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芳
家庭是由血緣、姻親或收養關系連結起來的生活共同體,是人生存發展的基本社會組織和人口發展的重要單元,促進家庭發展是當前各國最重要的社會議題和專家學者最關注的社會焦點,逐步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共同希冀。
一、促進家庭發展的重要意義
有史以來,家庭因其具有生產、生育、教育和養老等功能,一直是人心靈的歸宿和避風的港灣。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的作用已遠不止于此,不僅對個人的物質和情感需求影響深遠,更成為國家和社會經濟文化持續發展的基礎資源和動力源泉。
(一)促進家庭發展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本保障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社會的和諧穩定離不開家庭的支撐。家庭強則社會強,家庭優則社會優,家庭好則社會好。首先,家庭為社會提供人才培養基地。其次,家庭為社會提供文化價值觀念形成發展的基礎環境。另外,家庭為社會提供和諧穩定的安全閥。良好發展的家庭是個人的福利資源,能夠達到馬斯諾需求層次論的較高層次。
(二)促進家庭發展是解決人口問題的基本任務
人口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經過30多年的改革實踐,我國的計生政策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創造了人口有效控制的奇跡。然而,成就背后人口問題依然嚴重,總量增長、素質偏低,結構和分布失衡。這些人口問題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和人民幸福指數,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促進家庭發展。
(三)促進家庭發展是落實公共管理服務的基本抓手
隨著改革由經濟體制到政治體制、由體制外到體制內的不斷深化,建立服務型政府、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進程也逐漸加快。把握機遇,順勢而為,落實公共管理服務需要找準抓手和載體。促進家庭發展正是公共管理服務得以落實的重要依托。
二、當前家庭發展的現狀分析
孔子曰:“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秉h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家庭發展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強調“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當前我國大約有3.74億個家庭,家庭狀況總體上是積極、穩定、向上的。但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思想觀念的深刻轉化,家庭規模、家庭結構和家庭功能也正在發生變化,呈現出規模小型化、結構多樣化、居住離散化等趨勢和特點。這些變化給家庭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家庭容易被邊緣化,出現不少問題。首先,家庭規模不斷縮減。從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其次,家庭抵御風險能力有所下降?,F在我國的家庭結構多是獨生子女結構,獨生子女家庭超過了2億,而獨生子女家庭是非常脆弱的高風險家庭,在過去的20年中有800萬家庭喪失了獨生子女,一定程度影響了社會穩定。再次,家庭結構多樣化。離婚率從2000年的0.96‰明顯上升到2009年的1.85‰,導致單親家庭增多,丁克家庭、空巢老人和獨生子女家庭比例也不斷升高。再次,家庭功能弱化。隨著人口生育少子化、人口居住離散化、家庭發展空巢化,家庭功能受到很大挑戰。少子老齡化挑戰家庭的贍養功能,4-2-1家庭結構中養老不堪重負。
三、促進家庭發展的對策探討
促進家庭發展,涉及生產、生活、生育、養老等方方面面,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以積極的心態、戰略的思維、務實的作風和綜合性的配套措施,不斷探索實踐。
(一)深入調查,及時調整,切實制定利于家庭發展的政策體系
政策是行為的先導和處事的依據,促進家庭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各項政策的銜接和總體政策的頂層設計,包括規避政策風險、家庭關懷政策、家庭保障政策等,從而使家庭中貢獻者獎、犧牲者補、困難者助、健康者興。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調查研究工作。制定家庭發展的政策體系,要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基礎信息、發展態勢、面臨的問題及機遇等方面的戰略研究,增強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另一方面是及時調整目標和范圍,增強政策體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以往的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獨生子女家庭養老保障、貧困救助等公共政策,多側重于個體為對象,現在逐漸轉向以家庭為單位,就是為了增強家庭的風險抵御能力及時調整的結果。
(二)統籌協調,創新機制,系統構建利于家庭發展的工作體系
促進家庭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統籌協調系統推進。首先,加強組織,統籌協調,形成分級負責、層層包保工作網絡。其次,從促進家庭發展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角度,發揮好網絡的載體作用。逐步完善全程家庭信息的采集、利用和管理,增加關于家庭福祉和發展的相關數據統計,促進人口基礎信息的共享與利用,努力把人口計生網絡發展成為開放的、普惠的、綜合的管理服務平臺。再次,圍繞群眾需求,打造健康促進平臺。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實施“婚、孕、產、育、教、養” 全程生命關懷,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實現目標人群和家庭公共服務的全覆蓋,為所有家庭提供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早期教育、老齡關愛等全程服務。
(三)苦練內功,分門別類,大力發展利于家庭發展的能力體系
促進家庭發展必須苦練內功,鍛煉自身的能力體系。這些能力體系,具體來說,就是“家庭勞動致富能力、家庭優生優育優教能力、家庭生殖健康與保健服務能力、家庭科技文化知識更新能力、家庭美德與行為文明能力、社會保障與家庭養老能力、計生家庭安全與抵御風險能力、特殊家庭自我發展能力”八個方面的能力。例如,加強家庭勞動致富能力,就要暢通渠道開展專業技能培訓,鼓勵家庭人口勤勞致富。再例如,加強特殊家庭的自我發展能力,主要是通過開展家庭關懷關愛、空巢家庭助老助殘、精神慰藉服務,做好不孕不育家庭、單親家庭、殘疾家庭、老年空巢家庭、低收入家庭等特殊家庭的政策扶持和社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