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當前應用文寫作課程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現實,本文從課程目標的職業化、教學內容的差異化、教學方式的情景化、評價體系的多元化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要素出發,強調以能力的培養為中心,不斷強化職業角色意識,以此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關鍵詞:職業導向 應用寫作教學 職業意識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以培養學生實際寫作技能為目的基礎課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設起,已走過三十多年的歷史。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應用文寫作在傳遞信息、處理事務、溝通關系方面都有廣泛的實用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越是進步、發展,寫作這種古老而又常新的人際交流手段就越發顯得必要而且重要?!蹦壳皯眯秃吐殬I技術院校大多將《應用文寫作》開設為通識課或選修課,其課程設置目標是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學生勝任崗位的知識和技能。
筆者所在的獨立學院面向全院本、專科學生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作為一門公共通識課,意在使學生掌握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首先,學生重視不夠。同為公共通識課,《應用文寫作》不像《大學語文》有文學意蘊,不如《大學英語》《大學數學》為考研必備,也不比《大學體育》類的課程接人氣,學生普遍將其列入邊緣課程,學與不學一個樣,未能充分認識到該課程對于今后職業生涯的重要性;其次,教學時間有限。應用文內容龐雜,種類有幾十種,與學生學習生活、未來職場關系密切的有十多種,本科16學時的教學時間安排對于文種繁雜的應用文只能是走馬觀花、一掃而過;再次,教學方式單一。應用文寫作課程偏重理論闡釋,教師大多都采用講授法,即按照文種的類別,依次講授其文種特點、寫作格式、例文分析、注意事項等。教法較為程式化,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也弱化了應用寫作課程的實用性和實踐性。
實踐證明,優秀的職場工作者應具備良好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尤其在現代社會職場中需要具備運用書面語言進行溝通關系、處理事務的能力。鑒于上述情況,當務之急是重新審視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選擇以及固定化的考核模式,需要積極探索應用文寫作的課程教學改革,以就業和職業為導向,強調課程價值指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職業綜合能力的養成,包括職業的適應能力和勝任職業的能力。
一.強化職業意識,明確課程目標
為用而作是應用文寫作的源動力,實用性是應用文的基本使命。本質上,大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是為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服務的,應用文寫作作為大學生專業素質的重要能力之一,集中體現個人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當前很多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時明確要求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更不必說國家公務員選拔考試中的申論文體?;诖耍瑧梦膶懽鹘虒W需要從實用、應用的角度出發,從職業、就業的目標設置課程。
為了增強職業意識,不同專業鮮明的行業特色要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有所體現,因而在教學內容就不能整齊劃一、一刀切,除了通用的幾種黨政公文和常見的日常事務文書計劃、總結外,不妨根據不同專業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差異化處理,梳理與專業密切相關的應用文種,羅列出教學重點。以本校為例,法學專業學生的教學重點是法律事務文書;酒店旅游專業學生的教學重點是使用頻率較高的禮儀文書,如演講稿、歡迎辭、開幕詞等;金融、會計專業學生的教學重點是經濟事務文書;廣告專業側重講授廣告詞、廣告策劃書等。雖說本校通識公共課教材統一,但教師可在教材的基礎上開展教學,還可結合專業特點,自主補充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應用文種。如工程項目的專業在教學中開設招標書、投標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增加網絡新聞、微博的寫作。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對于學生來說,能夠學以致用,能夠讓教學內容與未來職場息息相連,激發學生學習、寫作應用文的興趣和熱情,那么,職業意識的需要將成為學習應用文寫作的直接驅動力。
二.模擬職場任務,整合教材內容
目前,應用寫作教材的編寫基本上都是以學科知識體系為框架,按照文種類別以章節編排,黨政公文、事務文書、禮儀文書、經濟文書、法律文書、信息文書、畢業論文等是編寫的普遍體例,其中文種理論闡釋的比重偏大,從概念、特點、種類、結構到要求,進行面面俱到的介紹分析。教師若參照該體例進行講授,對學習者而言,應用文寫作的理論性與實際情景脫節致使其積極性不高;對使用者而言,缺乏有效的實踐訓練致使學難以致用。如何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技能對接?如何讓應用文寫作教學內容實用又夠用?這是應用文寫作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德國在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興起“職業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其核心是“旨在實現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融合,在專門構建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職業從業資格的傳授,以使學生有能力從容應對那些對職業、對生計以及對社會有意義的行動情境?!痹摻虒W理論即通過重新組合教學各要素,為學生設置與專業對應的職業情景,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據此,重新整合教材內容,創設學生職場情景,模擬職場工作任務,從課程知識體系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職業為中心可為解決當前寫作教學困境的有效途徑。
以筆者所在的法商學院為例,培養的學生其就業對象大多是企業,所以熟練掌握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各類應用文種的擬寫和使用將是勝任職業崗位的基本能力。綜合考慮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專業知識等維度,采取項目化的教學內容,突出寫作任務和寫作情景,有針對性的設置職場求職、職場策劃、職場溝通、職場事務幾個與職業密切相關的內容,在每一個項目中模擬職場任務,將學習應用寫作的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有機結合,將學習內容與職場任務高度對接。如職場事務項目中虛擬一個“新產品發布會議”,工作任務中首先要召開新產品研發工作會議(會前的的計劃、通知,會后的總結、簡報、紀要等),然后發布新產品研究信息(市場調查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產品說明書等)。通過職場任務的步步推進和典型工作場景的設置,重新整合了教材內容,兼顧了應用文寫作所需的語言技能和勝任職業所需的職業技能。
三.借力微課互聯網,創設職場情景
學習寫作理論,是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基本綱要。而應用文文種類繁多,課時偏少,如何理解、消化寫作理論?如何準確駕馭文體寫作技巧?如何實現理論到職場場景的能力轉化?作為一門行文規范程度較高、強調應用和實踐的課程,應用文寫作不妨借力信息技術和微課程的高效優勢,變革傳統重講授和例文式的教學模式。
微課程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即視頻時長短、主題集中、內容精要、視聽結合效果震撼,在短短幾分鐘內聚焦寫作理論的重難點,縮短教學講授時間,以可視化和生動化的方式呈現寫作理論和寫作案例情景。鑒于典型的寫作案例是學生陌生的、具體的職場情景是學生未曾接觸的,學生由于缺乏身臨其境的職場體驗,很難主動地將學習中的“知”轉化為實踐中的“行”。在具體的應用寫作實踐中,作者是誰?在整個事務關系中處于何種位置?文種寫給誰看?他和作者關系如何?撰寫的應用文要解決什么問題?寫好之后在什么場合使用?一系列處理寫作應用文類需要的組織、協調、應變、創造能力借助互聯網資源和現實性的職場情景視頻,可以加深學生對寫作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實際寫作的技能,培養學生在職場工作中的對具體事務的判斷能力、應變能力,與他人合作處理信息的溝通能力、交際能力。
在微課教學模式下,集中高效的學習方式可以預留更多的實際寫作訓練時間,教師可以創設職場情景,把寫作任務放在情景之中,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充當不同的社會角色,以職業人的身份實戰演練。如總經理下達年度工作計劃,要求超額完成任務,設計部電腦設備陳舊請示更換新電腦,銷售部人員緊缺申請增加人手。在模擬整個職場事務中,加深學生對幾類文書的理解和運用,糾正寫作知識的偏差和疏漏,在一定意義上,微課為傳統的寫作教學課堂注入了活力。
四.評估職業角色,拓寬評價途徑
應用文寫作課程傳統的評價方式基本由一張試卷來決定,一場考試和一兩次作業的考核與測評容量有限、手段單一,致使學生臨時突擊、背誦寫作知識要點來應付,但機械記憶寫作理論知識并不能評價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下,畢竟生活和職場都是動態而真實的。因此,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需要與時俱進,建立多元、動態、科學的評估體系,即考察寫作主體在具體的生活情景和模擬的職場環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行文過程中對人對事的情感態度、合作意識、進步程度等動態表現。這種評估體系重在全面評價學業成就,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的潛在能力。
以職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需要將職業意識、職業角色、職業能力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其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在對接專業培養目標和職業素養的基礎上注重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效果,教師在模擬職場情景進行寫作訓練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學生在學習情景中的各種表現:比如學習、寫作態度是否認真主動、積極探索;任務的完成是否進入職業角色,技巧運用如何;學習、寫作的成果格式是否規范、表詞達意是否妥當等。教師要及時指導和記錄相關信息,確保評價過程的準確性。
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主場在課堂,檢驗學以致用的舞臺在社會生活和職場。測評職業寫作水平即是評估是否實現了職業角色的培養,是否在角色的體驗中認知、承擔了多種職業能力的鍛煉。例如學生為校廣播臺的投稿,為院系活動提供的應用文稿,為實踐基地完成的項目稿甚至撰寫的中期論文,都可以納入課程綜合評價體系,因為只有重視寫作實踐,才能讓應用文教學的“學”與“用”真正聯姻,才能切實的為學生的就業和職業助力。
結語:應用文寫作教學的變革和創新勢在必行,為了學生能夠適應和勝任未來的職業和崗位,教師應該從課程的目標設置、教材內容的整合完善、教學方式的變革、評價體系的多元科學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要素出發,以能力的培養為中心,不斷強化職業角色意識,通過寫作訓練和實踐最終將應用寫作的技能轉化到就業和職業應用的廣闊天空。
參考文獻
[1]張軍.現代應用文書寫作教程(第二版)第1頁,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
[2]劉曉偉.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應用寫作.2015(03)·
[3]謝復玉.基于微課程的“應用寫作”教學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4(06).
[4]楊謹瑜.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應用寫作教學改革芻議[J].當代職業教育.2013(05)
[5]曹潔萍.談高職應用文教學職業角色的培養與實現[J].職業與教育.2007(09).
[6]趙春輝,孫莉.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應用文寫作課程開發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10)
課題項目:本文系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立項課題“‘以職業為導向開展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的探索和實踐”的成果(課題編號:2016J22)。
(作者介紹:嚴智芬,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文學教育和應用寫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