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霞
【摘要】對話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是對話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對話次數越多越好,從而使得小學數學在教學中難以提升數學能力。
【關鍵詞】數學 課堂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094-02
對話是兩人在平等地位中通過語言交流的方式進行溝通,從而獲取信息。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通過對話的方式促進師生之間交流,一方面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地掌握程度,便于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調整教學計劃,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與教師間的對話,更好地了解教師所傳達的數學知識。此外,對話的方式應用數學教學中,對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與學生相互尊重,地位平等,使得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促進教師提升教學質量。
一、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
小學數學從基礎性的知識開始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等,因此,教師在課前需要認真地分析數學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與小學生對話的部分,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是教師在備課中與小學數學教材之間進行對話,掌握編者的基本思想與意圖,便于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傳達知識;其次,由于小學生接受的信息逐步增加,他們的思想十分靈活,教師不能在對話中對學生進行限制,而是讓小學生主動地開動大腦參與數學知識學習;最后,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切實地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讓小學生在對話中積極參與討論[1],體現出小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如數學教師在課前分析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第一單元的內容:初步認識乘法,在這個單元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即需要學生在掌握100之內的加減法計算基礎之上而初步認識乘法,以及掌握乘法口訣。教師分析教材內容之后,就可以在教學中設計與小學生之間對話學習的情況。例如教材中通過“看魔術”的方式與小學生之間建立會話條件。如教師問小學生是否喜歡看魔術表演呀?此時教師不要預設所有的學生都喜歡,當遇到不喜歡看的學生時,教師可以說:今天老師要表演的跟以前的不一樣,你可以一起來參與表演,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吸引不喜歡看魔術表演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手拿紙圈,從中間剪開,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圖形。此時小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能力而做出回答,教師也成功地與學生之間開展了對話。學生回答:成兩半、有兩個窄圈等,然后教師打開紙圈,讓小學生數數一共有多少個紙圈。學生回答,而教師則在黑板板書:2+2+2+2+2=10,這可以幫助小學生先掌握基本的連加計算,然后教師再引入乘法知識計算。
二、教師要積極探索對話開展的策略
對話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是對話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對話次數越多越好,從而使得小學數學在教學中難以提升數學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掌握數學對話的策略,更好地貼近數學教學的目標。第一,教師要和小學生之間保持平等對話的姿態,縮短小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促進小學生能夠自主地表達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看法;第二,教師在對話中所使用的語言需要具有增強親和力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在自己的話語中多使用“好嗎”、“請”、“可以嗎”,這些沒有任何侵略性詞匯,減輕小學生的壓力;第三,教師在課堂中可以根據數學知識而適當地給小學生講一些幽默的笑話,促進小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良性的對話關系,進而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講授統計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結合奧運會中我國所收獲的獎牌數量引入統計的知識。教師問學生:誰還記得二零零八年,我國各得到多少枚金牌、銀牌、銅牌嗎?在這個問題中,學生之間可以開啟對話,有的學生可能不記得準確的數字,此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鼓勵,如請XX通過回憶一下?或者說:大家可以猜一猜。教師運用鼓勵似的語言減輕學生的緊張感,在小學生對話中教師把具體的金牌數量展示在黑黑板上,即金牌五十一枚、銀牌二十一枚、銅牌二十八枚,然后教師讓小學生就此說說自己的想法,進而引導小學生觀察數據,思考這些數據如何統計的方法,如何把它們制作出統計表呢?教師又可以與小學生之間進行對話、探討,啟發小學生思考問題,一方面可以較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幫助小學生較好地掌握統計相關的知識。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數學專業能力
對話教學這一方式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離不開教師熟練地掌握小學數學知識,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之外的時間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更好地在小學數學中開展對話教學。例如教師學習新課改中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結合小學生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而在教學中開展有效地對話教學,進而豐富小學數學的對話內容和形式[2],促進小學生在對話中充滿活力,進而獲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教師一方面需要學習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尤其是新課改中提出一些新的教學觀點、方法以及要求等,需要教師認真地學習,然后把新課改相關要求切實地貫徹在教學中,更好地為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供良好條件;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積極地拓展自身的知識面,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知識性。例如關于正負數這節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地理方面的知識幫助小學生理解正負數的含義,如結合海平面實例進行解釋,在海平面以上的為正數,而海平面以下則為負數,便于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正負數。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中,教師從事教學活動時,需要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充分地掌握教師所傳遞的知識。因此,教師通過對話的方式應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為小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能夠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卞恩鴻.例談小學數學教學的追問技巧[J].遼寧教育,2015,09(4):82-85.
[2]劉云霞.在小學數學思維對話課堂教學研究的道路上前行[J].當代教育科學, 2015,15(12):39-44.