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目前,我國正在大幅度地推進新課程標準改革,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受到了廣泛重視。有效性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在語文教學中具有主體性、探究性與應用型的特點,通過有效目標的設定、有效的情境導入以及有效的師生互動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高中語文知識,從而達到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19-01
語文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目前,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要堅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從而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此,有效性學習逐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種注重發掘學生內在學習積極性,以實際效果來表現教學質量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憑借其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效的課堂學習,逐漸在教育界推廣開來。
一、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概述
有效性教學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依據課程教學基本規律,用最小的時間、精力來取得最大的教學成果,“有效”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意義為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有效性教學主要是進行一段時間的教學任務后,能夠完整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推動學生基本素養培養,包括知識積累、情感醞釀、創造性思維的發散以及相應的實踐能力培養,是一種注重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
二、高中語文有效性教學的基本特點
(一)主體性
有效性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主體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即由原本教師主導的課堂模式轉變為由學生主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引導者與指導者的作用,通過一系列措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以主體地位去探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更需要重視學生理解鞏固知識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完全發揮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
(二)探究性
有效性教學的探究性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依據教師的引導,在體驗式情境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過程,這就需要教師重點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體驗情境中積累、理解、鞏固語文知識。因此,有效性語文教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學生主動應用知識去探索新問題、新知識的過程,是創新力培養的過程。
(三)應用性
應用性指的是在高中語文有效性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固有的知識去感知新材料,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新知識,這需要教師讓學生們明白語文知識的應用意義、應用方法,從而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實現應用性學習。
三、增強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設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的起始就需要有有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對整個課堂教學都有著引領作用,是對整體課程教學目標的細化落實,也是實現有效性教學的第一步。有效性教學需要教師以最少的時間來實現最大的教學成果,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明確的目標,減少隨意性、盲目性,增強方向性、針對性。例如在學習課文《琵琶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首先需要制定嚴謹的教學目標,《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敘事長詩,其以嚴謹縝密的結構以及波瀾起伏的情節展現了一個琵琶女高超的彈奏藝術以及不幸的經歷,最后發出了人才被埋沒的懷才不遇之感,表達了對琵琶女的同情,也表現了自身被貶的憤懣。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設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即首先讓學生能夠了解全詩大意,然后進一步積累古詩詞鑒賞素養,掌握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有的放矢,極大的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以情境導入來提升有效性
情境導入學習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們依據課堂內容產生體驗式的聯想、發散學生思維,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杜甫的詩歌《登高》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導入式教學來導入課堂內容。《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七律,全詩中以詩人登高望遠所見的秋色來表現詩人漂泊流離、年老愁苦的凄涼情感,動人心弦,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可以首先講述詩人所處的背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惟妙惟肖的展現詩人當時所處情境和心緒,從而讓學生感同身受,自發的投身到詩人那悲愴的心情中去,“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讓學生們感受詩人的孤獨、凄涼情境,從而達到有效性教學的目標。
(三)以師生互動來增強有效性
師生互動也是開展有效性教學的重要措施,課堂教學并不是教師或者學生彼此獨立割裂完成的,而是雙方互動、交織進行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無論是在情境導入時還是設定目標時,都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依據學生的需求來創設課堂,從而讓語文課堂擺脫枯燥,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參考文獻]
[1]游德發.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合理性建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02:78-80.
[2]趙睿君.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101-103.
[3]王宏.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19:42-43.
[4]陳安花,劉正安.新課程理念下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研究[J].企業導報,2015,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