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梅
摘要:隨著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大幅度調整了企業內部的產業、組織和隊伍結構,使得過去企業內部大一統的計劃經濟格局徹底被打破。隨著企業工會結構的不斷完善,在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方面等都進行了十分深入的調整,使經濟結構、勞動關系和就業方式等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和多樣化的趨勢。在此基礎上,企業工會工作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工會要清醒地認識和研究當前工會工作所面對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并且用積極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戰,實踐好黨的重要思想,探索出適應新趨勢下企業工會工作的新路子。
關鍵詞:企業公會;新問題;創新和研究
一、企業工會當前面臨的問題
(一)職工隊伍逐步分化為不同的組織,使得企業工會的工作對象復雜化
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在以前的經濟體制下,呈現出職工成份簡單、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很小的狀態。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職工隊伍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群體分化,主要表現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出現可觀察的差距。主要分化為以下三種群體:經營管理者群體。由過去的黨政領導經企業改制后成為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擁有股份的董事等;二是白領員工群體。主要包括科技和高級職員,他們能夠參與按勞分配;三是普通職工群體。就是人數最為龐大的一線職工群體,他們通過自己技能來取得工資;四是打工群體。包括農民協議工、勞務工等,他們靠具體勞動來獲取報酬。
(二)職工就業形式逐步多樣化,使得企業公會協調勞動關系的能力擴大化
近年來,隨著企業內部的改制,人事、分配制度發生變化,企業勞動關系出現復雜趨勢,所有者,企業之間的矛盾日益激進。主要表現在表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下崗職工進一步增多,企業減員與職工生存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企業中群體性勞動爭議和突發性事件逐漸增多,出現了因企業改革中利益調整引發的勞動爭議的新特點,規模也越來越大。因此企業工會會感到束手無策,處于不能不調解,又不知如何調節的境地。
(三)職工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使得企業工會維權工作難度逐步增大
現在企業實行的是經營者年薪制、股權制或期權制等經營模式,企業內部分配方式和工資檔次呈現出多樣化的新形勢。如今企業更加注重人才和技能,在工資分配模式上向管理、科技人員傾斜,造成企業內部不同職工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加大,普通職工群體處于低收入狀態。工會無論沒有力量解決所有職工就業和收入等問題。工會維護的難度越來越大,處于不能不維護,又不知如何維護的局面。
(四)企業內部實施重組改制,精減機構,定編定員的相關程序,使得企業工會組織沖擊加大
個別企業行政領導有著工會工作干的越少越好的消極思想,沒有認識到工會在企業發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工會有時會成為黨群工作部里的無所事事的部門,在此看來,企業工會工作被變得不積極了。
(五)企業持續重組、快速發展的新形勢與傳統的工會工作模式難以適應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觀念滯后。企業工會在理論政策研究和思維方式上都顯得滯后,上級布置工作,缺乏創造力;二是工作方法滯后。工作方式和職工需求不緊密,工作顯得被動。在工作方式上,墨守成規,缺乏調查研究和把握宏觀形勢的能力;三是工作內容滯后。長期以來,不管是否切合實際,都要全面鋪開,內容過多、時間過長;四是作用發揮滯后。職工最迫切的要求是保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權利。事實上,企業工會為職工做不了主,甚至有的工會根本不是職工群眾的代言人;五是干部隊伍素質不高。工會干部必須強化自身素質和知識更新,工會干部僅掌握工會理論知識已遠遠不夠。
二、企業工會工作的創新
(一)提高工會隊伍自身素質是工作創新的基礎
加強工會隊伍自身建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企業生產經營大局對工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工會干部要適應新時期的新變化,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學習工會業務方面的學習,帶領職工積極投身生產工作,創新工作方法,成為學習的能手和行政的幫手。
(二)創新工會服務工作,做好職工的貼心
我們要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工會組織要就如何創新提出新的要求。工會工作的立足點是服務,創新就是全面提高服務質量。企業工會一是要通過建立宣傳欄、文體娛樂活動的職工活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二是要經常聯系工作和生活上有困難的職工,盡力為他們解決困難,用滿腔的熱情去關心他們,以實際行動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工會組織要以深厚的感情、密切聯系職工、到職工中去,為職工排憂解難。
(三)適應新形勢,努力創新工會工作方法
工會只有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工會工作才能保證旺盛的生命力。創新工作方法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工會應當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開展勞動競賽、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引導職工積極發揮其各自的優勢。其次,工會應注重職工素質工程建設,通過組織技能競賽、高技能人才傳藝、等,引導職工強化自身的素質。最后,工會要正確認識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維護企業整體利益的關系,提高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形成企業與職工互利雙贏的勞動關系。
三、總結
總之,在新世紀新的發展趨勢下,企業工會要堅持從企業本身的實際為出發點,堅持按照國家頒布的例如《工會法》、《勞動合同法》的法律制度和不斷的工會創新工作下,努力找到工作的關鍵點、著力點和突破口,使企業的工作獲得實效。
參考文獻:
[1]魏文享.非營利的困惑:近代工商同業公會的經費問題探析[J]. 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1) .
[2]魏文享.制約、授權與規范——試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對同業公會的管理[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4) .
[3]彭南生.近代中國行會到同業公會的制度變遷歷程及其方式[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