缺乏高素質的綜合理財人員
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知識性、技術性相當強的綜合性業務,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非常高。而我國因長期執行金融分業經營制度,導致各商業銀行缺乏復合型理財專業人員,多數員工文化素質普遍不高,由于常年從事傳統銀行業務,在保險、證券等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理財建議還只是停留在為客戶提供儲種選擇、個人存單質押等與傳統儲蓄業務相關的服務上,而未能真正為客戶提供適當的理財建議。
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風險披露和宣傳能力
商業銀行自身應完善內控機制,防范理財業務中存在的風險。提高風險披露能力不僅限于體現在產品說明書上還對銷售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針對客戶的不同風險厭惡程度給予不同的建議。商業銀行應當構建理財產品的風險計量,監測、控制和處理方法,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宣傳,及時按照規定程序披露理財資金的管理與運用、投資組合與風險收益的變化以及其他重大影響事件等信息。同時引入第三方評測市場,提高風險預警質量。一方面對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做出綜合評級,使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充分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及承受能力提出相應購買建議
(二)增強產品設計團隊自主研發實力和市場分析能力
要讓個人理財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產品的整合和創新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對現在的個人理財業務產品進行全面的量本利等成本與效率分析,推進個人理財產品結構的優化與重組。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場變化脈搏,做好市場調研,認真分析市場與客戶需求。在理財產品創新中,我國商業銀行不能一味地模仿國外的理財產品,應以市場細分為出發點,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加強客戶和市場需求分析,將個人理財產品創新的范圍由貨幣市場引向資本市場及其衍生產品和稀缺資源,有助于增強商業銀行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進行業務創新,使客戶的效益獲取程度達到最高,這也是拓展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空間的關鍵環節。
(三)培養專業性、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目前各商業銀行在開展理財業務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與銀行缺乏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密切相關。因此應加強對個人理財業務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業務營銷的高級人才的培養,從而提高理財團隊的整體素質,以適應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需要,達到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目的。作為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具備一定的金融專業知識,同時還應從顧客心理出發巧妙地使用營銷技巧,因此要制定系統的理財顧問培訓計劃。有必要同證券保險等行業系統建立橫向聯合培訓機制,使理財候選人員全面掌握各類投資市場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員工有敬業精神和良好的個人信譽。必須對理財候選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崗位交流,使其盡快熟悉銀行的各類業務,能夠進行銀行業務的獨立操作。
參考文獻:
[1]王洪敏.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8.
[2]湛雷.淺談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1.
[3]汪洋.關于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思考[J].技術與市場,2009.
[4]劉文虎,陳金霞.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