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適,傅冬和,肖文軍,龔雨順,朱海燕
(湖南農業大學 園藝園林學院茶學系 ,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8)
茶學本科教學中關于創業教育的探討與思考
李 適,傅冬和,肖文軍,龔雨順,朱海燕
(湖南農業大學 園藝園林學院茶學系 ,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8)
大力推進茶學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是促進茶學本科畢業生高質量創業、就業,適應中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必由之路。本文對在茶學本科教育中開展創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對如何結合專業特色開展創業教育進行了探討,為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融合,構建面向社會、立足行業的茶學創業教育體系,搭建創業教育師資的成長平臺提供參考。
茶學;創業教育;教學改革
茶學專業作為我國的特色專業,已成為一門涉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現代學科,如何在這門歷史悠久的特色學科中開展創業教育,既是新時代培養茶學本科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需要,也是社會和經濟結構調整時期對茶學專業復合型人才需求變化的需要[1]。目前,茶葉行業已進入以知識、信息和技術為基礎,以創新、創業為動力的后工業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新的時代背景下,茶產業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茶學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提升茶學本科培養階段創業教育水平對于茶葉產業的轉型升級有著積極意義。
茶葉產業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新的時代背景下茶學專業知識與信息已逐步取代勞動力、資本、土地、原材料等原始資源,成為具有創新動力的驅動資源。茶學人才培養目標伴隨著知識經濟發展也應轉變。將培養傳統的茶葉行業就業型人才調整為培養新型的創業型人才;從為茶葉企業、科研單位培養應用型的人才調整為整個茶行業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將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內容。茶學高等教育體系只有滿足知識經濟時代需求,培養出具有極強的創新意識和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全方位、復合型人才,才能滿足目前茶葉行業就業市場對創業型人才的急迫需求。
目前,我國共有22所本科院校設有茶學專業,歷經60多年的發展,茶學高等教育已為我國茶產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在推動茶業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這些院校作為茶葉產業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柱與科技知識傳授的中心,在茶葉領域知識創造、傳播、轉化及應用等諸多領域具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因此,在茶學本科教學體系中強化創業教育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轉型時期茶業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和跨越式發展。
推動新的時代背景下茶學本科教學體系建設和綜合改革,加快專業發展將有利于豐富“十三五”茶學本科專業的內涵[2]。與一些新興的專業或領域相比,茶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需要加快,從教育理念到內容體系、從方法手段到環境設備及以教育目標指向為核心問題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亟待解決。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現階段茶學專業建設與發展的目標是培養適應傳統“農、工、貿、文”茶產業鏈發展為核心的專業人才,主要教學模塊圍繞“茶葉功能成分化學”、“茶葉加工理論與新技術”、“茶樹生物技術與種質創新”、“茶樹生理與無公害栽培”和“茶文化與茶業經濟”五大專業知識體系展開。在教學內容方面,傳統茶學高等教育要突破茶學本專業只涉及茶樹育種學、茶葉種植與生產加工、茶葉品質管理、傳統渠道營銷等課程的內容限制,拓寬專業領域,根據時代發展特征不斷豐富完善知識結構,使學生按其需要與喜好,選擇性地對與專業相關或未來可能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學習,構建其個性化的知識結構,為將來的創業和創新打下基礎。
茶學本科教學創業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是對傳統茶學教育、茶學就業教育的一種創新,通過改革傳統教育,推行面向未來的“創新、創業型學習”。創業教育是茶學高等教育的一次新變革,它不僅僅對茶學專業學生就業與創業觀念進行轉變,因地制宜創造性的開展學科創新,逐步深化茶葉行業領域的創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同時也是對我國在轉型期茶學高等教育內容體系的彌補和進一步完善,將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茶學本科教育的內涵,使之更具生命力。
大學生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創業教育可以使茶學本科學生具備從業與創業的雙重本領與能力;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全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潛力,進而以滿足社會發展期間對人才培養方面的諸多需求。接受過創業教育的茶學專業學生,其內在的創造潛能和綜合素質將得到發展。
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一直以來都很重視本科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但是以往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認識主要還是體現在“掌握茶葉產業的種植、加工、銷售、文化(即農、工、貿、文)四個產業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目前,茶學專業大部分的本科畢業生主要還是在傳統茶葉企業和科研院所從事茶葉行政管理、生產技術、內外貿易、商品檢驗、科研、教學等工作[1],由于缺乏創業教育基礎,很少愿意自主創業。從某種角度上說,一個人創業能力的強弱直接反映了他的創新潛能與動手實踐技能水平的高低。因此,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創業促進就業,已成為全世界各國教育理念的共鳴。在社會經濟轉型期,創業教育將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有益的、必要的補充[4]。在美國目前已約有2200多萬個私營小企業,創業教育使美國社會面臨的就業壓力從而得了一定程度上緩和[5]。在傳統茶葉行業發展遇到瓶頸的經濟社會背景下,茶學專業學生雖然就業率較高,但就業質量有待提高已成為大部分高校需要面對的問題[1]。在開設茶學專業的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激勵學生們自我創新、自我創業,引導學生從形式上的生存型就業,向有科技含量的發展型就業模式過渡和轉變,對于推進茶葉經濟發展、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順利實現傳統茶產業轉型具有極為重要意義。
創業教育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般包括創業的精神、心理、知識和能力培養;創業的理論、觀念、實踐和實戰;專任教師、企業管理者與經營者、政府職能部門的專業人士、市場與金融部門的專業人士等協同工作[4]。其課程體系應涵蓋知識與技能課程、思維與價值觀課程、案例學習與體驗、互動討論與創業實戰等環節,要立足專業特色及社會發展新趨勢的要求。
將創業教育納入茶學本科教學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結合茶學專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茶葉行業實際情況的創業教育發展道路。國外一些院校很早就把其人才培養目標置于更為廣闊的視野下[5],實施茶學本科創業教育目標,要逐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從“茶葉行業技術人員”到“茶葉行業企業家”的轉變,這不但關乎創業教育之長遠發展,也關乎茶葉企業的改革創新。因此,茶學本科教學創業教育必須在實踐當中堅持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堅持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6]。
茶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和鮮明特色的傳統學科,一直以來,針對傳統學科教學,我們想到更多的是“傳承”。然而,社會飛速發展,各種新的技術和應用給很多傳統產業提出了新的命題和要求。如何讓茶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培育具有創業、創新精神的茶學專業文化和氛圍至關重要。
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而在高校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必須關注和重視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與提升。支持和促進創業教育的專業文化要“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著力打造具有茶學專業特色的創業文化。可以通過如講座、論壇、競賽等各種教學活動來啟迪思想和樹立風氣。充分開發校內外與創業教育有關的各種資源,營造多元滲透的創業文化氛圍,充分發揮文化的渲染優勢與潛移默化功能,讓茶學專業學生在創業的激情和氛圍中學習成長成才,體驗自主創業的樂趣與價值,從而樂于創業、敢于創業、勇于創業。
創業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層面上,而是與茶學科學研究、茶學專業實習實踐、以及高校在茶學實驗及成果轉化等培養環節密切配合。各個院校茶學專業通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較豐富的社會資源,可以嘗試通過獲取校外資源的方式來為本校本專業的創業教育實施設立專項經費[7]。加強產學研結合,在一些茶葉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將專業科技與服務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和創業意識訓練提供優越條件,為茶學專業創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茶學創業教育實踐必須做到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之間的貫通,防止封閉式辦學情況的發生,否則就會使創業教育實踐流于形式,難以起到相應的效果。把實踐與茶學專業的課堂教學有機地融合起來,在不斷開放的體系中讓學生既有機會“學中做”,又有能力“做中學”,以使其將來能更好地立足社會開展創業活動。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茶葉企業創業實踐活動,使不同類型的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中積累有益經驗,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社會競爭能力。
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是關鍵。從美國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先后經歷了課程教育、專業教育和學歷教育三個階段,才逐漸到達比較成熟的境地[5]。創業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學內容兼顧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具有茶學學科特色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要堅持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并體現出時代性和實踐性[6-7]。在傳統意義上的、與創業有關的課程,如風險投資、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課程正常開設的同時,還需要引進以時代感和實踐性為特點的課程。將創業教育納入茶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學分體系,探索并形成包括基礎類、通識類、技能類和實踐類等課程在內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此外,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將創業意識根植于學生的心中。在教學形式方面,除傳統的理論知識講授和專業課程實踐以外,要積極鼓勵運用討論、練習、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參與式方法,使學生們學會如何去發現新的市場商機、學習尋找合作伙伴和創立新企業,更好地促進本專業大學生基于自身的茶學專業知識背景去尋找創業途徑和機會。
目前,茶學專業教師的教育背景已經成為開展創業教育的瓶頸之一。關于創業教育師資的來源,既可以從現有茶學教師隊伍中選拔有相關學科背景的教師進行系統的專門培訓,使其掌握創業教育的教學知識;有條件的還可以建立起一支專門從事創業教育的理論型師資隊伍,引進一些實踐型師資,聘任優秀的創業企業家從事兼職創業教學與研究工作。
從長遠發展來看,茶學本科教學創業教育的從業師資都應當具有茶葉企業工作的背景,尤其是科技創新型茶葉企業的工作背景。用企業運營管理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來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并探索出接地氣、適合目前茶葉行業現狀的具有學校和專業特色的理論與實踐體系。此外,通過鼓勵茶學教師參加創業實踐項目、進修、訪學和調研等各種形式,親身體驗創業實踐,以便積累比較豐富的創業經驗,為茶學本科創業教育提供鮮活的思維。
綜上所述,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社會背景下茶葉產業突破式發展和轉型升級必須以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為重要基礎。高素質的專業創業者將較好地促進傳統茶葉行業與新時代新技術的融合和發展,可成為未來茶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延伸、優化茶產業鏈,促進現有茶業產業結構的完善和提升。
[1]徐仲溪,龔志華,羅軍武.茶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 2012 (5):38-40.
[2]朱旗,沈程文,劉仲華,等.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十三五”教學改革規劃與設想[J]. 茶葉通訊, 2016, 43 (1):3-7.
[3]徐小洲,張敏.創業教育的觀念變革與戰略選擇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 , 2012 (5):64-68.
[4]黃兆信,曾爾雷,施永川,等.地方高校融合創業教育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5):143-147.
[5]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 教育研究 , 2013(12):59-67.
[6]劉曉娜,郭桂義,胡孔峰,等.茶學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 2004,24(2):42-44.
[7]張旭,曾貞,肖遂,等.茶學專業實踐教育改革研究[J].福建茶葉 , 2016,38 (8):192.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ea Scienc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cess
LI Shi,FU Dong-he,XIAO Wen-jun,GONG Yu-shun,ZHU Hai-yan
(Tea Science Department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Key Lab of Tea Science,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tea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is to promote the tea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high-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employment, to adapt to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the only way to adjust the strategic.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ea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expounded, and how to combin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earning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system, to buil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growth.
Tea scienc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pecialty reform
G647.38
A
1009-525X(2017)03-03-06
2017-06-22
2017-07-05
湖南農業大學教改項目(B2015111)、協同創新環境下茶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李適(1981-),女,湖南醴陵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茶葉品質化學方面的研究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