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3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西部大開發:沙漠中的一座鬼城獲得生機 4年前,我第一次到訪中國甘肅省的蘭州新區時,空蕩蕩的街道讓整個城區安靜得有些詭異。上個月,當我再次來到這里,曾經如海市蜃樓般的美好幻境如今已逐漸變得真實起來。
在中國相對貧窮的內陸腹地建設一座人口百萬令人炫目的大都市,這是諸多大膽而古怪的中國21世紀城市化進程中的一例。作為最后一個獲批的國家級新城計劃,政府在蘭州新城可謂大興土木。在這里,政府興建了自貿區,干旱的土地上挖出了人工湖,還陸續修建了640多公里的道路,諸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此外,當地還將籌建一系列的文化旅游設施來吸引游客。
然而,這也存在著一個問題。多數情況下,民眾并不會立即就搬到這樣的新城去,這也是聲名狼藉的中國“鬼城”出現的原因。
韋德·謝帕德是一位美國作家。過去十年,他一直在觀察這些新城區的發展變化。他曾在《中國鬼城》一書中表示:“這些城市里到處都是高大的建筑物,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包括商場、銀行和政府大樓等一切一般城市所應具備的功能。但就是沒有人。”而這也正是2013年我與其他同行來到這里的感受,在這里完全見不到一般中國城市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樣子。來到這里的中外記者都認為,蘭州新區建設是失敗的。
然而,如今我再次回到這里,發現這座沉睡的“西部巨人”似乎正慢慢蘇醒。謝帕德也曾先后兩次來到蘭州新城,他表示,現在的蘭州就好像沙漠中的幻影一般,在遙遠的地平線邊閃閃發著光。盡管目前官網的最新數字顯示,蘭州新區已有8萬常住居民,不過晚上街道兩邊零星的燈光告訴我們,實現真正的宜居,尚需時日。對此當地居民徐海科笑著說:“就好像我們已經把房子建好了,但是家具還沒運到。”
當然,許多人仍對中國“鬼城”出現生機的說法表示懷疑。去年,一家政府智庫機構指出,目前中國新區建設速度過快,累計可容納居民總數大約為34億,是中國全國人口總數的兩倍還多。但謝帕德表示,蘭州新區等地的初步發展證明,外界對中國新城的定論還為時過早,只關注了轟動一時的“鬼城”效應,而非全面的評估。“現在許多項目還處于建設中,我們不能指望哪個國家在短短6年時間里就建好一座新城,并且讓里面住滿人,對吧?那太荒謬了,”他說。“中國政府了解自己的規劃,他們知道這些地方未來應該怎么開發,他們明白壓根就沒有“鬼城”這種東西。這充其量就是一個發展階段。”謝帕德認為,隨著像蘭州新區這樣的城區逐漸站穩腳跟,外界應該換個角度看待這些正在煥發活力的中國“鬼城”。他說:“我認為你現在應該稱這些地方為‘城市。”▲
(作者湯姆·菲利普斯,易昭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