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婉
【摘要】先秦諸子散文是我國幾千年的文化臻品,其內涵豐富,語言優美,通過學習《先秦諸子選讀》,可以使學生們獲取大量的養料,同時,也可以繼承和發揚圣賢光芒,使我們的未來的人生更精彩。
【關鍵詞】《先秦諸子選讀》 高效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04-02
在教學《先秦諸子選讀》這門課程時,要求老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嚴格按照《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認真研究教學設計,并合理制定教學方案,有效實施本教材的教學說明,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突出教學內容重整組合與拓展延伸
新課改教材采取模塊式教學,要求高一、高二每一個學期都要完成兩本書的教學任務,如果每課都學的話,顯然課時不夠,而且也與課改精神不符。例如:《先秦諸子選讀》分為七個單元,共26課,其中第一單元就有七課七十條,而且每篇課文都是比較長的文言文,其數量和難易程度相當于5門必修課。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據著主要地位,而儒家文化的一個代表性著作即是《論語》。在教材選取的課程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經典之作,其鑒賞價值非常高。與普通知識型課程不同,《先秦諸子選讀》主要是熏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解決人生及社會等問題的能力。在進行先秦諸子教學時,老師應選擇一些經典選文,并圍繞孔子的政治思想、或師生關系、或人格魅力等某一方面,進行重點講解,切勿對整個文章一字一句的解釋。在教學時,老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其接受能力,拓展、延伸教材,避免內容過深過難。
二、落實教學目標共同基礎與拓展提高
選修課是在必修課基礎上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拓展與提高,它沒有強制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懂,這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但由于高中選修課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因此,只能全班實施,無論是老師還是教室都與原來一樣,沒有變化。選修課是有針對性的,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必修課則強調的是“共同基礎”。《先秦諸子選讀》這門課程被學校指定為學生必須選修的課程,所以,老師在教學時,應設置兩個目標,即:一是,基礎目標,主要是傳承傳統文化,學習文言知識,同時確保所有學生都可以讀懂課文,并對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進行思考,以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二是,提高目標,主要是對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進行探究,思考一些感興趣的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現象,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該選修課要求每個學生都需疏通文意,了解其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思考、質疑、交流。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上課都有事可干,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當然也就都有所收獲。這樣的選修課,照顧了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需要,減少了疲于應付。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還指引他們健康成長、追求完美,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三、做到教學方法因課制宜與靈活多樣
在進行教學時,老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課文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方法。由于先秦諸子這門選修課內容較多,而課時又比較緊張,老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通過整合教材可以確定教學的內容,那么其關鍵就成了如何教。由于《先秦諸子選讀》的教學時間有限,再加上其又是一門涵義精深的經典古代文化,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很易產生審美疲勞,造成只限于表面的認識,并未深入理解其內涵。對此,作者提出了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法:借助學校信息中心,讓學生對作者的生平事跡進行收集和整理,并課堂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和溝通,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養成了合作學習、查閱資料的良好習慣。
2.學習成果展示法:《先秦諸子選讀》是學習文言文的很好的材料,它可以幫助積累文言詞匯,并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在先秦諸子的手中,中華民族的語言已經成熟和規范,如寓言等形象化的論理藝術在《先秦諸子選讀》中已早有使用,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學習。《先秦諸子選讀》對社會人生有深刻洞察和不凡見解,他們的觀點發人深省,對我們認識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很好的啟迪,乃至于當我們面臨絕境的時候,它能為我們指引一條突圍之路,可以使人明理、增智。所以學生把自己的體悟寫成小文章在課堂上交流,這樣,就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了文章,學生都各有所需、各有所獲,既節省了教學時間,也鍛煉了學生文筆。
3.故事幫助理解法:在教學《先秦諸子選讀》時,可以結和生活中的例子,或是身邊的事跡,幫助學生進一步的了解文章中的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在教學《仁義禮智,我固有之》時,老師可以通過“四端說”進行舉例,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如:汶川地震中的老師“最美教師張莉莉”;《孔融讓梨》中的“小讓大”;堯讓天下給舜,鮑叔牙把萬人爭奪的相位讓給管仲,還有比這境界更高的“讓”像生死之讓等。
4.發揮主體作用,進行專題講座
由于課文都是從經典著作中節選的,因此,在進一步研究前,需全面的了解各家思想及相關背景。因為不同的學生對諸子的研究興趣不同,所以,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孟子研究小組”、“論語研究小組”等,這樣一來可以讓各小組學生負責對某一流派思想家的生平資料,以及主要思想觀點進行搜集和整理,并制作成PPT,以便于在課堂上進行專題講座,演示給同學們。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應適時進行指導和補充,同學們應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為了加深印象,同桌之間可以進行相互復述。該方法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諸子,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5.結合現實生活,組織辯論活動
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并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對于一些難辨的問題,可組織專門的辯論賽。之前諸子百家為了讓說出來的話使人驚奇,部分觀點通常太過絕對化。為了使學生可以從多方面看問題,不受古人先哲論調的拘束,最好的辦法就是辯論。例如:是必曰利還是何必曰利?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還是己所不欲,可施于人?是人定勝天還是人難勝天?等問題,都是很好的辯論話題,通過辯論,可以使道理明朗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受到正確的指導。
6.通過各種形式的演講,深入理解文本
以“論語選讀”單元中“讀論語,做君子”為題進行演講比賽,讓學生對這個話題進行自由爭論相互批評。其比賽可以先從小組開始,然后再到班級,甚至整個年級。通過多次的演講,學生們可以汲取他人的見解,不斷完善自己,從而更深入地理解《論語》中的精深思想以及人生哲學。
總之,教師教授《先秦諸子選讀》這門選修,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解放教學思想,統籌安排教學方案并精心研究教學設計,《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要貫徹到位,教材的教學說明也要落實。
參考文獻:
[1]李志剛. 論語通譯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2]于丹. 于丹《論語》心得M]. 北京:中華書局,2012.
[3]楊伯峻. 孟子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高中語文新課標《先秦諸子選讀》高效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CJYC16011704)研究成果。主持人:曹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